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红楼,从伴读到太傅 第20章 闲棋引动蘅芜心

作者:龙崽不流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1 20:16:07
最新网址:www.biquw.cc

江耘没有去碰棋盘上那些早已纠缠成一团的黑白子。

他只是从一旁的棋罐里,慢悠悠地,拈起了一枚白子。

在宝钗那略带不解的目光中,他将这枚白子,“啪”的一声,轻轻地,落在了棋盘正中央,那个名为“天元”的位置上。

随即,他收回手,对着宝钗,微微一笑。

宝钗看着那颗落在天元的白子,眉头微蹙,眼中闪过一丝困惑:

“江兄弟,你这是……黑棋之危,在于边角,此处的搏杀已是火烧眉毛。你……为何要在中腹,替白棋,下一手‘闲棋’?”

江耘摇了摇头。

声音,在寂静的房间里,清晰地响起。

“宝姐姐,你我皆是局中人。

黑棋的生路,从来,就不在棋盘之内。”

“此局,名为‘青龙吐珠’。

可若拘泥于一城一地的得失,那‘青龙’,便永远只是一条被困在泥潭里的死蛇。”

“唯有弃子,”

他的目光,落在那颗天元之位的白子上,眼神深邃,

“占天元,俯瞰全局,将整个棋盘的局势,都搅动起来。看似是帮了白棋,实则是为黑棋,在看似绝境之外,寻得了一线生机。

此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

江耘的话,说完了。

薛宝钗没有再说话。

她只是静静地看着那盘棋,那双一向温和而略带笑意的眸子,此刻,却仿佛有无数星辰在其中飞速地生灭、推演。

过了许久,许久。

她才缓缓地,抬起头,重新看向江耘。

她没有惊呼,没有失态,脸上,甚至还带着那副端庄的微笑。

但是,那眼神,已经完全变了。

如果说之前的审视,是主人对客人的考校。

那么此刻的眼神,便是一种平等的、甚至带着一丝探究的、对“同类”的凝视。

她轻轻地点了点头,朱唇微启,声音里,带着一丝发自内心的、真诚的赞叹。

“都说江兄弟是人中龙凤,今日一见,方知闻名不如见面。”

她看着江耘,缓缓说道:

“这一手‘大局观’,宝钗,受教了。”

【来源:薛宝钗,情绪值 30】

“宝姐姐过誉了,学生班门弄斧,献丑而已。”

江耘心思一动,却也没有继续开口说琉璃瓶的事儿。

此番他的目的已经达到。

若是开口再谈一些别的东西,凭薛宝钗的生命才智,恐怕很快就能猜明自己的意图,反倒会落的一个精明世故的形象。

“眼看天色迟了,学生留在这里恐有不便。”

“若有机会,下次可和宝姐姐再谈谈棋。”

说罢,他便笑着,拉起一旁早已等得不耐烦的贾宝玉。

“二爷,天色不早,我们,也该告辞了。”

“哎,这就走啦!”

宝玉如蒙大赦,连忙起身。

江耘拉着他,悄然离去。

只留下薛宝钗一人,重新坐回棋盘前,怔怔地,看着那颗落在天元的白子。

莺儿在一旁,收拾着茶具,终于忍不住,小声地嘀咕了一句:

“姑娘,他到底懂不懂下棋啊?

奴婢活了这么大,从没见过下棋是这么下的,倒像是胡闹一般。”

薛宝钗闻言,却缓缓地摇了摇头。

她的目光,依旧没有离开棋盘。

但脑海中,却如同有一面明镜,将方才江耘从进门到离开的每一个细节,都映照得清清楚楚。

“胡闹?”

她轻声自语,声音里,带着一丝连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复杂的意味,

“他若是在胡闹,那这满府的‘聪明人’,恐怕,就都是些不知事的痴儿了。”

当晚,蘅芜苑的灯,亮了许久。

薛宝钗屏退了众人,独自坐在灯下,面前,除了那盘残局,还多了一本极为古旧的、书页泛黄的线装棋谱——《忘忧清乐集》。

这是她父亲在世时,为她寻来的珍本。

她的指尖,在那古老的书页上,一页页地,缓缓拂过。

终于,在棋谱的“全局篇”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她找到了一行小字,如此记载着:

“古有国手,遇绝境,不争边角,反落天元,以势换命,谓之混沌开。”

宝钗看着这行字,心思微微一滞。

对这个妙人江耘好像有了些兴趣。

她原以为江耘那一步,是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却不想,竟是早已失传的、传说中的“宗师棋路”!

在接下来的两日里。

她开始不动声色地,向身边的人“打听”关于江耘的一切。

她从莺儿口中,听到了家塾里那场关于“红楼拾遗”的赌局,知道了江耘是如何用那些府内的秘闻典故,将自己那个无法无天的哥哥,驳得哑口无言。

她又从那些来请安的仆妇口中,听到了“潇湘馆毒药事件”的只言片语,知道了江耘是如何凭借医理,救下林黛玉,并得到老祖宗的“特权”恩赏。

她还想起了,前几日宝玉曾兴冲冲地拿来一小瓶香气奇异的“玫瑰花露”,那纯粹的香气,是她生平未见。

宝玉也曾炫耀说,是“江大哥的杰作”。

所有的信息,在她心中,汇聚成一个完整的、立体的形象——此人,精通棋道,深谙医理,擅长格物,更有着远超年龄的城府与手段。

是个真正的“妙人”。

宝钗心中,结交之意,愈发浓厚。

她甚至以“探讨棋谱”为由,寻了两个由头,想去翠竹轩或是学堂,“偶遇”江耘,却都阴差阳错地错过了。

这使得她颇恼怒了一番。

当然,她自然不知是江耘故意躲着他不见。

却说那日棋局过后,又过了两日。

宝钗按捺不住,她便以“给老太太请安”为由,路过怡红院时,特意进去探望贾宝玉,实则是想看看,能否“偶遇”那位江公子,好借“探讨棋局”为名,与他再深谈一番。

不想,一进院门,却见贾宝玉正一个人,坐在廊下的栏杆上,对着一池清水,生着闷气。

连袭人、晴雯等人的温言劝慰,都听不进去。

“这是谁又惹了我们宝兄弟了?”

宝钗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挨着他坐下,柔声问道。

贾宝玉一见又是她,像是找到了倾诉的对象,满肚子的不快,顿时便倒了出来。

“宝姐姐,你可别提了!真真气死我了!”

他将江耘欲为凤姐寿宴,准备一份新奇贺礼,需要几只精巧的琉璃瓶之事,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

“江大哥的想头,何等新奇!

那东西若是做出来,定能让凤姐姐和老祖宗都欢喜不尽!

可谁知,”

贾宝玉气得俊脸通红,

“他那门人跑遍了全城,那些开铺子的掌柜,竟都跟吃了猪油蒙了心一样,寻各种由头,没一个肯接活的!

你说,这不是奇事么!

不知是哪个不长眼的王八蛋,在背后使绊子,存心不让我们好过!”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