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陛下登基 第9章 凌雪侍寝

作者:哲也的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6-28 00:53:46
最新网址:www.biquw.cc

紫宸宫,夜。

楚胤半倚在龙榻上,脱去衣物,胸前裹着厚厚的绷带,每一次呼吸都牵扯着内腑的隐痛。

御医被屏退至殿外,只剩下他和今晚侍寝的妃子,凌雪。

凌雪换了一身素雅的月白常服,习惯性将腰肢束起,衬得她身姿挺拔,气质如霜。

“还是这身衣服适合你。”

凌雪微微点头,那宫装她确实也穿不习惯。

她静静侍立在一侧,不像其他妃子那般含羞带怯,刻意逢迎,就这样默默的站着,楚胤每说一句,她或点头,或摇头。

“你似乎不太愿意侍寝。”

凌雪闻声,缓缓抬起了头,眸中闪过一丝慌乱,随后微微颔首,觉得这似乎不像个妃子该有的动作,又屈膝跪下:

“陛下误会了。能侍奉陛下,是...是我的多年夙愿。”

“夙愿?”

“陛下可还记得,三年前的雁北沧浪郡?”

楚胤眼神微凝,三年前,他亲率大军踏平,耗费了不少心力,至于这沧浪郡,去过地方太多,他记不太清。

“三年前,雁北王选美,我...被郡守选中。”

楚胤一听,大致明了,眼前这是个选秀专业户,次次都能出道。

而那雁北王,他更是知晓,在位期间功绩鲜有,但某些特殊癖好倒是人尽皆知,入得他眼的女子,都没有善终。

以至于一到选美时期,人心惶惶,各家各户的漂亮女孩都巴不得藏起来。

哪像他楚胤大帝,一说选妃,世人巴不得给自家亲儿子割了送来。

“所以我打下了雁北,使你免受欺凌,你这是来报恩了?”

凌雪点头,继续说道:

“当时消息传来,兄长想带我逃亡,可逃亡之路上却被雁北军抓住,兄长被活活打死,我被强行抓走,若不是您那时已经起兵,我可能就......”

楚胤静静听着,胸口的闷痛似乎被另一种情绪替代。这样的故事,在当时的乱世中并不少见,好在自己英勇,凭一己之力解放了雁北。

可是,为什么从这凌雪的声音中听不出一丝的感激与崇敬呢?

“之后,陛下又废除了旧朝的苛捐杂税、严刑峻法!大赦天下,您带来的新政,鼓励农桑,开放互市,短短三年,整个雁北,从贫瘠之地,变得有了生机,有了希望。”

说到这里,冰封的面容下终于出现了裂痕,露出一丝赤诚:

“陛下,能成为您的妃子,是我此生最大的心愿!所以,我从那时起便苦练武艺,只盼有朝一日,能成为你的助力!”

诶?朕有保镖了,朕要的是妃子。

不过仔细一想,现在这个社会,确实没有女官和女武将,想要接近楚胤,也只有通过选妃这一条路。

虽有疑虑,楚胤也不再纠结,反正今日重伤,还不能负了她。

这个凌雪,颜值和江妃、云妃相当,但三人却各有特色,一个装装,一个裱裱,一个冰冰,楚胤都很喜欢。

咦,这江妃我怎么又给忘了问了,明天问问王德子找到没。

他期待凌雪的反差,但还是要考察考察。

这位妃子会功夫,有些距离还好,若是没了距离,她一旦发难,不知道这暗中的保镖能不能护得住楚胤。

“起来吧。”楚胤的声音温和了些许:“朕知道了。”

凌雪依言起身,清冷的面容上露出了红晕:

“陛下可要歇息。”

“朕伤势未愈,需要静养。”

凌雪明白了楚胤的言外之意,好似松了一口气。

进宫后一共有三次选拔,前两次选拔过后,会有嬷嬷出来教些本事。

凌雪觉得那些本事比学武还难,但嬷嬷只说比学武更痛。

烛火摇曳间,楚胤已经有了些许鼾声,凌雪看着床榻上留出的一半位置,有些不知所措。

子正......

嘀嘀——

嘟嘟——

“烤地瓜烤地瓜,又香又甜的烤地瓜!”

梦境一切依旧,百元大钞如约而至:“送我去图书馆。”

“好嘞哥。”

路途中,楚胤价钱翻倍,小电驴的油门拧至了极限,在拥堵的街上如泥鳅般穿行。

一路上,身后传来的全是喇叭声和骂街声,这一次比上一次更快了些许。

“哥,明天来吃烤地瓜,我把最大的留给你。”

楚胤微微一笑,谢过再道别。

来到图书馆,书架老地方,依旧摆放着《昙花一现的王朝——大胤十二载》。

翻开深蓝色的封皮,快速的翻过整本书册,那些关键性的记载大差不差。

“太祖楚胤,起于微末.......享国,未满一日!”

有些失望,但其实也在意料之内,情理之中。

梦境依旧无法验证其关联性,正要将书放回,熟悉的芊芊玉手准时出现,在书架上拿走了另一本《昙花一现的王朝——大胤十二载》。

真圆,真翘......

咦?不对,这本书之前不是只有一本吗?

定睛再看,好家伙,朕的大胤这一次,整整放满了一排。

楚胤瞬间清醒,翻开目录,开始仔细寻找,终于,他在目录中间的位置找到了和以往不同的地方。

《历史上最浪漫的圣旨。》

楚胤踉跄一步,手中的书险些滑落,上一次入梦,他看得极为仔细,这一页之前是绝对没有。

刚才之所以没有发现,是因为他把注意力都放在重点事件上了,特别是他自认为的云北玲会立自己为后。

自嘲的笑了笑,他翻到了对应的页码:

“定鼎元年,冬月初九,新帝登基前夜,一道突如其来的圣旨震动朝野。”

“诏令天下:寻当世第一宝剑,赏银千两,云缎百匹。”

书中记载:

此旨意甚是奇怪,要求严苛,赏赐却极少,然旨意本身却语焉不详,未说明寻剑缘由,亦未限定时限,更无任何官方勘合印信佐证,仅有御笔朱批。

一时朝堂哗然,众臣皆以为新帝见识短浅,千两白银何来第一宝剑,且旨意未涉朝政根本,遂未强谏。

此事渐渐成为新帝一时任性之举的笑谈。

看到这里,楚胤大感不妙,云妃啊云妃,我大胤太祖一世英名啊,你竟让我朝堂上社死,这当世第一宝剑,万两黄金都不一定买得到。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