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uw.cc

姜桓领着苏白,看过备好的酿酒原料,便又来到右侧廊房。

这里是半开放结构,放置着大甑等酿酒用的器具。

苏白一路看来,发现这酿酒作坊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用来给姜桓研习技艺,绰绰有余了。

“师兄倒是准备充分。这每处器物、场地,都有阵法、禁制,怕也是耗费不菲吧?”

姜桓:“不过是将第四年的用度,一并也预支罢了。”

苏白:“……”

参观完前院,姜桓又领着他往后院走去。

途径过厅时,苏白神情肃穆,分别给三尊神圣上了三炷香。

“常燃明灯,照诸幽暗,获福无量!”

来到后院,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苗圃,整齐地栽植着半尺来高的小树苗。

苏白都无需辨认,便知这是杏树苗:“师兄你这是?”

姜桓笑道:“当年祖师悬壶济世,受惠病患手植杏树为谢。我等得祖师传法,获益岂止千百倍?”

“故我在这开辟苗圃,培育杏树苗,时时以芒种灵机浸染。若有幸点化出苦杏树,便送回村子里,造福乡亲。”

“哪怕无所获,移植到大杏林,扩充面积,也是极好的。神虎想必会很高兴。”

苏白慨叹:“师兄赤子之心,师弟委实佩服。待我迁居庭院,也如你这般开个苗圃吧。”

姜桓没接话,带着他继续参观后院。

这是姜桓起居之所,正房是住所,就没开门迎客。

左边厢房布置成了书房,里边是姜桓这些年攒下的道经,以及各种神仙志异。

书桌上,一块镇纸压着一幅尚未完成的水墨画。

苏白走上前,发现是在描摹杏祖的姿态。

他皱着眉头打量片刻,直言不讳:“看着像,实则毫无关系。不得其神,谬以千里。”

姜桓半点不觉冒犯,反而深表赞同:“毕竟是苦杏真形图的原型,若这么容易描摹出来,我也有资格创法了。”

他随手一拂,清风卷着那幅画,落入废纸堆中。随后雷霆落下,将之燃烧殆尽。

对面的右厢房,被布置为茶室,供他与道友品茗论道。

姜桓引着苏白坐下,开玩笑道:“坐,请坐,请上座!”

苏白哈哈一笑,老实不客气道:“茶,敬茶,敬香茶!”

这是姜桓曾偶然与同门分享过的小故事。但后来还记得的,只有苏白与章鸣二人。

姜桓乐呵呵地取出小火炉,支使苏白:“劳烦借个火!”

“你都有法力了,还点不燃这个?”苏白嘴上不乐意,动作却不慢。

他伸手一指,火灵之气落在炉中银丝炭上,“唰”地点燃。

姜桓便取了个紫砂壶,灌了灵泉水,放到炉子上烧煮。

苏白则自来熟地从茶台的暗格中,摸出一盒清香内敛的灵茶来。

水未开,茶未泡,苏白也不闲着,又翻出姜桓藏着的零嘴,“嘎吱嘎吱”嚼个不停。

“你饿死鬼投胎啊?”姜桓有些嫌弃。

苏白笑道:“百日筑基,嘴巴里都淡出个鸟来了。先从你这儿找补找补。”

想到他一出关就来这边串门,姜桓也没好意思出言挤兑:“少吃点,毕竟不是灵膳,难免沾染灰雾、浊气。”

苏白满不在乎:“筑基前我不能敞开吃,筑基后还不能随心所欲地吃,这基我不是白筑了吗?”

姜桓无言以对,甚至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也跟着“吭哧吭哧”吃了起来。

毕竟是珍藏许久的零嘴,与其填了对方的肚子,不如来祭自己的五脏庙。

零嘴吃完,灵泉水正好煮沸。

姜桓提着小壶,冲泡杯中茶叶。他俩都不是文人雅士,自然也不讲究什么茶道。

蕴含灵气的茶叶,如同雀舌般,在水中沉浮,渗出浅淡却难以忽略的馨香。

姜桓弹指,法力在茶盏上掠过,让茶水由烫转温:“请!”

苏白牛嚼牡丹,一口饮尽。

“对了,师兄,跟你说个事。”苏白想起了什么,“我道名改名字了!”

姜桓眉头一扬:“苏定白,确实不太好听,改什么了?”

苏白道:“观主给我取了师定名,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他取黑的同义字,用了个‘玄’字。我的道名,就叫苏定玄。”

姜桓笑道:“苏定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个字改得好!”

两人又闲聊了一会儿,才开始说正事。

“大家的苦杏树,都已经长出新叶,生机正旺。如今天气又转凉,正是移栽的好时节。”

姜桓提议:“我们不如禀明观主,择日下山一趟,将苦杏树带回去。正好中秋快到了,大家离家多年,也顺便团个圆。”

灵根之下,灵植分为极品、上品、中品,以及下品四等。再之下便是不入流。

太乙观弟子,以“苦杏真形图”凝炼三元精粹,滋养杏树,孕育出灵杏,用以筑基。

灵杏之核可培育为本命灵植,起初虽是下品,但都有上品潜力。

而孕育灵杏的果树,也因此得了机缘,成为不入流灵植“苦杏”,有祛邪治病的妙用。

此树于修行而言,用处不大,但对凡人颇有益处。太乙观一般都是让弟子移栽回故乡,算是回馈桑梓。

苏白连连点头:“我俩想到一块去了。正好你们姜家村,和我们苏家庄顺路,可以互访一番。”

从七年前拜入太乙观起,两人便再未下过山,更遑论回家探亲。

虽然宗门不忌亲缘,亲人随时都能过来探望,但到底路途遥远,往来不便。

如苏白的家人,最初一两年还来得频繁,后来逐渐就少了。

一众道童离家时,还是半大孩子,如今一晃眼七年过去,难免会有些想家。

更何况,大家都完成筑基,孕育芒种,成了凡人眼中的“神仙”。

这次回去又是为了移栽苦杏,造福父老乡亲,乃是天大的好事。

苏白面露向往:“常言道: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这修仙就更要回去一趟了……”

姜桓倒是没想这么多,但他吃百家饭长大,自然有诸多恩情,需要一一偿还。

否则,难免道心不静,念头不通达,不利于修行。

“那我们便说定了!”苏白迫不及待起身,“我这就去搬院子,争取快些将法力炼出来,早日启程。”

姜桓将他送出门:“我这还有些事,就不帮你去搬家了。待入住那天,我再去放爆竹。”

“都修仙了,还放什么爆竹?”苏白朝身后摆摆手,“直接用法术,放个大烟花!”

“法力修持不易,要用在刀刃上啊!”姜桓随口回了句,目送他离开,这才转身回了院子。

前院天井,两棵灵杏幼芽微微颤动,一抹模糊的意念,随着双方联系,传递到姜桓灵台。

他不由揉了揉额头:“没听说灵植在幼苗阶段,就会生出灵智来啊?”

就连杏祖,通灵时也有一百多年树龄了。

他内视灵台,以句芒法相观照两抹嫩芽:“嚯,还真通灵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