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王熙凤的“赌约”,如同一股东风,在一夜之间吹散了笼罩在“群芳谱”事业上所有的阴霾。
次日一早,王熙凤的效率便展现得淋漓尽致。
她并没有亲自前来,而是派了她手下最得力、也最会办“脏活累活”的心腹管家媳妇——旺儿家的,来到了翠竹轩。
旺儿家的,人如其名,行事干练。
言语间,带着一股天生的、属于管事阶层的精明与威势。
她先是恭恭敬敬地给江耘请了安,随即便开门见山。
“江公子。”
她脸上带着标准的、不远不近的笑容,
“我们奶奶说了。从今日起,府内府外,但凡与这‘群芳谱’有关的事,都由我来应承。
您那工坊,需要什么人手,需要什么物料,只管开口。
账,都记在奶奶那边。
我们奶奶还说了,谁若是敢在这上头,使什么绊子,动什么手脚,让我直接捆了,送到她面前去。”
这番话,说得干净利落。
既是支持,也是一种监视。
江耘心中了然,笑着称谢。
随即,便将贾菌叫到了堂前。
一场关于群芳谱未来的、第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战略会议”,就在这小小的翠竹轩里,正式召开。
贾菌此刻,早已不复前几日的沮丧。
他满脸红光,只觉得前途一片光明,恨不得立刻就大干一场。
“江大哥。”
他兴奋地说道,“如今有凤姐儿撑腰,咱们再也不怕那薛大爷了!我正想着,是不是该立刻就去把城里最好的琉璃匠,都请到咱们的工坊里来,把产量,先提上十倍!”
江耘听着他这番充满干劲的话,却只是不紧不慢地,为他也为一旁侍立的旺儿家的,都倒上了一杯茶。
“贾菌。”他平静地开口。“你的干劲是好的。但路走错了。”
“走……走错了?”贾菌一愣。
“我们,从一开始,就不该去想产量这两个字。”
江耘看着满脸不解的贾菌和旺儿家的:“二位请想,群芳谱卖的是什么?”
不等他们回答,江耘便自问自答:
“它卖的不是香膏而是稀缺;它卖的不是功效而是体面;”
“所以我们的计策也要分三步走。”
他伸出第一根手指。
“第一,曰‘品牌’。
我们的‘群芳谱’,从包装到内涵,都必须做到极致。
每一只水晶瓶,都要用最精美的锦盒来装。
每一套礼盒,都要附上一本由我亲手用蝇头小楷抄录的《群芳考》小册子,讲述每一种香料的典故与意境。
我们要让买到它的人,觉得她买的,不是一件商品,而是一件足以传家的艺术品。”
他又伸出第二根手指,说出了一句让贾菌和旺儿家的,都大惊失色的话。
“第二,曰饥饿。
我不仅不打算增产,反而,要减产。
我决定,在这一个月内,我们只制作,也只售卖,三十套群芳谱。”
“什么?!三十套?!”
贾菌第一个叫了起来,
“江大哥,这……这怎么能行?三十套,还不够府里的奶奶姑娘们分的!那……那我们如何能赢下与凤姐儿的赌约?”
旺儿家的,虽然没有说话,但那双精明的眼睛里,也充满了怀疑。
她已经开始在心中,盘算着,该如何向凤姐儿,汇报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的“疯狂”举动了。
江耘却仿佛没有看到他们的震惊,他胸有成竹地,伸出了第三根手指。
“第三,曰引爆。”
“我们,不做寻常的买卖。我不开铺子,也不沿街叫卖。”
“我要在月底,以凤姐儿的名义,举办一场群芳夜宴。”
“届时,我们将遍邀金陵城里,所有最有身份、也最爱美的贵妇与千金。而这仅仅三十套的群芳谱,将作为那场夜宴上,唯一的彩头。”
“我不但要让她们,亲眼见到此物的精美。
我更要让她们,为了得到它,争起来,抢起来!”
当江耘将他整个匪夷所思的计划,和盘托出时,贾菌已经彻底听傻了。
而旺儿家的,则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她虽然听不懂什么叫“品牌”,什么叫“饥饿”,但她听懂了那最后四个字——“争起来,抢起来!”
他这是,要用那三十个小小的水晶瓶,去钓整个金陵城的富贵?
这人好大的胃口啊。
“好……好……”
她定了定神,对着江耘深深地一福。
“江公子的计策,奴婢……一字不差,定会,回报给我们奶奶。”
说罢,她便带着满心的震撼,匆匆离去了。
贾菌看着江耘,结结巴巴地问道:“江……江大哥,这……这能行吗?”
江耘笑了笑,走到书桌前,重新拿起一枚棋子,轻轻落在棋盘上。
“放心。”
“等着看好戏便是了。”
王熙凤的院落里,平儿将从翠竹轩试探来的所有信息,一字不差地,都回报给了主子。
王熙凤听完,在房中来回踱步,心中早已将江耘的算盘,猜了个七七八八。
“好个小子,竟敢跟我玩待价而沽的把戏。”
她心中冷笑,却也多了几分真正的欣赏。
思维敏捷,脑袋壳里装的全是一些怪招乱招,听都没听过。
也不知到底能行不能。
“罢了!由他去折腾!”她脸上是那种混杂着“看好戏”与“反正我又不亏”的表情。
“我倒要看看,他能唱出什么花来。你让人,盯紧了翠竹轩和那个工坊。他要什么,就给他什么。
账,一分一毫,都给我记清楚了!
我倒要看看,一个月后,他拿什么,来填那两千两的窟窿!”
有了王熙凤这位“荣府大管家”的暗中“默许”,江耘的计划,便再无窒碍。
翠竹轩内。
江耘从那三十套即将震惊金陵的“群芳谱”正品中,又额外,取出了一只小巧的水晶瓶。
这瓶中,所盛的,并非之前任何一种香膏。
其色泽,更显明艳;其香气,也更为热烈奔放。
他知道,一场完美的“发布会”,需要前期足够的“预热”与“造势”。
而要造势,就需要一个最合适的“信使”,将这缕奇香,带进那真正的、外人无法窥探的“金陵顶级闺阁圈”。
这个人,不能是自己,也不能是沉静的黛玉或稳重的宝钗。
他思来想去,脑海中,浮现出一个最佳人选——那个心直口快、交友广阔,又带几分“憨态”与“侠气”的史家姑娘。
而能将这份礼物,最自然、也最体面地,送到史湘云手中的人,满天下,也只有一个。
他笑着,命人去怡红院,请来了贾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