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斌的成长回忆录 第17章 商务应酬篇

作者:遇见星陈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01 00:15:00
最新网址:www.biquw.cc

夏日的蝉鸣在梧桐树上此起彼伏,2029年7月1日的阳光透过教学楼玻璃洒在礼堂的红毯上,泛起一层金色的光晕。小梓燕攥着学士帽,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衣角——这是她人生第一个重要仪式,帽檐上的流苏随着她的呼吸微微颤动。礼堂外,阿斌举着老式相机,镜头对准女儿即将走过的台阶。这台相机是他年轻时攒了三个月工资买的,如今镜头有些磨损,但快门声依然清脆。小欣则忙着调整旗袍的领口,妆容精致却难掩眼底的紧张。旗袍是她专门定制的,绣着淡雅的兰花,仿佛要把所有对女儿的祝福都缝进针脚里。他们比小梓燕更早到场,像往常一样,总想替她安排好每个细节。阿斌踮脚张望,生怕错过女儿入场的身影;小欣则反复擦拭礼堂座椅,仿佛这样能让女儿坐得更舒适。小梓燕隔着人群喊:“爸妈,你们坐前面点嘛,别老在门口晃。”声音带着毕业生的雀跃,却也藏着对父母过度关心的无奈。阿斌憨笑回应,却固执地守在入口,生怕错过女儿踏上红毯的第一步。典礼进行到颁发证书环节,小梓燕的名字被念到时,礼堂灯光骤然明亮。她深吸一口气,步伐稳健,高跟鞋敲击地面的声音在寂静中格外清晰。阿斌的相机快门声急促响起,快门声与心跳声重叠。小欣的眼眶突然湿润——这个曾在她怀里哭闹的小女孩,如今已能独自走向聚光灯。她想起小梓燕婴儿时期第一次抓握玩具的手,想起她小学第一次得奖状时的欢呼,想起高考前夕她熬夜复习时悄悄放在桌角的牛奶……“恭喜你,小燕子。”校长与她握手时,小梓燕瞥见台下父母高举的手臂,心中泛起一丝酸涩。她知道,从今天起,自己该飞得更远了。但飞走的蝴蝶,是否还记得最初破茧时的痛与暖?典礼结束后,全家在校园湖边合影。小欣执意要拍无数张,从不同角度捕捉女儿的笑容。阿斌则默默整理被风吹乱的横幅,横幅上“小梓燕毕业快乐”的字迹是他一笔一画写上去的,墨迹未干时怕被风吹散,他守在旁边整整半小时。小梓燕突然提议:“今晚我们吃火锅吧,像小时候一样。”父母对视一笑,仿佛回到了女儿高考结束的那晚。但谁也没提接下来——小梓燕投递了十份简历,却无一回应。湖面的涟漪轻轻荡开,像她此刻忐忑的心情。

次日清晨,小梓燕在出租屋的狭小书桌前刷新招聘网站,电脑屏幕映出她略显疲惫的脸。房间堆满了未拆封的快递盒,墙角挂着她大学时获得的“优秀学生”奖状,如今被求职的压力遮蔽了光彩。阿斌发来的消息在手机闪烁:“要不要试试舅舅公司的实习?虽然岗位普通,但稳当。”她盯着那条消息许久,指甲在屏幕上无意识地划动。舅舅的公司是传统制造业,而她的理想是进入互联网行业,做有创意的工作。最终她回复:“我想自己试试看。”按下发送键时,手指微微发抖。午后的面试让她更焦虑。HR的问题像精准的刀:“应届生经验不足,如何胜任?”“薪资期望是否与市场相符?”她回答时声音发颤,掌心沁出冷汗。面试官的眉头微皱,她仿佛看见自己的未来在对方的质疑中一点点坍塌。走出大厦时,烈日炙烤着她的自尊心,她低头盯着鞋尖,发现鞋跟已经磨损得不对称——这双鞋是她为面试新买的,如今却像她的信心一样摇摇欲坠。“燕子,今天怎么样?”小欣的视频通话突然切入,背景是家中熟悉的厨房。灶台上炖着她最爱喝的排骨汤,热气模糊了母亲的容颜。小梓燕勉强挤出一个笑容:“有几个公司挺感兴趣,再等等。”挂断后,她将脸埋进枕头,泪水洇湿了布料。枕套是母亲寄来的,绣着向日葵,此刻花瓣的图案被泪水浸得模糊。深夜,阿斌发来一条语音:“闺女,我和你妈存了点钱,不够的话随时说。”语音末尾是他笨拙的安慰:“失败也没啥,咱们家永远是你后盾。”小梓燕攥紧手机,喉咙哽住。她想起毕业典礼那天,父母眼底的期待像一根无形的绳,既温暖,又让她不敢坠落。窗外的月光斜斜切进房间,她打开抽屉,里面塞满了求职失败的拒信,纸张堆叠成一座苍白的小山。

周一,小梓燕带着调整后的方案走进会议室。她结合客户行业趋势,提出动态调整策略,并用数据模型演示可行性。主管的眉头终于舒展:“这次可以试行。”会议结束时,同事小林偷偷对她竖起大拇指。小林是个编程高手,平时总板着脸,此刻的笑容让她心头一暖。项目启动后,她主动申请跟进核心环节。熬夜加班时,父母的消息总在深夜准时抵达:“吃点水果”“记得休息”。她不再觉得那是束缚,而是将消息截图设为屏保,疲惫时看一眼,像充电般重新投入工作。某个凌晨两点,阿斌发来一段语音:“闺女,爸睡不着,给你讲个故事。从前有个燕子学飞,第一次摔断了翅膀,但它没放弃,后来成了最会飞的燕子……”她的眼眶发热,键盘上的敲击声却更急促。某日,同事小林突然感叹:“你变化好大,刚来时总觉得你缩在角落。”小梓燕笑了:“疼过的地方,会长出肌肉。”这句话脱口而出时,她想起父亲修理自行车轴承时说的“摔稳了,车就能跑得快”。职场像一座没有红毯的战场,但她终于找到了自己的节奏。月底绩效会上,她的名字出现在优秀新人名单中。主管私下说:“你很适合这里,考虑让你带小团队。”她走出办公室时,阳光透过玻璃幕墙洒在身上,想起父亲修理自行车时的那句话——轴承摔稳了,车就能跑得更快。但此刻,她更想起母亲说的“证明不是给别人看的”。她的脚步轻快,仿佛真的飞了起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