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宋朝之我在大宋当小兵 第3章 崭露头角

作者:作家FMG1Ye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3 12:06:00
最新网址:www.biquw.cc

三个月后,陈远已经成了军中知名的“弩师“。他不仅改良了制式弩的设计,还创造出一种可以连续发射三支箭的“连珠弩“,大大提高了弓弩手的火力密度。

这一日,陈远正在工棚里调试新设计的瞄准器,王焕带着一位陌生军官走了进来。

“陈远,这位是秦凤路经略安抚使司的韩虞侯,“王焕介绍道,“韩大人对你的弩很感兴趣。“

陈远连忙行礼。韩虞侯约莫五十岁,面容严肃,眼神锐利如鹰。他拿起陈远设计的连珠弩仔细端详:“这设计确实精巧。听说你还改进了箭簇形状?“

“回大人,小的发现将箭簇略微加长并开血槽,穿透力和杀伤力都会增强。“陈远恭敬地回答,同时暗自观察这位高级军官的反应。

韩虞侯试射了几箭,满意地点头:“王校尉,此人我要带到经略司去。安抚使大人正需要这样的人才。“

王焕虽然不舍,但不敢违抗上命。当天下午,陈远就收拾简单行装,跟随韩虞侯前往秦凤路首府——秦州。

一路上,陈远小心翼翼地打探朝廷局势。从韩虞侯口中,他得知如今朝中蔡京、童贯等人把持朝政,边防空虚,而金国已经灭辽,正虎视眈眈地盯着大宋。

“小子,你有这等手艺,为何甘愿当个小兵?“韩虞侯突然问道。

陈远早有准备:“回大人,小的出身寒微,又无钱财打点,能在军中混口饭吃已属不易。“

韩虞侯冷哼一声:“如今朝中尽是些靠阿谀奉承上位的庸才,真正有本事的人反而不得重用。“他意味深长地看了陈远一眼,“不过,若你真有过人之处,老夫倒不介意举荐一二。“

陈远心中一动,意识到这是接近权力中心的机会:“大人厚爱,小的必当竭尽全力!“

到达秦州后,陈远被安排在经略司兵器坊工作。他不仅继续改良弓弩,还开始研究其他武器和防御工事。凭借现代工程学知识,他设计出一种可快速组装的移动箭塔和改良版云梯,大大提高了攻城效率。

靖康元年冬,西夏再次犯边。这次陈远有幸随军出征,亲眼目睹自己设计的武器在实战中的表现。

战斗发生在朔风凛冽的戈壁滩上。西夏派出精锐“铁鹞子“重骑兵,试图冲击宋军左翼。关键时刻,陈远设计的连珠弩齐射,密集的箭雨穿透了骑兵的铠甲,西夏人损失惨重,被迫撤退。

战后总结会上,经略使张深特意点名表扬陈远:“此次大捷,陈远的弩机功不可没!本官决定擢升他为武骑尉,领一都弓弩手!“

二十一岁的陈远由此成为秦凤路最年轻的低级军官。获得自己的部队后,他开始系统训练士兵,引入现代军队的队列操练和战术配合概念。

“记住,弓弩手不是单独作战的!“训练场上,陈远向士兵们讲解,“第一排射击后立即后退装填,第二排上前射击,形成连续火力!“

他还改革了后勤体系,设立专门的装备维护小组和医疗小队。这些现代军事理念很快见效,他指挥的都队成为秦凤路最精锐的弓弩部队。

靖康二年春,金兵南下的消息传到西北。陈远知道历史的关键时刻即将到来,他必须想办法调往东部前线。

机会很快来临。四月,朝廷下令抽调西北各路边军精锐入卫京师。经略使张深决定派韩虞侯率领三千精兵东进,其中就包括陈远的弓弩都。

“小子,你那些新奇想法在京城或许能派上更大用场。“出发前夜,韩虞侯对陈远说,“但记住,京城不比边关,那里处处是陷阱。管好自己的嘴,别得罪不该得罪的人。“

陈远郑重应下。他知道,自己即将踏入的是比战场更危险的权力漩涡,但为了改变北宋灭亡的命运,他别无选择。

行军途中,陈远不断思考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危机。作为穿越者,他清楚记得历史书记载——第一次汴京围城将在今年冬天发生。

“必须想办法见到李纲或者宗泽...“陈远暗自计划。这两人是历史上主战派的领袖,如果能获得他们的赏识,或许能影响朝廷决策。

经过一个多月的跋涉,部队抵达汴京郊外。眼前的繁华让陈远震撼——高大的城墙,熙攘的街道,琳琅满目的商铺,无不彰显着当时世界上最繁华都市的气派。

“如此盛世,怎能毁于蛮族之手...“陈远握紧拳头,更加坚定了拯救大宋的决心。

部队驻扎在城西的军营后,陈远立即开始活动。他利用自己改良武器的名声,设法结识了几位禁军将领。在一次武器展示会上,他的连珠弩表演引起了枢密院一位官员的注意。

“陈武骑尉,听说这些设计都是你独创的?“官员问道。

“回大人,小的只是在前人基础上略作改进。“陈远谦虚地回答。

“太谦虚了!“官员笑道,“明日我带你去见一个人,他一定对你的发明感兴趣。“

第二天,陈远被带到一座简朴的府邸。当看清等候他的人时,陈远几乎控制不住自己的激动——那是年近六旬的宗泽,历史上著名的抗金名将!

“听说你改良的弩机在西北屡建奇功?“宗泽开门见山地问。

陈远深施一礼:“宗大人明鉴,小的只是尽绵薄之力。“

宗泽让陈远详细讲解武器原理和战术应用。听完后,老人眼中闪过赞赏之色:“如今金人虎视眈眈,朝廷却醉生梦死。像你这样肯钻研兵事的年轻人太少了!“

陈远知道机不可失:“宗大人,小的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但说无妨。“

“小的观察金人战法,发现他们最擅长骑兵突击。我军若想取胜,必须加强城防和弓弩配备,同时在黄河沿线设防,阻止金兵渡河...“

宗泽越听越惊讶:“你这些见解从何而来?“

陈远早有准备:“小的在西北与西夏骑兵交手多年,总结出一些经验。金人骑兵比西夏更精锐,必须早做准备。“

宗泽沉思片刻,突然问道:“你可愿到我麾下任职?“

陈远心中狂喜,表面却保持镇定:“能追随宗大人,是小的莫大荣幸!“

就这样,陈远被调入宗泽负责的京城防御体系,担任弓弩营指挥使,负责城墙防御工事的布置。他立即着手加强汴京各城门的弩机配备,并设计了一套预警系统。

然而,朝廷的腐败程度还是超出了陈远的想象。当他申请调拨更多材料制造防御器械时,军器监的官员公然索贿。

“陈指挥使,如今各处都要物资,总要有个先来后到...“官员搓着手指暗示。

陈远强忍怒火:“大人,这些是守城急需之物!若金兵南下...“

“危言耸听!“官员不屑一顾,“金国与我朝刚刚签订和约,岂会轻易开战?“

陈远终于明白北宋为何会灭亡——整个官僚体系已经腐烂到骨子里,连迫在眉睫的危机都无法唤醒他们。

无奈之下,陈远变卖了自己为数不多的财物凑足贿金,才勉强获得部分材料。他夜以继日地工作,在汴京各城门加装了改良弩机和预警装置。

靖康元年十一月,历史如期重演——金兵分两路大举南下,西路攻太原,东路直扑汴京!

警报传来时,陈远正在东门检查防御。他立即下令启动所有预警系统,城墙上的警钟声响彻全城。

“终于来了...“陈远望着北方,握紧了手中的弩。他知道,改变历史的时刻到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