1978:我的电影时代 第25章 酝酿

作者:人懒觉大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03 16:07:06
最新网址:www.biquw.cc

两天后。

光明日报那篇大名鼎鼎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经发布,瞬间引起了热烈的讨论。

陈兵有条不紊地推进自己的计划,一大早就载着葛尤来到小西天广场。

虽说几天后北电才开始正式报名,但此处每日都聚集着一大堆回城知青,无所事事地闲聊人生,畅谈艺术,好像每个人都有十足的把握考进北电。

他扫了一眼,有那么几张脸十分眼熟,兴许是未来某明星某大导。

人群里还有两个戴着口罩的身影,正围着一个短发的女同志高谈阔论。

那是曾唸平和刘大梁伪装成考生打入内部,散播着“走后门”的消息。

这也不是流言,历史上确有此事。

78年下半年,北电学员公开在朱辛庄贴大字报,把特招的老谋子吓得够呛,整日都担心自己会被退学。

当然并非针对他个人,毕竟北电新生中有背景的多得是,老谋子的家庭与文艺系统完全不沾边。

陈兵定睛一瞧,那位女同志不是特么的李绍红么!

李绍红的母亲曾在北影厂工作,同样是文艺系统的子弟,这位后来拍了不少电视,但陈兵对她最深刻的印象还是新红楼的妈妈桑。

她同时也是曾唸平未来的妻子……

老曾啊老曾,你可别陷进糖衣炮弹,置剿匪大业于不顾啊!

过了一会儿,陈兵眼前一亮,道:“那孙子来了,快去。”

“等等。”

葛尤正面对着墙壁念念有词,陈兵忙道:

“厂里的剧本是孤本,按理说根本没有外流的机会,这孙子的底子肯定不干净!”

葛尤闭上眼睛,慢吞吞道:“我得酝酿酝酿!”

陈兵笑道:“昨天不演得挺好嘛,跟人畅谈人生,连那孙子的底裤都套出来了!”

昨天葛尤一大早找上了邻居“曾科长”,请教著名演员于阳,如何扮演一位优秀的侦察兵。

随后在小西天“偶遇”胖青年。

两人相谈良久,当天夜里把酒言欢,如果不是无人见证,指不定还要上演一出桃园结义!

几句话就套出了胖青年的身世,原来是某位与文艺系统不大相干的干部子侄。

知道这一消息后,陈兵的思路瞬间就清晰了。

葛尤拍了拍头发,显然已进入到演戏状态,迈开步伐过了马路。

陈兵从广场北面绕到东侧,与曾刘二人碰头。

“老郑和老谢听到传言了么?”

刘大梁笑道:“传得沸沸扬扬,肯定知道了。”

“好,我去找他,这件事如何收手,我看我们不要决定,让他们决定!”

陈兵转身要走,曾唸平叫住了他。

“咋了?”

“这几天接触下来,我觉葛尤有可塑性,咱们的短片不如请他演?”

“选题还没定,你有计划么?”

“就是有这想法,我甚至觉得可以请梁编辑给咱们当场记!”

队伍已成!

“值得考虑。”

与二人告辞,陈兵进了一幢五层高的宿舍楼。

小西天的宿舍区住着好几个单位的职员,有北电的老师,有北影的演员,还有中影的职工。

咚咚咚!

陈兵今天找的是谢非,单元门刚一打开,他就把一封信塞到谢非的手上。

谢非低头一看,信封上写着《扩招的风声里,谁在窃窃私语?——一众78级考生的困惑与呐喊》。

他猛一抬头,似乎嗅到了阴谋的气息,惊道:“这是什么?”

小作文,都是后世的智慧,你不懂!

陈兵还有些压不住兴奋的情绪,轻咳了一声道:“考生们的举报信,既然送到那我就走了。”

信件送到,陈兵转头就要走,谢非连忙拉住他。

“等等,这是什么意思,学院还没正式开放报名,怎么就有举报信了?”

“您应该听说了,这两天广场怨言四起,说咱学院招生存在走后门的现象,考生们当然得维护良好的考试环境!”

谢非拆开信封,信纸上附着几十个人的联合署名,仔细一看还是复写纸的笔迹,说明原件不在这里。

谢非差点当场晕倒!

“这封信怎么到你手上?”

“是北影的子弟交给我的,他们也想考咱学院,大家都在抵制不公平现象!”

“公不公平,这都没考呢,不是瞎胡闹嘛!”

谢非扬着信件,这显然不是他能做主的事情。

但陈兵管不着,再一次表示自己就是送信的,学院如何处理考生们的意见与自己无关。

“您要做不了主就交给郑主任,不行就让郑主任交给吴老,实在不行给校领导处理,我就是一送信的。”

“信的原件呢?”

“那我不能出卖人家,您还是想想怎么处理吧,晚了或许来不及了。”

说完他便走了,留着谢非一个人在原地急赤白脸地来回踱步。

陈兵来到另一间宿舍,找上郑囯恩,将一封带着医疗报告的信交给了他。

陈兵目前是学生,想举报到对方的单位,自然得通过学校渠道。

众所周知,被人冤枉了以后,最失败的应对方法就是自证清白!

既然对方想要写检举信,那么就得提前一步主动出击!

回到厂里后,陈兵跟梁晓生碰头。

“怎么样了,请示发出去了么?”

“走了文学部的渠道,已经上报给文化部‘剧本委员会’。”

剧本委员会于今年成立,主要审查各厂关于30周年献礼片的剧本。

北影厂身为首都的电影厂,所有剧本一律都得上报。

陈兵和梁晓生商量后,由梁晓生做好调色盘,将抄袭剧本和原剧本一同上报。

并附上某大干部的批示,询问审稿委员会:这样的剧本能否投拍。

当然,所有的这些证据都是精挑细选后拍照、誊写和油印的副本,原件必须攥在自己手上。

三板斧齐下,敌我动向尽在掌握,优势在我!

一封是断掉胖青年想加入文艺系统的念想,一封为自己那一摔讨个公道,还有一封直指上头领导单位。

剩下的便是见招拆招,陈兵就不信整不死那孙子!

“对了,王好为导演已经将修改后的剧本重新上报,厂领导决定周六讨论,你还是先准备一下吧。”

啧!

陈兵怨道:“该说的前两次会议我都说了,这不都有会议记录么?”

“领导的例行询问。”

梁晓生表示理解,笑道:“不过我建议你多做一手准备,将谢导说的图画出来,不然很可能让你再改一次。”

“行吧。”

画画画,我全给你画出来,画不死你!

陈兵默默翻了个白眼,对这个时代电影剧本的审核之繁琐,有了更深的认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