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uw.cc

大殿里安静得连根针掉地上都能听见,朱棣四人的目光死死地盯着朱瞻基。

那眼神里,透着一分好奇,三分疑惑,三分愤怒,还有三分担忧。换作旁人说出这般荒唐的话,朱棣早就一声令下,把人拖出去砍了。

可是眼前的人是他的好圣孙,而且朱瞻基说得有理有据,要不是这种事情实在过于离谱了,他们差点就信了。

就在朱棣犹豫要不要再追问时,朱瞻基接着说道:

“爷爷,我知道你们肯定不信,这事听起来确实太不可思议了。但孙儿觉得,这是改变我大明国运的好机会,所以才火急火燎地来跟您说。”

“而且,老神仙给了我一道双穿门,既然你们不信,咱们亲自过去看看,事情不就清楚了嘛!”

听到这话,朱棣的眼神一下子变得凝重起来。

“小子,你说的可都是真的?”

朱瞻基一脸严肃:“爷爷、爹、二叔、三叔,你们要是不信,跟我来看看就知道了!”

说完,朱瞻基带着四人来到御花园,只见他轻轻一挥手,一道光门“唰”地一下就在四人眼前。

朱棣四人看到这一幕,脸上瞬间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

“爷爷,穿过这道门,就能到两百多年后的大明了!”说完,朱瞻基率先走进光门,眨眼间就消失在四人面前。

这一下,四人更是惊得下巴都快掉了。

紧接着,朱棣四人也赶忙跟了进去。

下一秒,他们眼前的景象瞬间变换。

原本的御花园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荒芜,这里正是北京城外的煤山。

朱棣他们放眼望去,此时的北京城和永乐年间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永乐时的北京城,那叫一个繁荣昌盛,可如今的北京城,破败得不成样子,城门紧闭,城外到处都是瘦骨嶙峋的难民和森森白骨。

就在这时,不远处有人高喊:“闯王来了不纳粮,反了吧!反了我们才有活路啊!”

刹那间,一众难民也跟着高呼起来。

朱棣他们从难民的眼神里,看到了怨恨和渴望,那是对朝廷的怨恨和对生命的渴望。

朱棣见状,气得紧紧握住拳头,低声自语:“这就是两百多年后的大明?”

朱高炽三兄弟也气得握紧了拳头。

朱瞻基看着那些瘦骨嶙峋的难民和深深白骨,望着眼前这片荒芜的景象,心中对那句“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终于有了切身体会。

朱瞻基说道:“爷爷,这就是两百年后的大明。”

朱棣看着眼前的荒芜、瘦骨嶙峋的难民,还有不远处那森森白骨,听着难民口中喊的“闯王来了不纳粮”,眼神变得极为复杂。

他是从元末走过来的,虽说当时年纪尚幼,但元末的惨状至今仍历历在目。

此刻大明的景象,和元末那时是何等相似啊!

“混小子,咱们回去吧!”

.......

乾清宫内,朱棣和朱高炽三兄弟全都陷入了沉默。

过了好一会儿,朱棣脸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开口道:“混小子,既然你说老神仙告知你两百年后大明会灭亡,那你可清楚我大明究竟因何而亡?”

朱高炽三人也齐刷刷地把目光投向朱瞻基。

他们此刻身处繁荣昌盛、蒸蒸日上的永乐盛世,可两百年后的荒芜景象,让他们觉得那时候的大明随时都可能灭亡。

朱瞻基深吸一口气,开始跟他们讲述崇祯年间发生的事儿,以及大明走向灭亡的缘由。

从朱由校突然驾崩,朱由检临危受命继位说起。

讲到致使大明灭亡的天灾,旱灾、蝗灾肆虐,小冰河时期气候酷寒,粮食大幅减产,各种自然灾害接连不断。

又说到导致大明覆灭的人祸,朝中官员贪污腐败成风,东林党专权乱政,搞得朝廷乌烟瘴气。

还提到百姓生活难以为继,李自成率领叛军一路势如破竹,攻克北京城,以及吴三桂竟然打开山海关,放满清入关。

朱瞻基说着,抬头看了看脸色愈发阴沉的朱棣,接着道:

“有明一朝,国祚共276年,始终秉持不和亲、不赔款、不纳贡的原则,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即便到了我大明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帝朱由检时,闯军兵临北京城时,他先杀死妻女,随后毅然自缢于煤山,绝不向叛军屈膝投降。”

“朱由检虽为亡国之君,但他原本只是普通藩王,因天启帝突然驾崩,才仓促登基。少年天子,没经过系统的帝王之术培养,执政能力确实有所欠缺,性格也有些优柔寡断。”

“然而,他在位十七年,始终严于律己,勤于政事,每天都要处理政务八个时辰,还削减自己的吃喝用度。大明灭亡,他有过错,但也并非全是他的责任。”

“或许他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皇帝,但一定是个好人。他自缢于煤山之前,咬破手指,在蓝袍上写下:‘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朱棣听完,眼神复杂地问道:“我大明最后竟是亡在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手中?”

朱瞻基点了点头,说道:“爷爷,刚刚在崇祯年间您也看到了,不出十日,李自成的军队就会攻入北京城,大明就此灭亡。”

朱棣回想起刚刚看到的景象,不禁叹了口气,那样的大明,确实没有不亡的道理。

可紧接着,朱瞻基接下来的话,差点没把朱棣气得跳起来。

朱瞻基继续说道:“皇爷爷,事情要是到此为止,还算好的。但李自成攻下北京后,吴三桂打开山海关,引满清入关。随后仅仅几天,李自成就被满清打得逃出北京城。”

“满清占领了北京城,从此,汉人的噩梦开始了。满清入关后的十几年里,对汉家百姓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屠杀,遇害人数多达数千万!最后,天下落入满清之手,我大明光复的汉家江山,再次沦入外族手中。”

“砰!”朱棣听到这儿,再也听不下去了,怒喝道:“混账!吴三桂、满清,他们怎敢如此!”

本来得知大明灭亡就已经让他火冒三丈,现在又听闻满清入关后的暴行,朱棣此刻简直杀意腾腾。

朱高炽三兄弟听了,也是眼眶泛红,气愤到了极点。几千万汉家百姓惨遭杀害,爷爷好不容易光复的汉家江山再次落入外族之手,他们怎能不怒!

“爹,儿臣请战!”

“还有我!”

朱高煦和朱高燧纷纷激动地开口请战。

朱棣看向朱瞻基,问道:“混小子,能不能让永乐朝的军队前往崇祯年间?”

见朱棣终于说到关键处,朱瞻基赶忙答道:“当然可以!”

朱棣一听,身上瞬间爆发出一股强大的杀气,下令道:“召张辅、樊忠进宫议事。”

“传令神机营、三千营、五军营的将士即刻进京!”

“传令山东、河南、山西,各自抽调十万备倭军入京!”

“十日为限,违令者,定斩不饶!”

很快,一道道命令通过内阁迅速传达到各地。

没过多久,张辅和樊忠就来到了乾清宫。

他俩进宫时,看到一道道政令不断下达到三大营,不过他们并不知道崇祯朝的事,只以为是朱棣又要第二次北征了。

“末将拜见皇上!”

朱棣也不啰嗦,直接下令:“樊忠听令,命你为前军指挥使,统帅十万大军!”

“末将遵旨!”

“张辅听令!”

“末将在!”

“命你为中军指挥使,统领二十万大军!”

“末将遵旨!”

樊忠和张辅眼神中都流露出疑惑。

这次北征是不是太匆忙了?

而且马上就入冬了,这时候出征,局势对他们很不利啊。

“朱瞻基!”

“孙儿在!”

“命你为先锋,跟随大军一同出征!”

“孙儿领命!”

还在等着朱棣下达任命的朱高煦和朱高燧,见朱棣没给他们安排任务,有些着急地问道:

“爹,我呢?”

“还有我!”

朱棣看向他俩,说道:“老二、老三,此战你们不能参加。”

“为什么啊?”朱高煦和朱高燧着急地问道。

朱棣解释道:“老二、老三,此战我会带走三大营的大部分将士,如此大的动作,肯定瞒不过北方草原人。到时候,恐怕有些人会趁机搞事,需要有人去震慑他们。这件事,只有老二你去,我才放心。”

朱高煦听了,明白此事至关重要。

崇祯朝那边的情况不知何时才能解决,朱棣的考虑并非多余。

“儿臣明白了!”

朱棣又看向朱高炽,说道:“老大,这段时间你继续负责监国,同时要保障大军的粮草供应。”

朱高炽说道:“爹,您放心,朝中政务和后勤保障,儿臣一定都安排妥当!”

朱棣满意地点了点头,对朱高炽的监国能力,他还是很放心的。

此时,一旁的张辅和樊忠都懵圈了。

张辅好奇地问道:“陛下,我们这次难道不是对草原用兵吗?”从朱棣刚刚的话里,他猜到这次出征的目标并非草原,可他实在想不出,现在除了草原,大明哪还有什么敌人值得如此大动干戈。

朱棣摇了摇头,说道:“什么都别问,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七日之后出兵!”

张辅和樊忠对视一眼,虽然不明白朱棣为何如此着急,但作为朱棣绝对的心腹,他们绝对服从朱棣命令。

........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