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uw.cc

翌日清晨,朝露未去。

李重茂路过永嘉坊巷口时,看见了一个身穿大唐官服的背影,身形有些熟悉。

他缓步上前,轻声试探问道:“苏舍人?”

那背影回转身来,脸上的神色有些愕然,正是苏瑰的儿子苏颋,负责草拟诏令的中书舍人。

“果真是苏舍人,我还担心认错了背影,不知苏舍人早早的到此,可是有什么事?”

李重茂看着苏颋有些局促的神情,不免有些好奇。

苏府在崇仁坊,若是要进皇城去中书省办公,苏颋怎么都不可能路过永嘉坊这一侧的。

上一次机缘巧合下救下苏瑰,那也是因为,正好在皇城去往通化门方向的大街上。

念及至此,李重茂忽然想起上次离开苏府时借马一事,莫非苏颋是因为这事才来的永嘉坊?

“下官见过大王,前些时候,大王言说想要借小女所喂养的马匹……”

果不其然,苏颋这一开口,李重茂心中就确信了自己猜测不假。

只是苏颋说着说着,却停下了。

李重茂见状,开口试探问道:“苏舍人上次言说要询问苏小娘子,可是有了答复,莫不是苏小娘子应允了?”

苏颋点了点头,不过脸上旋即露出苦笑道:“小女倒是应允了,可却……”

李重茂见苏颋似乎有口难言的样子,笑了笑宽慰道:“苏舍人有话直说便是,可是苏小娘子要小王帮其做些什么事,方才答应借马一事。若是,舍人直言即可。”

苏颋握了握拳,似乎是下定了某种决心。

“小女托下官给大王带句话,若是大王应允了,除去借马一事,待到与吐蕃比试后,还可赠送大王一匹。”

如此厚意,看来这苏令仪的条件,恐怕有些不一般。

就连苏颋都纠结了许久这才开口。

李重茂心中如此想道,面上却是不动声色,淡淡说道:“苏舍人说来听听,小王早就有言在先,如能答应,无所不允。”

“小女言道,与吐蕃比试时,她要随大王一道,做随侍教习。”

苏颋一口气咬牙说完这句话,似乎是生怕慢了片刻,就再也说不完整了。

随侍教习……

练习马球许久,李重茂自然知晓教习是有何作用。

随侍教习的职责,是负责观察击打马球时,马球滚动的轨迹,然后将其记录下来,制定出合适的用力时机。

当然还有其它的许多事情也需要做。

他同陈玄礼一道在长安城东马球场练习时,那里有马球场专门负责此事的教习,所以他倒是没有过多在意。

如今,听到苏颋这么提及,李重茂这才想起来,自己想要拉起一支马球队伍,似乎还缺了不少东西。

想着想着,李重茂便陷入了沉思当中。

苏颋眼见他沉默不语,心下暗自叹了口气。

“大王若是觉得为难,下官便回绝了小女这般无理要求。

至于借马一事,大王暂且放心,下官一定替大王另想办法。”

闻听这话,李重茂忽然回过神来,摇头说道:“苏舍人多虑,还请舍人回复苏小娘子,就说我应允了她这个条件。”

嗯?

苏颋一时错愕,脸上露出惊讶神色。

与吐蕃比试,那可不是平日里一群人互相以击打马球为乐,这么简单的。

平日里击打马球,或输或赢,那都无关紧要,左右不过是折损一下面子。

可要是与吐蕃的比试中输了,那可是关乎大唐颜面的事。

到时若是输了,陛下面上无光,怪责下来,那可就难以承受了。

苏颋想到这里,露出一些迟疑:“大王……不再考虑一番?”

李重茂见他这幅迟疑的神色,不免觉得有几分好笑,轻声道:“苏舍人这是何意,莫非觉得小王说着玩闹不成,舍人尽管放心便是。”

李重茂心中有着自己的考量。

虽然说苏令仪提出要做随侍教习一事,可能在别人眼中,尤其是苏颋眼中,看起来有些离谱。

教习,可不是三言两语,说做便能做的,一是要知悉马球的击打用力方式,二是要快速根据马球滚动的轨迹,绘出对应的路径轨迹图。

可以说是十分劳心劳力。

而苏令仪,毕竟看上去一副病恹恹的模样,看起来十分柔弱。

但他想的却是,苏府马厩中的那些马,既然都是苏令仪一手喂养,那不管苏令仪教习这一职责做得如何,至少,那些马匹在她喂养下,不会出现其他问题。

就算教习一事,苏令仪做得一般,那就专司喂养马匹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若是做得好,那就是额外的惊喜了。

“不过……”

李重茂似乎想起了什么。

苏颋心里忽地一惊,连忙问道:“大王可是还有其他考量,无事,无事!大王尽管言说,小女那边,下官自去言说便是。”

李重茂见苏颋有些关心则乱,宽慰道:“苏舍人无须慌张,小王只是想到了其他事宜。”

顿了顿,他再度说道:“苏小娘子想做随侍教习一事,小王应允了。那日,曾听苏舍人言说苏小娘子很是喜欢打马球,想来对这马球教习一职应该是十分了解的。

不过,古人常言口说无凭,小王想亲自见识一番,不知苏舍人觉得意下如何?”

苏颋怔了怔,回道:“大王所说,甚是有理,有此顾虑也属自然。不如就由下官擅自做主,替大王与小女约定明日,如何?”

李重茂点头应道:“那就依从苏舍人所言。”

说罢,李重茂抬头望了下天色,接着道:“晨露渐渐散去,倒是叨扰了苏舍人许多时辰。既然已经说定,舍人还请快去当值罢,莫要误了签到薄的时辰。”

中书省的官员一般都需要在寅时到承天门外,与门下、尚书两省共同“晨参”,随后再经由宣政门入中书省官署,用笏板在签到簿上押字,若是迟到,还没被记作缺勤,被罚俸。

眼下这般时辰,显然是早就已经过了寅时,苏颋应当是提前言说了。

苏颋闻言笑了笑:“大王倒是颇为细心,下官昨日已与同僚言说,加之这几日都在筹备吐蕃使团入京一事,中书省中倒无多少需要草拟的诏令。”

苏颋赞叹了一句,随后解释道。

吐蕃使团入京么……

看来,这长安城又要再度热闹起来了。

就是不知吐蕃使团,能在长安搅动起一股多大的浪潮呢。

李重茂如此想道。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