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
魏王曹操病逝,世子曹丕继位,华歆等大臣奉曹丕为汉丞相,冀州牧。
为使自己多年的苦熬更有意义,也为自己的官职爵位能更进一步,在曹丕登上魏王之位的第一时间,华歆就变得积极了起来。
不但亲自出头逼迫刘协下诏书,为曹丕继魏王位背书;还举荐贾逵化解了曹彰带兵向邺城之围,献计助曹丕收走了曹彰的兵权;又在庆祝魏王登位的答谢宴上活跃的像一个陀螺,忙前忙后,带头举杯相庆:
这一切,都被曹丕看在眼里,频频对华歆露出赞许之态。
于是华歆更积极了,每日琢磨着如何再进一步。
很快,华歆就想到了新的业绩增长点。
这鄢陵侯曹彰处理完了,魏王不是还有一个老对手曹植逍遥在外嘛。
于是,华歆每日怂恿曹丕收拾曹植,以稳固王位。
很快,曹植就因放荡不羁,失礼于魏王,被曹丕派兵抓到了邺城问罪。
曹植很快也被收拾老实了,在此过程中,曹丕说出了那句名传后世的名言“世子之争,素来如此,朕予改封,已是仁慈。”
收拾完曹植,此时已是建安二十五年五月。
华歆又将目光瞄准了皇帝刘协。
……
荆州,江陵。
刘备与关羽相对而坐,一干文臣武将分列两旁。
此时距曹操亡故已过去四个月余。
随着天气回暖,十万荆州兵马业已准备停当,只差出征所需粮草还未准备。
见形势大好,刘备按耐不住从川中率一众亲随前来荆州,与关羽商讨出征东吴之事。
刘备此来,名为商议军机,实为掌握荆州最高军事指挥权。
至于荆州的最高行政权,一直都在刘备手里握着。
关羽正好也需要一个可靠的高层坐镇江陵,以便将注意力放在前线,打出最大战果。
可以说刘备来得正是时候。
“云长,几年不见,不想荆州兵马现已如此雄壮,兄心甚慰啊~!”
刘备满脸喜色,紧紧握住关羽的手,用力地摇晃着,赞不绝口。
“兄长过誉。”关羽随口应付着,尽量少说话,多观察。
毕竟,刘备此前和关羽相处了三十多年,知之甚详。而现在的关羽除了外貌与之前相同,气质和能力,都已是天壤之别。
刘备笑呵呵道:“现荆州兵马已备,唯缺粮草,川中又新历鏖战,难以提供支援,不知云长可有良策?”
众所周知,当军队驻守城池时,日常对粮草的损耗是最少的,因为无须两倍三倍于军队数量的民夫运粮;而当军队出征时,如果不是通过水路运输粮草,每一万军队需要配备两到三万民夫运粮,其损耗惊人。
如曹操赤壁之战时,军队人数约二十五六万,加上从北方所征用的运粮民夫,至少也有六七十万人,号称百万大军并不算太过。只不过这二十五六万军队中,大多都是旱鸭子,不能水战,因此被周瑜五万水军轻松挡住并击败。
关羽点头,粮草之事虽之前有打算让糜芳大放血,可一直也没找到合适的借口,去再次压榨糜芳。
官场就是如此。
就算是君主,也不能明着去抢高级官员的家产,这个头一开,以后别想有人真心实意给君主做事了,何况关羽只是个荆州刺史。
现如今刘备来了,正好把这个棘手的事甩给他处理。
关羽一脸为难:“唉~大哥,这荆州粮草,也仅够驻守之用,并无更多,我也正为此事发愁啊。”
说着,关羽瞥了一眼坐在刘备下方第一位的糜芳糜太守。
刘备意会,目光欣慰地环顾堂上众臣,见众人俱是一脸自信,便连连颔首。
巡视了一圈,待目光扫到糜芳身上,便停住不动,笑吟吟望着。
糜芳一愣,转头左右顾盼,确定刘备看的就是自己,以为是问计,连忙起身行礼:
“大王,确如关将军所说,荆州府库中粮草仅够驻军之需,不够出征之用。”
刘备依旧是笑吟吟望着糜芳,并不言语。
关羽对众人摆了摆手。
众人识趣,纷纷起身告退。
等到堂上只剩刘备,关羽,糜芳三人。
刘备的脸色瞬间就拉了下来,冷声斥道:“糜芳,你可知罪?!”
刘备毕竟有几十年军旅生涯,气质凛然,当上汉中王之后君威日盛,这一扳脸,一瞪眼,所迸发的杀气岂是糜芳所能抵挡?
心里本就有鬼的糜芳噗通一声扑倒在地,惶恐不安,差点当场吓尿。
“臣知罪,臣知罪。”
“念你跟随我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此次就免你死罪,免去你南郡太守之职,改任巴西郡太守,即日便启程去赴任吧。”
“是,是,多谢大王饶命。”
糜芳磕头不止,暗暗松了口气。
只道自己小命总算保住了。
随即收拾了一些细软,带着亲随乘船沿江而上。
至于万贯家财,虽然心痛,但一想到自己根本带不走,最终也是留给了刘备,以前也不是没有倾家荡产支持过刘备,只要刘备还肯罩着他,还肯给他高官,这些钱要不了几年就能捞回来。
是以,糜芳也就忍痛前往巴西郡任职了。
但若是关羽来谋夺他的家产,糜芳觉得自己决不会这么痛快交出。
除非关羽来硬抢。
其中关键不难理解,关羽只是个荆州刺史,没有任命太守的权力,甚至于以前关羽身为襄阳太守时都只是虚职(襄阳彼时在曹魏控制区),连个辖地都无,且与糜芳是平级,所以以前糜芳之根本就不买关羽的账。
把家产送给关羽什么都换不到,难道让关羽给他糜芳封一个芝麻绿豆大的粮草官?而把家产送给刘备,那可是实实在在的回报。
若非前番被关羽拿住了私通东吴的把柄,就连上次北伐的军资粮草,糜芳都很难那么痛快拿出三分之一来。
站在去往川中的船头上,糜芳心里很苦涩,十年所积攒的丰厚家产,今日一朝清零。
不过身为一名合格的商人,糜芳是永远不会内耗的,反暗暗安慰自己:
“识时务者为俊杰。”
“顺者生,逆者死。”
“十年之后,我糜芳又是一州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