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考生都被安排在州学馆的大堂中,这次参加评选的有一百多人,皆是来自益州各个世家大族的适龄子弟。
李丰的位置被安排在最前排,正对着主考官秦宓的位置。
看见李丰姗姗来迟,秦宓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旁边的考生都在窃笑。
倒是谯周有些担心地瞥了他一眼,李丰冲他笑了笑让他放心。
笔墨纸砚在案桌上都早已备好,考题在三个考吏所立的三个牌子上。
分别是“何以守荆州”,“何以平南中”,“何以兴大汉”。
这是诸葛亮和刘备亲自出的题目。
和后世考诗词歌赋或者八股文的形式主义考题完全不同,这前两个就是刘备眼前的难题。
而第三个问题则是这个时代的根本问题。
若是要考什么写骈文,作乐府诗,李丰真打算敷衍了事。
但这些问题可能是左将军府在问策于诸位考生,诸葛亮等人大概率也会亲自阅卷。
换言之,这是一个难得的能直接与上位者对话的机会。
考生们有的是从荆州刚刚移居成都,有的则久在益州,早听闻了南中之乱。
要说到怎么揍孙权和西南蛮夷,这还不容易。
至于何以兴大汉,这些饱读圣贤书的贵胄子弟心里早就有各种各样的想法,个个两眼放光,齐刷刷地奋笔疾书。
李丰则是不忙动笔,思考了一会儿,抬头一看,秦宓老师正一脸严肃地死盯着他,仿佛在用眼神告诉他,别动啥歪心思。
第一题,最重要的就是让高层意识到,孙权是真的会撕破脸,偷袭荆州,必须提早设防。
但是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着。
历史上关羽也并不是没有防东吴,而是内部被渗透,兵力有限,再加上一时被诡计蒙蔽。
但直接指控糜芳等人,李丰并没有证据。
兵力也就这么多,变不出来,荆州兵力多了,益州就危险了。
关羽性格傲慢,东吴诸将狡诈,就算躲过了一次,也不可能次次都提醒。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先让贼占点便宜,缓和一下矛盾。
再与贼合谋,找一个更大的目标,让贼转移注意力,争取时间来加强防御,清除内奸。
就比如历史上的湘水划界,属于是被东吴偷袭后的无奈之举,东吴得了三郡后也确实消停了挺久。
但长沙是荆州主要的产粮区,有长沙在,荆州才有作为北伐基地的资本。
而江夏是荆州的门户,关羽虽然只控制了江夏南岸,也就是江陵,但若没有此郡作为屏障,则南郡和长沙也很难防守。
因此不如把不太重要的桂阳主动让给东吴,然后告知东吴,曹操主力在关中、汉中一带,引孙权去攻合肥。
待孙权攻合肥时,遣关羽领兵相助。
这历史上孙权攻合肥是十万人对数千人的巨大优势,全因张辽勇武,吴将无能,屡次使孙权本人陷入险境,最终吴军士气崩溃。
可若是张辽碰上了他的老乡关羽呢?张辽没有了施展的空间,则合肥必克。
对于孙权来说,攻合肥难,守合肥更难,等曹操从汉中抽身,必定派主力来攻,到时孙权的主力就会被拖在合肥,无暇西顾。
这第二题却是有标准答案可抄,“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李丰简简单单地写下了这八个字,但在这个基础上李丰也有自己的想法。
南中人作乱的根本原因并不是经济上的,而是认同感的问题,从观念上他们不认为自己是大汉的子民。
即便给南中轻徭薄役的待遇,南中人也不会领情的。
应该给与南中人的是文化教育,选拔南中当中的优秀人才,不仅自主管理地方,也要到其他州县去管理大汉子民。
这就和第三题又联系上了,何以兴大汉?
这是一个宏大的问题,难以用一两个答案来回答。
但是可以从大汉本身出的问题来考虑。
说到大汉今天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所有人都要骂十常侍、董卓之流。
但究其根本,还是因为皇帝弱势,中央皇权掌控不了地方上的世家大族,中央又要依靠地方上的世家大族来统治百姓。
大汉要想复兴,就要想办法去掉中间商,建立流官制,削弱世家大族构筑起来的门阀。
同时向所有百姓包括南中人这样的外族人,提供免费的文化教育,选拔人才的方式也要改革。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今天的考试推广到全国各地,让想要参加考试的人都可以参加。
昨日犍为的盐民之所以袭击我等,表面上是因为我的制盐技术抢了他们饭碗,但根本原因却是他们没有办法像我一样坐在这里考试!
李丰也不管阅卷人能不能看懂,在末尾加上了一个大大的感叹号!
相比其他考生侃侃而谈,李丰的回答简洁干练。
时间这才过去一个时辰左右,这场考试时长竟然有三个时辰。
秦宓老师就坐在他面前死盯着他,他连发呆都不自在。
李丰终于按捺不住,“我要交卷!”
周围考生纷纷抬头,震惊地看着这个传闻中,考试都要为他而推迟的李丰。
毕竟这个考试在大多数考生眼里,左将军府大概率并不是真正想问策于考生,而是在考察考生的儒学基本功和文采,甚至是书法。
事实也可能就是如此。
所以每个考生都是斟字酌句,一笔一划地在写什么书法作品似的。
不过很快考生们的震惊就变成了窃喜,他们似乎又觉得正常了。
这个临阵脱逃者名副其实,这才一个时辰的功夫,离结束还早着呢,这家伙交的不会是白卷吧?
只有谯周视若无睹,像是受到了什么刺激,更加认真地继续雕琢他的文章。
还有那个张绍也远远地看了眼李丰,像是见了鬼一样。
李丰不理会这些目光,反正题已答完了,坐着也是浪费时间。
秦宓听见李丰要交卷,下意识地要去找那条平时放在手边的戒尺。
但总不好真的在考场上打人吧。
秦宓怒不可遏,猛地一拍李丰的案桌,“真是……岂有此理。好,好,好,收了他的答卷!”
李丰也不敢停留,朝秦宓行了个礼,便飞也似的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