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江陵城,夏末秋初,暑气未退。
关羽独立于城头,望着滚滚东流的长江,眉头紧蹙。
大江浩荡,波涛翻涌,似千军万马奔腾不息。
此景亦如关羽内心,自从他上书反驳刘备割让桂阳、放弃江陵的军令,已有整整一个月,成都那边却依然音讯全无。
关羽所书,言辞固然激烈,但其意在极力劝阻割地之事,同时又藏着一分试探之意。
两人相隔两地,难免存在隔阂。
关羽不理解这计策究竟是何人所出,大哥又是否有受到益州士族的胁迫。
若是兄长执意如此,他也应当回信强令我执行,若是回心转意也应当出言安抚,甚至吹捧关某一番。
但如今,书信入了蜀地却像是沉入了泥沼,毫无回响。
他不是不明白大局。
当年孙权借荆州与刘备,不过是权宜之计,其实早有夺回荆州之心。
如今孙权欲回身夺地,意图不轨,而刘备新得益州,根基未稳,自然不欲两面为敌。
然则,弃桂阳、江夏而保长沙也并非良策。
因为这样一来,长沙会陷入孙权的三面包围,就算孙权同意了只收回两郡,长沙对孙权来说就变成了含在嘴里的肉。
荆州兵力有限,若是派出重兵驻守长沙,孙权就可以绕过长沙,从江陵出兵直扑南郡。
若是荆州城一失,长沙、零陵、武陵缺乏道路通往益州,就都变成了孤城,
到时整个荆州都要不复兄长刘备所有。
因此按照这个计策,长沙在三面环敌的情况下能否守住,就要完全依赖孙权的诚信了。
与其相信那孙权小儿……
算了,军师说过要搞好关系。
不过关羽心里还是非常怀疑,那鲁肃的主力大张旗鼓地屯驻在巴丘,他要怎么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偷袭。
赤壁之战时,孙刘联盟把互相之间的实力都摸得很清楚。
不过除了鲁肃这支从周瑜那里继承来的部曲,倒是还有一些将领在发展自己的部曲。
莫非?鲁肃的大军只是疑兵?别处另有一支兵马即将偷袭?
关羽念及此处,心中一惊。
“速请季常(马良的字)先生至议事厅!”
不多时,马良匆匆而至,见关羽神色肃然,忙抱拳一礼:“将军唤我,所为何事?”
马家在荆州士族中仅次于蔡、蒯两家,与其他荆州其他世家大族不同,为了夺取荆州大权,马家从一开始就站在外来者刘备这一边。
乡谚称“马氏五常,白眉最良”,指的就是这位马良。
由于他素有谋略,且深谙荆州地势民情,诸葛亮留他在此辅佐关羽,关羽对其亦颇为倚重,荆州一应文治政事几乎皆托付与他。
“季常,吴军动向诡秘,成都又无回信,吾心甚忧。汝可有良策?”关羽开门见山,语气沉重。
“主公竟还未回信……此事颇为反常。若是良没有猜错,定是益州新降之人中,有人在刻意阻挠主公,引导主公北进而忽视荆襄之地。”
关羽点了点头,对军功的渴望,这些领兵打仗的人再清楚不过了。
若果真如此,益州军无暇东顾,那么依照刘备的军令,放弃桂阳等偏远郡县,收缩兵力防守核心区域,确实是比较现实的选择。
忽有一校尉气喘吁吁地冲进议事厅,单膝跪地,急声道:“报!关将军!东吴吕蒙兵分两路,偷袭桂阳、长沙!桂阳太守赵范已降,廖立弃长沙而逃!江面上鲁肃亲率大军,已占领江夏,兵围公安城下!”
关羽闻言,脸色骤变,青龙偃月刀猛地一顿,刀柄撞击地面,发出沉闷一声响。
“桂阳也就罢了,关某特地派人加固长沙城防,增调两千精兵,又再三嘱咐廖立死守!他竟弃城而逃?”关羽怒目圆睁,鬓角青筋暴起。
马良忙问校尉:“长沙城中还有多少守军?粮草器械可曾损毁?”
校尉颤声道:“廖立带着亲卫趁夜出逃,守军群龙无首,大半溃散。如今吕蒙已兵不血刃占了长沙,粮草军械尽归他所有!”
关羽怒不可遏,“廖立此懦夫,辱没主公信任,丧我荆州重镇,待吾擒之,必斩其首以正军法!”
马良低声劝道:“将军息怒。事已至此,当务之急,乃是应对东吴来势。
鲁肃围公安,动用的是吴地主力,攻桂阳、长沙两地者必是吴军偏师,若是及早反攻,长沙未必不能夺回。”
关羽提起青龙偃月刀,刚欲传令出兵南下,夺回长沙,马良却拦在前面,拱手疾声道:“将军且慢!”
“季常欲言何事?兄长曾言,若敌犯长沙,务必死战。长沙若不夺回,关某有何面目再去见兄长!”
马良面色凝重,沉声说道:“将军之虑固然在理,然良斗胆一言,若将军此刻倾军南下,便是收回长沙,但鲁肃却攻破公安,南郡空虚难以坚守。
届时,将军纵能破长沙,又能奈何?后方无根,粮道断绝,我军不过浮萍,必为鱼肉!”
关羽闻言,神色一凛,沉吟不语。
马良复又说道:“鲁肃围公安,若非虚张声势,则公安守军危在旦夕。陈将军虽勇,终非神人。若江陵有失,吴军长驱直入,不仅南郡危矣,连武陵、零陵亦不保。”
关羽捻须问道:“若是关某分兵如何?吾自领一军去攻长沙,遣关平、廖化领一军去援公安。”
马良沉吟片刻,缓缓摇头,语带忧色道:“将军,此时不可轻言分兵,届时恐怕两线皆危。不如将军速修书一封,请巴郡太守刘封将军速发援兵来救,再遣人往成都让主公速速来援。
将军先率大军夺回长沙,待巴郡援兵到时,荆州之围自然可解。”
关羽点头称是,遂修书给巴郡和成都,以羽檄发出。
突然又一传令校尉冲进议事厅,“关将军不好了,城下不知从何处钻出一支大军,为首的将领须发皆白,说当年他让关羽进不了长沙,今天只有他能带关羽进长沙。”
关羽和马良都吃了一惊,互相对视了一眼,随即哈哈大笑。
“这个老卒,来得正是时候!”关羽捻着须,提起青龙偃月刀,兴冲冲地大步流星走向城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