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军工模拟器 第9章 歼-7II被喊停

作者:疯子C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3 15:11:29
最新网址:www.biquw.cc

京城的寒冬,西北风呼啸,冷到彻骨。

天空下着鹅毛大雪,地面上有着厚厚的积雪。

‘歼-7改进’工作,迎来了三机部、空军装备部的联合视察。

“钱老,这次您老可是放了颗大卫星啊,给了我们巨大的惊喜!”三机部领导紧紧握着钱老的手,激动地说道:“之前歼-7和歼-8改进工作,就应该由您来挑重担。”

钱永强摆摆手道:“我就一个退休的小老头,哪有这个本事,这歼-7改工作都是我学生在负责。”

“这就是我的学生陈羽,即将毕业,歼-7改方案就是他的毕业设计。”钱永强介绍着旁边的陈羽。

陈羽连忙道:“领导早上好!”

“不错不错,年轻人很有朝气。”领导夸赞着。

寒暄一番后,他们进入里面。

敌我识别器、全向雷达警告器、抬头显示器......

“钱老,你们为国家做出大贡献了!”领导看着敌我识别器,“就这么一个敌我识别器,比较先进的人家开价要两万美元,比较一般的都要一万美元。”

“还有全向雷达警告器,比较先进的要价十万美元,相对一般的要价五万美元。”三机部领导很是气愤:“还有抬头显示器,人家咬死价格十五万美元!”

空军装备部领导叹了口气:“之前我们歼-7采购价一架300万元,与埃及签订的歼-7出口,每架歼-7的出口价也就167万美元!”

陈羽气愤的同时,也难免辛酸。

这敌我识别器,要是研究透了,才多少钱?

还有全向雷达警告器、抬头显示器,造价其实也并不算高。

可是人家就是欺负你没有,狮子大开口!

“钱老,现在脉冲多普勒雷达怎么样?真的研制出来了?”空军装备部领导眼中带着期盼之色。

脉冲多普勒雷达,这无疑是世界都非常先进的雷达。

雷达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这是飞机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雷达样品已经制作出来,现在正进行全方位的测试。”钱永强道,“根据目前初步测试结果,性能远远超越CL-2型雷达,两者根本没有可比性。”

CL-2型雷达是测距器,仿制苏联RP-21(蓝宝石)测距雷达,只能用于测量目标距离,不具备搜索和跟踪功能,仅能提供简单的测距数据,辅助机炮的使用,探测距离也比较近,而且不具备下视下射能力。

主要依赖地面雷达引导或目视接敌。

而这款CL-2型雷达测距器,就是歼-7I装备的雷达。

“就是我们改进型号CL-3型雷达测距器,也相差甚远!”钱永强赞叹道,“年轻人的脑子就是好用,都能想出这种办法,搞出脉冲多普勒雷达。”

CL-3型雷达测距器在可靠性、测距精度和抗干扰能力上有所提升,但是依旧仍属于简易测距雷达,不具备完整的搜索与跟踪能力。

可就是这样,已经是中国战斗机所能装备的最先进的雷达。

中国想要引进西方雷达技术,但是顶尖的雷达技术人家谈都不谈,连给报价的机会都不给,而在西方算是一般的雷达技术,那就是狮子大开口。

“不出意外的话,以后我们中国要结束没有火控雷达的历史了。”钱永强很乐观。

三机部和空军装备部的领导,都不由得露出欣喜的笑容。

他们都了解钱永强,知道钱永强不是说大话的人。

既然钱永强这么说,那么就意味着,脉冲多普勒雷达起码有七八成的概率。

三机部领导问道:“钱老,不知道脉冲多普勒雷达是谁做出来的?”

“也是我这个学生。”钱永强笑道。

三机部领导看向陈羽,眼中流露出惊叹之色:“现在年轻人不得了啊,你这次是为国家立下大功了!”

“这都是老师们教得好,而且也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集体的功劳。”陈羽谦虚道。

三机部领导说道:“陈羽同学,你要毕业了,不如到我们三机部,我们肯定给你好待遇。”

“哈哈~~你们啊,不用打陈羽的主意,他还年轻,还得好好学习积累,我已经破例,让他跃过硕士研究生阶段,直接在我这里读博,我也会让他参与一些重要科研项目。”钱永强笑道。

陈羽摸了摸头,“谢谢领导您的看重,我接下来将继续读博深造。”

三机部领导笑了笑,“其实你可以考虑出国留学深造,在欧美可以学到更多科学前沿的东西。若是你想出国留学,部里破例给你一个名额。”

留学名额,现在可谓是珍贵万分。

很多干部子女也想出国留学,但是没办法,僧多粥少,公派出国留学都是经过选拔的,是真正有才华的。

“领导,这我也跟陈羽说过,不过他拒绝出国留学,选择留在国内。”钱永强轻笑。

三机部领导惊奇地看向陈羽:“陈羽同学,你是怎么想的?”

“领导,出国当然有出国的好处,但我作为一个中国人,在国外不可能接触到什么核心技术,欧美、日本总不能教导我先进前沿技术吧。既然如此,那还不如留在国内,现在我们虽然与欧美、苏联差距很大,但是差距并没有大到无法追赶,我相信以后我们一定可以追赶上他们。”陈羽坚定地说道。

空军装备部领导夸赞道,“很好,有志气!”

随后,三机部和空军装备的领导,见了科研组的人员,给大家一番肯定,高度评价了他们的工作。

这让大家更加激动,充满了动力。

领导足足在北航待了一个早上才离去。

“老师,领导所说的歼-7II叫停,是真的吗?”陈羽看向钱永强。

钱永强点点头道:“你的歼-7改,已经让歼-7II工作没有意义了!”

陈羽眼神流露出异样,自己这只小蝴蝶扇动的翅膀,已经开始产生影响了?

这些日子,陈羽也接触到更多的机密。

1978年计划生产70架歼-7I,但到年底空军只接收到37架,到了1980年空军急眼了,要求完全彻底地测绘仿制苏联米格21MF,这个艰巨的任务就交给了成飞,成飞到现在还在进行着策划和仿制工作。

现在好了,歼-7II的工作,面临着喊停的境况。

既然领导和钱永强都这么说,那歼-7II工作大概率会被喊停。

不过陈羽心中只有激动,既然有了更好的歼-7改,干嘛再进行歼-7II,这相当于陈羽在为国家节省经费,同时还提升了空军的战斗力。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