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uw.cc

深秋的函谷关,落叶铺满青石板路。尹喜捧着一卷新抄的竹简,向老子请教:“先生,如今,究竟如何才能让百姓安居乐业?”

老子轻抚案头古朴的陶壶,缓缓开口:“若想追寻聖人之道,首先要懂得取舍。你看那转瞬即逝的流行之物,就像夏日的蝉蜕,看似新奇,实则很快就会被遗弃。若一味追逐这些容易淘汰的知识与技术,反倒会迷失根本。唯有舍弃浮华,留存眞正能滋养人心的智慧,百姓才能获得长远的益处,就像农夫舍弃秕谷,留下饱满的种子,来年方能收获百倍的粮食。”

“可世人常讲义气,为何反倒成了阻碍?”尹喜皱眉问道。老子望向窗外相互搀扶的老者,说道:“义气本是好事,但若是仅凭意气用事,就像脱缰的野马,看似洒脱,实则容易伤人伤己。眞正的胸怀,应如山谷般包容,容纳万物却不张扬。当人人都能放下冲动,以平和之心相处,百姓才能休养生息,就像历经风雨的树木,在宁静的土壤中慢慢扎根。”

“那工匠精神又该如何提倡?”尹喜追问道。老子拿起案上一把精心雕琢的木梳,指着梳齿间细密的纹理:“你看这梳子,匠人花费数月打磨,每一道刻痕都饱含心血。如今世人被利益驱使,做事只求速成,就像用泥水捏的器皿,看似成型快,却经不起时间考验。当人们重拾工匠精神,专注于品质而非利益,那些为了私利偷盗、损害家国的行为,自然就会减少,因为他们明白,眞正的价值在于用心打磨,而非贪图一时之快。”

见尹喜认眞聆听,老子语重心长地总结道:“但这些道理,终究难以穷尽聖人之道的全貌。究其根本,是要让事物显现眞实的面目,回归原本的状态。就像溪水褪去泥沙,才能清澈见底;人若能减少私心与低级欲望,像通透的明镜般洞察世事,再贯通古今的学问,以史为鉴,自然能少走弯路,远离过失。”

尹喜豁然开朗,郑重地将竹简摊开,把这番教诲一字一句记录下来。暮色渐浓,函谷关内的灯火次第亮起,他望着窗外的万家灯火,暗暗下定决心,要将聖人之道传播开来,让百姓都能过上安宁祥和的日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