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自古以来都是华夏的主流医学,而中医经过千年演变,实际上也发展出了外科。
隋唐时代,就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轻创缝合术,可以用桑皮线缝合肠管和皮肤。
但即便已经发展了数百年,外科手术也没有成为系统学问,除了军事上使用之外,很少能在民间有用武之地。
而刚才那病人身体被钢筋贯穿,这在大明朝基本上就是宣布了死刑。
结果在琼州这一乡野之地,竟然还说这能抢救,朱棣自然有些疑惑:“莫不是这医院之内有那等生死人肉白骨的神医不成?”
“非也!”于谦摇了摇头道:“我琼州若能称神医者,唯独琼王一人。”
“余者医院所置,皆是从医学院毕业的医学生,不过能从琼州医学院出来,大多都是还算合格的。”
“大病或许治不了,小病却也无碍,似方才那个伤员,多半是以教授来治,彼等亦是琼王带出来的第一批学生,算不上生死人肉白骨,也算医术了得。”
略微讲解了一番,他就自顾自的走到了窗口道:“挂个急诊外科!”
窗口内的小护士一听,麻溜的就开始写单子,她在一旁写着,朱棣却还在震惊中没反应过来,心想:“老四竟然还会医术?”
他看了看周围几人,却见众人都是一脸茫然,显然他们也是懵逼的。
因为这朱家老四显得也太过全能了一些,懂机械懂经济也就罢了,这医术可不是随便就能懂的。
在大明,你要不是跟着老师傅学个十几年,你敢说能出师?砸了你的招牌!
可朱高燨呢,南下之时才十几岁,到了这里才十一年,结果带出的徒弟都成教授了,这完全不符合中医的传统观念。
即便是朱高燨前世带来的宿慧,那前世这货到底是干嘛的,怎么如此全能?
朱棣只觉得自家老四越来越陌生了,这十一年时间,老四到底变成了什么神仙?
他想不到,也想不太清楚,但越发能理解琼州百姓为什么将老四敬若神明了。
若他朝中真有这种全能之人,那他也得怀疑怀疑这到底是不是神仙下凡。
“诸位,号已经挂好了,咱们先去急诊外科吧!”这时,于谦挂好了号,又过来招呼众人。
朱棣敏锐的注意到了于谦手上的号,忙问道:“这挂号又是做何解?”
于谦回过头来:“所谓挂号就是挂个名字,方便排队就诊,而就诊费用,一般也包含在这号费之中。”
“原来如此!”朱棣点了点头,暗道此法不错,又指着挂号单问:“那似此挂号单,一单需得多少银两?”
“不多,寻常只要五文,似咱们这般挂的急诊治伤,一般需得五十文!”
朱棣一听,又点了点头,若是五文的话,其实不多,加个急诊也不过五十文,就算是平民百姓,也消费得起。
相比下来大明百姓去一趟医馆,至少得花费几钱甚至一两银子之多。
须知,这几钱和一两也仅是问诊费,除了问诊费,还有医药钱。
所以在大明朝,不是所有百姓都治得起病的,从这点上,琼州医院对比大明医馆,完全就是碾压。
不过,问诊费便宜,却不代表医术也过关,若是医术不过关,那这钱也是白花。
而琼州发展不过十一年,这十几年又能培养多少医术过关的医生呢?
他对此并不抱太大希望,索性随着于谦等人朝着外科急诊行来。
一到此处,便见此地已经颇为忙碌,正有大量白大褂的医生来来往往。
不等众人询问,于谦便回头道:“看来刚才那伤员伤势不轻,恐怕是要专家会诊,咱们还需得等等!”
众人闻此,皆是点头应诺,唯有朱高煦有些不悦道:“那人什么来路,竟弄得这般声势?”
他一说,众人也会过了味来,是啊,那人是什么来路,能引起院方这么重视。
在这琼州地界,难不成有人比于谦这个王府詹事更有牌面?
而于谦一听,却是自得一笑道:“要问什么来路,说来诸位却也不信。”
“不过我可以明确告诉诸位,那人多半是周边工地的建筑工人!”
“一个工人,竟可如此?”这一下别说朱高煦不信,便连朱瞻基和朱棣都不信。
在大明朝这种阶级分明的地方,别说死上个把人,就算死上几万人那都不算事。
在特权面前,百姓能看上病就已经是天恩了,更别说一个工人便能引起如此大的动静,难不成在琼州这块地方不讲特权不成?
“为何琼州能如此行事?”感受到了其中差别,朱棣一时间凝重了神情。
他越察觉到了琼州的不凡,不仅是在产业上,似乎思想上也与大明截然不同。
“无非以人为本罢了!”看着众人脸上的各种神色,于谦感慨道:“此亦是琼王历来强调之事!”
“何为以人为本?”朱棣再度询问,实则他知道这四个字的意思。
《管子·霸言》有云:“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
这句话是说以人为本,就是王霸的基础,这个基础打好了,国家稳固,打不好,国家就要危乱。
朱棣身为当今皇上,自然知道这个道理,可他知道,也在尽力的做,然则无论如何,大明朝都是做不到琼州这般的。
所以他才会明知故问一般的询问,到底是什么是以人为本,或者说怎么才能做到以人为本?
但于谦的回答却很简单:“依琼王之言,便是将人当人来看。”
“琼王常言之,别把自己太当人,别把别人太不当人,千古王朝之祸,都源于此。”
“又常引用圣人之言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需宽以待人,严于律己。”
“故自琼王上下一视同仁,百姓要交税赋,琼王带头交税赋;百姓要守法,琼王带头守法,如此上行下效,故琼州上下皆以人为本。”
“像是医院便只有唯一准则,无论贵贱,人命关天,先将人救活才是第一要务。”
此话说罢,他便又去寻找医生,可众人停在原地,却都有些不是滋味。
以人为本,就是把人当人看,可他们这些人,何时把人真的当人看过。
你说什么地方遭灾,什么地方饥荒,最终一层层报上来,就成了一串冰冷的数字。
连人都不当人了,自然也就做不到同甘共苦,一视同仁的对待。
要知道,在大明,士绅一体,是不需要交税的,小民百姓,谁去管他们死活?
故而听到此言,朱棣的脸上就有些挂不住了,他没想到自己老四在大兴土木的同时,实行的竟然是仁政!
自古以来,王朝兴亡,百姓皆苦,大兴土木注定了就是要耗费民力,和仁政历来扯不上关系。
可这完全不相容的两种政策,竟然在琼州境内,被他家老四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