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uw.cc

要问朱瞻基与朱棣为什么如此反应,说白了还是因为这个时代的运力感人。

就这么说吧,这个时代的马车一车只能拉三百市斤(一斤约560克)的粮食。

一石有一百二十斤,大概一车能拉个两石半粮食!

简单一算就能算出五万石粮食需要大概两万辆马车。

而一辆马车需要至少一匹马、一个民夫负责押运,也即是两万匹马加上两万民夫!

但算古代的运力不能这么算,因为民夫和马匹在路上是需要消耗粮食的。

短途还好,长途运输,比如朱棣北伐蒙古,一般粮食消耗都在一半以上。

所以换算下来,要将五万石粮食运到前线,需要十多万石粮食,四万民夫再加上四万匹马运送。

也就是说,这一辆铁皮车,便能顶四万民夫和四万匹马,想想都觉得是天方夜谭。

若是平白无故便有人告知朱棣,有一种火车能顶几万人力,那他必然勃然大怒,要治一个欺君之罪!

可现在东西就摆在面前,他还坐在车上,由不得他不信啊!

思虑之间,朱棣又问道:“那此车满载粮草,需要消耗几何?”

在他看来,既然这东西效率如此之高,那消耗必然不少。

结果他一问完,于谦又笑道:“若问消耗几何,还需看里程数,当前此车满载一车厢煤能行二百里,一车煤五十来吨,一里需得煤五百斤!”

上百里,只需要消耗一车煤!朱棣眼睛一眯:“此车居然烧煤?”

煤炭这东西,朱棣也知道,实则煤炭远在宋朝就已经被发现且利用。

但因为普通煤炭中含有大量有毒杂质,在精炼技术发明之前,煤一直未曾普及。

当然,也不是没有那种不需要精炼的煤炭,就比如无烟煤,含硫量就极低,是绝佳的燃料。

实则在朱高燨小时候,便曾告知过朱棣,北平西山可产无烟煤以作燃料。

但朱棣秉承着刻板印象,并没有把这当一回事,甚至拒绝朱高燨要人开矿的请求。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多年前的回旋镖竟然会在今天朝着他射过来!

煤炭不仅有用,而且有大用,挖一车煤就能节省上万人力,这难道不是利国利民之事?

一时间,朱棣不由想起了多年前那个苦苦哀求的少年被拒绝的模样,心中猛然一阵愧疚袭来。

假如,仅仅只是假如,当如要是他没有拒绝朱高燨,那大明现在是不是已经有火车了?

如果现在已经有了火车,那他再度北伐草原各部,是不是不用再求着大胖给钱了?

想到此处,他又想起了自己用来监国的大胖朱高炽,性格是沉稳,当皇帝的好材料,

可一问大胖要钱,通常只会得到一个答案——没钱!

若是老四监国的话,一定不会这么回答,就凭朱高燨那爱折腾的性格,恐怕怎么都能给他搞出钱来!

即便搞不出钱,也会用各种方法解决,比如修建火车这种国之利器!

有了火车,他朱棣不知道能干出多少惊天动地的大功业!

“难道当年,真的是朕错了?”朱棣暗暗想着,脸上神色阴晴不定。

思绪之间,车外突然传来了一阵喧闹之声,他失神的朝外看去,便见一个个百姓拖家带口的正在上车。

百姓们携老扶幼,或笑或闹,或行或跑,隔着车窗,勾勒出了一副人间烟火像。

朱棣看着,嘴角不由泛起了一丝笑意,自己登基之后一直呆在深宫,不知多久未曾看到这幅国泰民安之景了。

这幅景象,至少证明他刚才确实对老四存在了不少偏见。

看来琼州治下的百姓,在老四的治理之下,过得十分不错。

恍惚之间,他的思绪又被拉回了现实,一个想法突然在他心中生了起来。

既然这火车老四能建得,他朱棣自然也就能建得!

大明地大物博,通火车所得之利只会比琼州更大!

这不仅是战略意义上的利益,对于治国同样有大利!

假如火车通往大明各处,那将会极大减少治理成本,不仅贪官污吏无法遁形,叛乱也能通过火车快速平定!

而且有了火车的强大运力,就能减少路途上的物资消耗,加强各地交流。

无论是在收税,还是在赈灾、货物输送方面都有大用。

这些方面的成本消减,能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也能改善百姓的生活。

不得不说,朱棣虽然是马背皇帝,但他同样擅长国家的治理。

仅是从火车的运力上,就发现了这东西出现对国家的价值。

“于詹事,敢问要建此车,需造价几何?”简简单单于詹事三个字,便表明了朱棣已经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再轻视琼州。

于谦见之,自是暗自点头,心道此人果然不凡,不仅提问直指关键,而且每个问题都极为高效。

刚才询问火车的运力,现在又开始询问火车的造价。

显然,这个老头已经在一瞬间搞清楚了火车的价值,并且有了探知更深层信息的意识。

光是这强大内心和接受能力,就不是一般的官员可比。

这是个上位者!于谦再度给出了自己的判断。

如果他刚才只是怀疑,那现在他可以确定,眼前这个老者身份必然极为高贵。

而能比英国公张辅还要高贵之人,除了宫里面那位,又还能有谁?

不过他并非常人,虽然猜到了朱棣身份,却还是那副模样道:

“若问此车造价,却也不多,火车主在车头,须上百万两,车厢一节十万两!”

“若要制造一辆长二十节的火车,至少需两个车头,共四百万两以上。”

“然则要用火车,需得铁轨,此物才是火车的关键。”

“而铁轨造价不凡,似我等车下这一段铁轨乃是琼州所造第一段铁轨,共三十余里,据传此轨当年建造之时,一里便用了十一万两银子。”

“虽然这些年铁轨造价不断减少,但目前一里也在六万两以上!”

“故我琼州当前铁路六百余里,总造价在四千万两左右!”

“再加上其中研究成本,以及诸多配套工坊建设,那更是不可计数。”

略微解释了一番,他便不再说话,留时间给朱棣慢慢消化。

而朱棣听罢,不由看了朱瞻基一眼,朱瞻基也看向了朱棣,爷孙俩眼中已然只剩下苦涩。

刚开始于谦说一辆火车四百万两之时,朱棣便觉心中一惊。

须知大明朝的国库收入十分复杂,分为粮食税收、军屯收入、绢纱税收、劳役调配、制瓷业税收、贸易收入,以及各项细碎的实物抵税。

这其中真正能入帐白银的税收,仅有贸易一项,一年也就三百多万两。

也就是说,朝廷做生意做上一年,所获钱财也不够制造一个火车头。

至于铁轨更不用,即便把粮食与货物全部甩卖,全年收入也就三千万两顶天了。

用大明朝的国库建造铁路,不吃不喝一年也建不了一条琼州当前的铁道!

更不用说,凭大明现在的经济状况,大多数时候还都是勒着裤腰带过日子。

换而言之,大明要想独立建造铁路,压根没门!真就一个绝望!

在爷孙俩的苦笑之中,呜呜呜,火车头响起了一阵鸣叫,拉着沉重车厢,缓缓行进了起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