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从模拟侄女命运开始 第38章 图书馆(上)

作者:回到七年前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08 17:07:12
最新网址:www.biquw.cc

“大家下午一起回凤鸣坡吧,”林立看着众人,“顺便帮阿祖收笔账,晚上我再请大家吃窑鸡。”

下午四点多,一支摩托车队轰鸣着驶入凤鸣坡,引来无数村民的关注和侧目,不少人都站到家门口看热闹,然后,他们就看到那摩托车队在九伯公的门前停下来。

二十名骑手,杀气腾腾地闯进了九伯公家里。

老板发话了,之前阿祖在九伯公家做过七八年保姆,怎么着也得给个两三千块工资!

林立骑着摩托车载着小柏夏缀在队尾,不过,应松说杀鸡焉用牛刀,这点小事不用劳烦老板,他干脆先到阿祖家里坐坐,等他们的好消息。

林立刚和阿祖寒暄完,从九伯公家的方向便传来了阵阵喧哗,人声吵杂还夹带着几声粗口。

几分钟后,阿祖家院子涌进黑压压一片人。除了陈应松一行人外,还有拄着拐杖行走的村长和几位老人、九伯公和看热闹的村民们。

九伯公半边脸颊红肿着,右眼充血得像颗烂桃子,他的眼神阴戾,直勾勾地盯着陈虞。

“这是……”林立不解看了一眼陈应松。

陈应松瞪了一眼还在嬉皮笑脸的陈虞,“老板,刚才争吵得太激烈,陈虞没忍住,打了九伯公几拳。”

“九伯公的儿子和孙子都叫嚷着要打陈虞,还好我们人多把他们拉住了,不过,九伯公说他被打伤了,要我们赔偿医药费,所以只肯给阿祖一百五十块保姆费。”

这个数比他预想的少一些,但看到九伯公脸上的青紫,林立心里本来也是想着漫天要价然后等对方坐地还价的,“一百五就一百五吧。”

被围得水泄不通的大厅内,村长和几位老人在询问过阿祖这个当事人的意见后,宣布其和九伯公的扶养约定失效。

九伯公脸色阴沉如水,掏出早就准备好的一百五十块,狠狠拍在桌面上,在离开大厅时,他忽的回头,眼神愤恨凝视了林立好几秒,这才转身离开。

没有热闹可看,人群渐渐散去了,大厅内只剩下自己人了,林立扫视了一眼众人,点了其中一位名叫陈拓川的下属,叫他以后要好好照顾阿祖。

陈拓川脸上现出惊讶之色,万万没想到老板竟会选中自己这个小透明,他连声保证道:“老板你放心,我一定会好好照顾阿祖的。”

陈虞脸上也露出了诧异,心道老板就算不点名应松哥,也应该点名他或大春才对的啊。

“阿祖,有空我再来看你。”林立却没有解释的意思,他大手一挥,一行人便浩浩荡荡离开了七祖婆家。

“好,好,后生,你一定要记得多来坐坐。”阿祖站在门口,目送大家离开。

刚一出院门呢,只见有四位小青年眼露羡慕打量着手下们停着的那一排摩托车,一位皮肤黝黑的小年轻,更是忍不住伸出手,抚摸着摩托车身上那锃亮的喷漆。

只不过,当抬眼看到林立一行人后,他的手就像是触电似的缩了回去,向着几位熟人讪讪地打了一声招呼。

陈虞等人和这几人都认识,彼此间寒暄了几句才骑上摩托车。

阵阵引擎响起,在几位小青年羡慕的目光中,十余辆摩托车如离弦的箭般驶入村道,很快便消失不见。

“陈虞他们几个运气真好,跟了一个好老板啊。”良久之后,有人钦慕开口感慨。

夜色已然降临,山塘边的一片田地上,陈虞等三四个正弯着腰,将干燥的红泥块垒成拱形的窑,又有小伙伴正从自己家搬来柴火。

旁边,陈应松把刚腌制好的鸡从盆里拿出来,然后用荷叶将整鸡裹成密实的茧。在林立的指导下,又有人在荷叶上抹上一层厚厚的,刚从山塘里挖来的黄色泥浆。

“老板,真的可以用窑来烤鸡吗?会不会烤不熟啊?”正砌着泥窑呢,陈虞忍不住抬头问道。

“没问题的。”上一世,林立做过两三次这种窑鸡,不过那时他都是用锡纸裹鸡的,不像现在只能用黄泥。

放火、烧窑、埋鸡、堆窑、撬土挖鸡……一个多小时后,窑里的鸡全部挖出来了,每个人手里都分到了一只鸡,就连年纪最小的陈柏夏也不例外,他现正啃着鸡胸肉,半边脸上都染满了油污。

“爽啊。”陈虞吨吨吨地灌下几口可乐,又咬了一口手里香脆可口的鸡腿,只觉得这日子过得不是一般的舒服。

林立环顾四周,正见下属们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吹牛聊天,时不时有人群发出一阵哄笑或传出一声粗口,众人大口吃喝,玩得分外的尽兴。

夜色渐深,人群中间点燃了一堆篝火,陈应松站在旁边,往里面添着柴火。

“应松,我想在扎钢厂大院附近开一个图书馆,你留意一下有没有合适的地方。”林立走到火堆旁,顺手扔进去了一根木柴。

“老板,你要开图书馆?”陈应松有些讶异,莫名其妙的,老板怎么会有开图书馆的想法?

“对,我想花几万块开个图书馆玩玩。”医院那边已经走上了正轨,他每天只要和陈应松交接两三次就行了,既然有时间,那当然得搞新项目了。

开图书馆还真是个不错的项目,系统有着明显的社会达尔文倾向,相比老人更喜欢小孩子,以系统的尿性,他如果开一家敬老院的话,返现估计会很低,几乎铁定会亏损。

但图书馆就不一样了。

表面上来说,图书馆是为全年龄段服务的,实际上,小孩子去图书馆的频率比大人要多得多了。某种程度上,图书馆就是个青少年场所。

而且,图书馆还有收留失业人员的功能,这其实也算是在做善事了。

三十年后的失业人员就很喜欢去泡图书馆,那里安静,又有空调,可以玩手机或者看书一整天。

图书馆的维持和运营需要后续投入,他也想看一看,系统是如何对此进行判定和返现的。

“我们轧钢厂附近的话,老板,麻纺厂附近其实挺不错的。”知道林立对县城了解的不多,陈应松道:“老板,明天回到县城后,我带你去考察吧。”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