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我的电影时代 第17章 短片,多新鲜啊

作者:人懒觉大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03 16:07:06
最新网址:www.biquw.cc

夜晚。

陈父陈母耳鬓厮磨,郑文英同志突感厌恶,一脚将陈正华踹下床。

“哎,你干嘛!”

“让你问的事问了吗,学院打算将陈兵分配到哪?”

“你看你这人,有话好好说,还动手动脚!”

陈正华揉揉屁股,重新坐回床上,只沾了三分之一的屁股面儿。

“你怎么没把学院处分的事情告诉我,他们主任和同学聊到这件事,我还担心会不会影响到毕业分配!”

郑文英惊道:“一个劲让你打听毕业分配的事儿,倒是把这整忘了,郑主任什么说法?”

“放心好了,郑主任支持学生对艺术上的追求,力保不会让咱儿子因为此事受到处分!”

陈正华引以为荣,屁股一分一毫挪动。

“瞧瞧,咱儿子这叫有艺术追求!”

“我也不管什么追不追求,就指望他平平安安的。”

郑文英松了一口气,问道:“那分配的事情?”

“没明说,电影学院倒是希望能有两名学员毕业后留校任教。

“我跟陈兵的同学曾唸平打听,他是明确想留校任教,另一个名额还在考察。”

郑文英心里直嘀咕,也不清楚陈兵的想法,倒是为毕业分配的事情操碎了心。

“我倒是问过他,他看上去挺不在乎,嘴上说还有四个月不着急,你说咱儿子这是什么想法?”

“不着急,嘿!”

陈正华一点一点蠕动到郑文英身旁,像极了想偷腥的猫。

“依咱儿子的性格,肯定是有大想法,我看当老师他不乐意,来厂里上班他更不会同意!”

“为什么?”郑文英不解。

“他是摄影系的学子,写了剧本自己又拍不上,看这架势无非是想闷声干大事!”

陈正华大手一挥,颇有指点江山的气势,抓起郑文英的小手,掰着手指开始分析道:

“咱们厂培养人才是按照苏联的那一套!

“按照摄影系的专业分配,新人得先扛两年机器,从摄影三助四助做起,想熬出头的话,估计头发都白了。

“依咱儿子的性格,你觉得他受得了吗?”

郑文英脑海中浮现出一个个摄影老头,点头道:“厂里三十岁的年轻人不好找,五十岁的摄影助理是挺多的。”

陈正华得意地捏着小手,接着道:

“再说回北电,当老师或许有机会提前接触电影拍摄,但让咱儿子整天面对一群同龄人讲课,你觉得他受得了吗?”

“好像,也受不了。”

郑文英摇头,突然意识到自己好像完全不清楚陈兵的想法。

她一时都惊了,平日里陈兵撅个屁股都能看出他想放的屁,怎么在这种大方向上完全不了解他!

“那总不能这也不去,那也不去吧,毕业分配可不是小事!”

这年头,分配的单位几乎就决定了普通人一生的命运。

郑文英以个人经历出发,她从毕业后就一直待在北影厂工作,结婚生子二十年没换过岗位,自然将分配当做人生头等大事!

陈正华轻拍妻子的小手,笑道:“你也别太着急,时代在变化,咱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再说了眼下剧本不是还没写完吗?”

见郑文英眉间忧郁,又道:

“虽然不清楚陈兵的想法,但咱做父母的能帮一把就帮一把。

“今天听郑主任说想让他们拍短片,我打算动用点人情,找厂里老付讨点库存的旧胶片,支持他们拍摄!”

“哪个老付……这不是走后门吗?”

陈正华哼哼道:“我这次出差算看明白了,是个人都想托关系进咱厂里,咱们只不过动用点交情,哪能算走后门呢!”

“不太好吧!”郑文英担忧道。

“放心好了,我有分寸,肯定让老付将旧胶片按一定价格售给电影学院。”

陈正华有意无意地看向桌子上的报纸,目光闪烁。

犹记得去年开始,报纸上便常有强调着“经济发展”的口号。

郑文英突然意识到俩人的距离再次归零,这会儿交谈完又是一阵心烦,伸手拨开想偷腥的爪子,背对着丈夫不说话。

招待所。

陈兵躺在宿舍里发呆,一旁正播放着人民广播电台的小说评书。

晚上吃完饭后,陈正华跟他聊了北电的拍摄事宜,用不了几日他的两名同学和系主任还会过来一趟,跟他商量。

拍摄故事短片,多新鲜!

七八十年代的电影他没少看,但短片确实所知不多,细想下还都是动画短片,更用不上!

上辈子行业相关,他的观影量真不少。

但接触的短片都是新世纪以后的,在这个时代受限于人们的思想,设备的原因,许多想法都不好施展。

如果是短剧…他倒能捣鼓出不少花样。

短片时长通常在二十分钟之内,按照这样的体量,他都能拍出好几集短剧了!

从穿越到重生,开篇即爆点,强情绪推动,什么爽点密集的打脸永动机,不同人物的反转又反转……

各种冲突、反转、博人眼球,价值观扭曲的套路轰炸……

从第一秒就让观众感受到血压飙升的快感,让他们尝一尝什么叫做来自时代的降维打击!

但,这能看吗?

现在是思想破冰的年代,虽说一天变一个样,但总体风气仍十分保守。

到时不说把前途整没了,甚至能把自己牢进去唱铁窗泪,那岂不是开创囚歌赛道的重任就落到他肩上了……

这像话嘛!

左思右想下,陈兵盯着天花板上的奶牛皮,不知何时迷迷糊糊地陷入到睡梦当中。

周六清晨,气温稍有爬升。

陈兵照例起床锻炼,回家里吃完早饭后来到宿舍接着写稿。

整栋三楼直到九点以后才有人开门起床。

不得不让人感叹作家都是一群懒鬼,没有坐班的硬性规定,很容易就沉沦在夜猫子的不归路当中无法自拔!

得益于昨日厂长一再强调的“围棋题材”,不少编剧大笔一挥,在空白稿纸上写上了题目。

就好像新建文件夹一般,随即陷入到沉思中,既没动笔,也都没空下棋。

陈兵转了一圈,来到苏书阳的房间里闲聊。

见他写的剧本有煎饼那么厚,桌子上散落着剪子、浆糊、复写纸等物,开口问道:

“这些东西都是什么?”

“这可都是写稿、改稿的利器,每个编剧必备!”

苏书阳抬头,乐了。

“你不会写稿的时候没用复写纸吧,到时候让你重新誊写有得哭!”

还是太年轻!

陈兵饶头,听着苏书阳科普了一大堆编剧和编辑之间斗智斗勇的故事,转身拿着一沓复写纸回屋。

他在桌子上垫着复写纸画了许久,抬头看了眼时间已将近五点。

“收工,下馆子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