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很冷,冷到穿着军大衣都还是感到冷。
冰天雪地的。
在陈羽的印象里,东北一直都是祖国的重工业基地,这里生产的钢铁、石油、煤炭、汽车、机床等产品。正常情况下,经济发展情况应该很不错,但是在沈阳待了些日子,陈羽才发觉并不是这样子。
整个城市破旧,筒子楼棚户区众多,虽然随处可见高耸入云的大烟囱,但冒着气的却不多。
整个沈阳,不像城市,更像一个大工厂!
这里的重工业很发达,钢铁厂、汽车厂、飞机发动机制造厂、机械装备厂、仪器仪表厂等等,但是严寒让这里的冬天太冷了,连生产气息都仿佛被冲散。
陈羽记得,粤省珠三角一带城市朝气灵活生气勃勃,而沈阳这座城市更加机械刻板按部就班。
不过也是,这里为国家贡献了几十年如一日的原始资源,这里的人们已经习惯了大企业小社会的格局。
改革的春风,还未吹过山海关。
陈羽跟着钱永强来到了沈飞,破旧生锈的大门无力述说着整个工厂的历史和现状。
大门口,‘国营松陵机械公司’的牌匾清晰可见。
这是沈飞对外的名称,内部正常是称呼112厂。
沈飞的前身是张学良在1930年建的飞机场,1951年正式创建,被命名为‘国营112厂’,1957年启用厂名——国营松陵机械厂。1979年才改称为国营松陵机械公司。
而这,却是因为国家推行着利改税、国营厂往国企公司发展。
整个沈飞很大,占地面积超过5平方公里,甚至沈飞有试飞跑道,飞机可以在沈飞起降。
沈飞的领导,亲自在门口迎接他们。
“老钱,你终于来了!”沈飞领导激动地上前握住钱永强的手。
钱永强道:“老李,怎么样,开始安排生产了吗?”
“已经开始生产了,我保证8个月就将2架样机制造出来!”李耀保证道,“风洞那边吹的,现在反馈都很好!”
早在1月中旬,川蜀气动中心便开始对歼-7改开展一系列试验。
风洞,是现代航空航天技术发展中无论如何都不能跨过去的一个坎,飞机在试飞之前必须要经过密集的风洞测试,才能确定其气动性能,测量出飞机模型表面的压力、压强和流场,这样一来才能获得飞机的各种数据,包括阻力、升力、加热特性等等,使得后续飞机的研制工作事半功倍。
风洞的作用如此重要,以至于有人说飞机是‘吹出来的’。
进行风洞试验的飞机模型,就是用陈羽搞出来的歼-7改模型。
寒暄一番后,他们来到了歼-7总装厂。
钱永强向陈羽介绍着歼-7的情况,歼-7早期量产阶段,单机工时达到8000~10000小时,年产能力仅10~20架,之所以产量这么低,是因为手工搭配为主,工艺不成熟。
到了1970年代产能逐步提升至年产30架左右。
歼-7生产,主要是在沈飞和成飞。
成飞,也是因为三线建设,沈飞的备份。确保战争开打,东北沦陷,成飞还可以为空军提供战斗机。
原本按照计划,改进型生产会由成飞接替沈飞主产,但是因为迫切要生产出样机,钱永强和领导沟通后,决定由沈飞来制造样机。
按照安排,将会生产出两架样机。
现在沈飞、成飞的任务都很重,不但要生产歼-7用于满足国内空军,还要生产歼-7出口型号,用于满足埃及等国订单需求。
所谓的歼-7出口型号,便是歼-7M,这是国内拿到埃及订单后,三机部决定以歼-7飞机为窗口引进英国的航空电子火控设备,为空军改装100架歼-7,结果样机制造出来了,但是平视显示器、武器瞄准计算机、数字电路、火控系统等谈判却没谈妥,这些欧洲厂商要价数千万美元。
而刚好北航这边传来好消息,于是相关部门决定采用北航这边的技术。
陈羽就看到了歼-7M样机正在忙碌着改造着。
歼-7M与歼-7I有很多不同,比如武器方面,可使用霹雳-2导弹或西方近距空空导弹,翼下挂点改为四个,可挂火箭、炸弹及副油箱。
在沈飞,制造歼-7改样机这里,陈羽也看到了科研组的老师、同学,他们将参与整个歼-7改样子的制造,同学们毕业了,他们目前都是在沈飞研究所,今后要么留在沈飞研究所,要么在沈飞制造厂,或者分配到成飞研究所、成飞制造厂。
哪怕有同学想要深造读研,也要等歼-7改尘埃落定。
陈羽看着霹雳-2导弹,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现在中国有两款空空导弹,分别是霹雳-1导弹和霹雳-2导弹。
霹雳-1导弹是仿制苏联K-5,是中国第一代雷达制导空空导弹,采用的是波束制导,仅能尾追攻击,属于比较落后的,适用于歼-6战斗机。
霹雳-2导弹则是仿制苏联K-13导弹,是中国首款红外制导格斗弹,霹雳-2导弹的特点是导引头敏度低,仅能尾追攻击,抗干扰能力差,目前应用在歼-6、歼-7战斗机。
实际上,中国还有一款霹雳-3导弹,这是中国在70年代研制的,属于中国首次自主设计,但性能不稳定,最终下马。
接下来他有相当多的时间,毕竟歼-7改样机制造出来就得差不多8个月时间。
他不需要时时地参与,只需要一段时间来沈飞一趟。
正常而言,作为设计师,他只需要在制造时遇到麻烦才需要到制造厂。
陈羽在考虑着,接下来做什么事。
研制一款性能先进的空空导弹,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毕竟中国缺乏一款性能先进的空空导弹。
如果有一款性能先进的空空导弹,对于中国的空军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
陈羽在沈飞逛着,因为身份特殊,作为歼-7改实际负责人,陈羽能够在沈飞大部分地方行走着。
而沈飞很大,占地面积超过5平方公里,包括主厂区及部分配套试验场、试飞基地等。
在试飞基地,陈羽看到了好几种飞机,都是研制出来的歼击机或者截击机,但是因为没有被空军采用,被便放在试飞基地。
还有的是试验机型,是用来验证某些技术的。
一款款飞机,陈羽看到了,中国航空人不甘心于仿制苏联战斗机,而是要在这基础上进行自主研制。
这就是中国人,从不甘心屈于人下,永争第一!
只要没有达到世界第一,那就孜孜不倦的努力着,直到实现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