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脉证道 第23章 九渊图开见真如

作者:续气长跑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6-30 20:03:35
最新网址:www.biquw.cc

万卷楼内,尘埃落定,唯有阳光透过残破的窗棂,在青砖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墨香、尘埃与残留的淡淡净化后的草木清气混合,形成一种劫后特有的沉静气息。管怀瑾盘膝坐在顾砚之身侧的蒲团上,手中捧着一卷在文枢之力修复下勉强恢复完整的古旧羊皮卷。他双目微阖,心神却如明镜高悬,细细体悟着文枢之力在体内沉凝流转的韵律,每一次心跳都仿佛与这座饱经沧桑的书院同频共振。

顾砚之依旧昏迷,但笼罩眉心的那团金红色“薪火”之光,已从最初的微弱烛焰,渐渐稳定成一簇柔和而坚韧的火苗,如同定海神针般护持着他识海中那片濒临破碎的天地。他胸口的起伏平稳悠长,冰冷的身体也终于有了一丝微不可察的暖意。管怀瑾分出一缕心神,时刻感应着那簇薪火的跳动,如同守护着最珍贵的火种。

文枢之力在他指尖流淌,如同温润的溪流,无声地拂过身前堆积如山的残破书卷。那些昨夜在魔氛中受损、字迹模糊的典籍,在金光的浸润下,如同久旱逢甘霖,墨迹重新焕发出内敛的灵光,破损的边角也被无形的力量温柔抚平。这个过程,对管怀瑾而言,既是修复,亦是学习,更是对书院千年文脉更深层次的融合与理解。

他的目光落在手中那卷羊皮卷上。这卷轴材质特异,触手温润中带着一丝凉意,显然非寻常之物。卷轴边缘磨损严重,展开后,内里的文字更是因年代久远和保存不善而显得斑驳陆离,许多关键处字迹湮灭,如同被岁月啃噬的伤口。然而,当管怀瑾引导一丝文枢之力注入其中时,异变陡生!

嗡——!

羊皮卷轴猛地一颤!那些模糊、断裂的墨迹,如同被注入了生命,竟在文枢之力的照耀下,散发出微弱却极其纯粹的金色光芒!光芒并非均匀,而是沿着某种玄奥的轨迹流动、汇聚,最终在卷轴中心一片最大的空白处,凝聚、勾勒!

管怀瑾屏住呼吸,目不转睛!

只见那空白处,金光流转,线条纵横,一幅极其复杂、精微、仿佛蕴含着天地至理的立体图景,正被文枢之力以光为墨,迅速描绘出来!

图景的核心,是九道深邃无比、彼此勾连、又似各自独立的巨大漩涡!漩涡并非静止,而是缓缓旋转,如同九只深不可测的巨眼,凝视着深渊。漩涡周围,并非虚无,而是描绘着无数细密如蚁、形态各异的古老符文!这些符文有的如同山岳般厚重,有的如同流水般灵动,有的似雷霆般刚烈,有的似草木般蕴藏生机…它们彼此交织、嵌套,形成一张庞大无比、结构精密的立体网络,将那九道漩涡牢牢包裹、镇压其中!

更令人心神震撼的是,在这符文网络的九个关键节点上,分别点缀着九件形态各异、却同样散发着古朴沧桑气息的器物虚影:一口布满铜绿的巨钟、一面蒙尘的渔鼓、一串熟悉的佛珠(正是慧远大师所留)、一柄断剑、一卷残破的竹简、一方古砚、一盏石灯、一枚玉圭、以及一尊模糊不清、却散发着悲悯气息的虚影!

“九渊镇魔图!”管怀瑾心头剧震,几乎脱口而出!这名字如同闪电般划过他的脑海,源自文枢中沉淀的浩瀚记忆!眼前这幅由文枢之力激活显化的立体图卷,正是当年圣贤们封印幽泉老祖的核心阵图!那九道漩涡,代表的便是魔窟最深处、魔君本源盘踞的九处“渊眼”!而那九件器物虚影,正是对应九江各处关键文脉节点、用以镇压渊眼的核心阵器!它们共同构成了这封天锁地的“九渊镇魔大阵”!

原来,当年圣贤们不仅将魔君封印于庐山深处,更将封印阵图的核心信息,以秘法烙印于承载文脉的特殊载体之中,唯有身负文枢之力、心怀守护之志者,方能将其激活显化!

狂喜如同潮水般涌上管怀瑾心头!有了此图,便等于掌握了封印魔窟的钥匙!知晓了九处渊眼的位置和对应的阵器!然而,这狂喜只持续了短短一瞬,便被图卷上传递来的另一股冰冷、污秽、充满恶意的信息流瞬间浇灭!

文枢之力激活了镇魔图,却也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不可避免地惊动了深潭之下蛰伏的巨兽!

“嗡——!”

九道漩涡中的其中三道,在图卷显化的瞬间,竟猛地由深邃的黑暗转为粘稠如血的暗红!一股深沉、暴戾、充满无尽贪婪与毁灭欲的魔念,如同被惊醒的毒蛇,顺着文枢之力与图卷的联系,猛地反向冲击管怀瑾的识海!

“文脉…余孽…找死!”混乱、沙哑、如同无数灵魂哀嚎的魔音在他脑中炸响!

管怀瑾闷哼一声,眼前瞬间幻象丛生!尸山血海,魔火焚城,无数扭曲的面孔在血海中挣扎哀嚎!心口文枢所化的金色心脏剧烈搏动,爆发出璀璨金光,强行驱散了识海中的魔影。然而,那三道被魔气浸染、化为暗红的漩涡位置,却如同烙印般刻在了他的脑海中!

渊眼三处,魔气已深!其对应的三件阵器虚影——那口布满铜绿的巨钟、那面蒙尘的渔鼓、以及那枚玉圭——此刻在图卷上也显得黯淡无光,甚至边缘缭绕着一丝丝不祥的黑气!

“石钟山音律化剑之钟!鄱阳湖渔鼓化阵之鼓!还有…柴桑古战场忠烈之气凝聚的玉圭!”管怀瑾瞬间明悟,心中寒意骤升!这三处节点,正是他之前修复九江文脉时亲历之地!石钟山以音律成剑,鄱阳湖借渔鼓化阵,柴桑古战场凭忠烈之气定风波!它们本是镇压对应渊眼的关键阵器!如今,这三处渊眼魔气深重,显然对应的阵器已被魔气深度侵蚀,甚至可能已被魔君爪牙掌控或破坏!这正是文脉地络震荡加剧、魔蚀加速的根源!

“必须尽快夺回或净化这三处阵器!否则九渊失衡,封印崩解只在顷刻!”管怀瑾心头警铃大作。

“瑾…哥儿…”就在这时,一个极其微弱、却带着茶树清新气息的意念,如同穿破重重迷雾的柔风,轻轻拂过管怀瑾的心神,“先生…先生的心跳…变了…”

管怀瑾猛地从镇魔图的震撼与魔念冲击中回过神来,霍然转头看向顾砚之!

只见一直昏迷不醒的顾砚之,那覆盖在眼睑之上的睫毛,极其轻微地、如同蝶翼般颤动了一下!紧接着,又一下!他那按在“薪火相传”血字上的手指,指节也微微地蜷缩了一瞬!笼罩眉心的那簇金红色薪火之光,仿佛受到了某种牵引,光芒流转的速度悄然加快了几分,散发出更加温暖而活跃的气息!

“先生!”管怀瑾再也顾不得其他,瞬间扑到顾砚之身边,小心翼翼地握住他那只冰冷的手,将一缕最精纯温和的文枢之力,如同溪流般缓缓渡入,助其梳理体内依旧紊乱的气息。“先生!您听得见吗?我是怀瑾!”

在管怀瑾紧张的注视下,顾砚之的眉头极其缓慢地舒展开来,那紧闭的眼睑又颤动了几下,终于,如同推开千钧重门般,艰难地睁开了一条缝隙。

那是一双怎样的眼睛啊!

曾经锐利如鹰隼的眸子,此刻布满了浑浊的血丝,瞳孔深处是浓得化不开的疲惫与虚弱,如同被风霜摧残殆尽的寒星。然而,在那片浑浊与疲惫的最深处,一点微弱却无比执拗的光芒,如同穿透厚重云层的最后一丝星光,顽强地亮了起来。那光芒里,有劫后余生的茫然,有看到管怀瑾的刹那涌起的欣慰,更有一种近乎本能的、对周遭环境的警惕与探寻。

他的目光先是茫然地扫过管怀瑾焦急的脸庞,似乎用了很大的力气才聚焦。嘴唇极其轻微地翕动着,喉咙里发出如同破旧风箱般的“嗬嗬”声,却吐不出一个清晰的音节。

“先生!您别急!别说话!”管怀瑾连忙阻止,声音带着哽咽,“您伤得太重了!魔气冲撞了您的‘浩然心’…您…您昏迷了很久…”

顾砚之的目光艰难地转动,落在了自己依旧按在“薪火相传”血字上的手指,又缓缓扫过一片狼藉、却已大致恢复整洁、典籍归位的万卷楼内景。当他看到那根支撑巨柱上无法抹去的黑色魔血污痕时,浑浊的瞳孔猛地一缩,喉咙里发出一声压抑的、如同呜咽般的低鸣,带着深入骨髓的痛楚。书院,他视若生命的书院,终究是残破了。

“书院…还在…”管怀瑾紧紧握住顾砚之的手,一字一句,清晰而坚定地说道,“魔将骨镰已被诛灭!文枢…万卷文枢,弟子已融合!书院的魂,没散!您看——”他指向那些被修复的典籍,指向窗外那株在阳光下舒展着碧绿枝叶、散发着清辉的灵韵茶树,“典籍犹存,薪火未熄!青芜也在帮我们!”

顾砚之的目光,顺着管怀瑾的手指,缓缓移动。他看到了书架上那些虽旧却字迹清晰的典籍,看到了窗外那抹充满生机的碧绿,最后,目光落在了管怀瑾年轻却已承载着千钧重担的脸庞上。那双浑浊眼眸深处那点执拗的光芒,终于如同火星遇到了干柴,缓缓地、一点一点地亮了起来。

他极其缓慢地、极其艰难地,试图抽动被管怀瑾握着的手。

管怀瑾立刻会意,小心翼翼地松开。

顾砚之那只枯瘦、染血、冰冷的手,颤抖着,用尽全身残存的力气,极其缓慢地移动着。他的目标,并非管怀瑾,而是身边地上,那柄为了救管怀瑾而彻底崩碎、散落成无数黯淡金属碎片的长剑残骸。

他的指尖,颤抖着,终于触碰到了一块最大的、带着剑柄轮廓的碎片。那冰凉的触感,似乎给他带来了某种力量。他艰难地屈起手指,用指腹,在那块冰冷的金属碎片上,一下,又一下,极其缓慢地、却无比用力地,刻画着。

管怀瑾屏住呼吸,凝神看去。

那并非文字,而是两个极其简单、却力透碎片的笔画——一个向上扬起的、代表“昂扬不屈”的锐角!一个向下沉凝的、代表“厚德载物”的顿点!

这简简单单的两笔,却如同顾砚之毕生信念的浓缩!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傲骨!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胸襟!更是他在油尽灯枯之际,对管怀瑾最深沉、最无言的嘱托与期许!

管怀瑾瞬间热泪盈眶!他读懂了!他重重地点头,声音哽咽却无比坚定:“弟子明白!先生放心!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此志永存,此心不灭!”

看着管怀瑾眼中的泪水与那磐石般的坚定,顾砚之紧绷的身体终于松弛了一丝。那点在他浑浊眼眸深处燃烧的星火,似乎也随着这声承诺而稳定下来,不再摇曳。他极其轻微地阖了一下眼皮,算是回应。随即,浓重的疲惫如同潮水般再次将他淹没,那簇眉心的薪火之光也随之收敛,变得沉静而稳定。他再次陷入了深沉的昏睡,但这一次,气息悠长而平稳,如同进入了修复元气的胎息之境。

管怀瑾小心翼翼地替顾砚之掖好衣角,拭去他嘴角残留的一点血沫。他拿起地上那块刻着两笔信念的剑柄碎片,紧紧攥在手心,冰冷的金属边缘硌得掌心生疼,却让他心中的信念更加清晰、滚烫。

他站起身,目光再次投向那卷悬浮在空中、缓缓旋转的《九渊镇魔图》。图卷上,那三道暗红色的魔渊漩涡,如同毒瘤般刺眼。

“魔蚀三渊…阵器蒙尘…”管怀瑾低声自语,眼中燃烧起冰冷的火焰,“石钟之音,鄱阳之鼓,柴桑之圭…该是涤荡魔氛,重定乾坤的时候了!”

他走到窗边,望向庐山深处。那里,魔云虽被阳光驱散大半,但山峦间依旧笼罩着一层挥之不去的、令人心悸的灰暗。幽泉老祖的阴影,如同蛰伏的巨兽,随时可能发出最后的咆哮。

管怀瑾摊开手掌,文枢之力流转,那卷记载着九江各处文脉节点古老传说的残破笔记自动飞入他手中。他需要更详尽的线索,关于那三处被魔蚀的节点,关于如何夺回或净化那三件核心阵器!他低下头,借着正午明亮的阳光,开始逐字逐句地研读起来。万卷楼内,只剩下书页翻动的沙沙声,以及顾砚之沉睡中悠长的呼吸声。阳光洒在他专注的侧脸上,也照亮了手边那块刻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冰冷剑柄碎片。

前路艰险,魔影重重。但薪火已燃,心灯长明。这涤荡魔氛、重定乾坤的第一步,便从这三处沦陷的阵眼开始!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