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双女影,千里牵念】
夜色渐退,东方的天际泛起了一抹鱼肚白。雨已经停了,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青草的清新气息,却也夹杂着一丝挥之不去的血腥和硝烟味。
刘秀、严光、邓禹三人已经赶了一夜的路,人困马乏。他们在一处隐蔽的山坳里稍作休整,喂了马匹,吃了些随身携带的干粮。
严光的伤口在系统的持续治疗下,已经好了许多,虽然还有些隐隐作痛,但已经不影响骑马了。他坐在一块岩石上,望着远方连绵的山峦,陷入了沉思。
就在这时,刘秀走到他身边,坐下,从怀中掏出一方绢帕,递给严光:“子陵,这个,你收好吧。”
严光接过绢帕,入手温润,上面用金线绣着一朵栩栩如生的凤凰,凤尾处,用一种巧妙的针法,绣出了一个极小的“忍”字。他认得,这是阴丽华的手艺。
“这是丽华让我交给你的。”刘秀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复杂的情绪,“她让我告诉你,万事小心,切勿逞强。”
严光握着那方绢帕,指尖传来一丝暖意。他仿佛能看到阴丽华那双聪慧的眼眸,此刻或许正望着远方,为他们担忧。他将绢帕小心翼翼地收好,点了点头:“替我谢过丽华姑娘。”
刘秀看着严光,欲言又止,最终还是说道:“子陵,我知道你和丽华……”
严光抬起头,看向刘秀,眼中带着一丝坦然:“刘兄,我与丽华姑娘,只是知己之交。如今乱世,儿女情长只能暂且放下。你的大业,才是重中之重。”
刘秀点了点头,拍了拍严光的肩膀:“有子陵和丽华这样的人相助,是我刘秀的福气。”
两人正说着,邓禹从旁边的树林里走了出来,手里拿着一根折断的树枝,上面绑着一块布条。
“主公,严先生,你们看这个。”邓禹将那树枝递给他们。
严光和刘秀接过一看,只见布条上用鲜血写着几个潦草的字:“万氏有难,速救!”
严光的心脏猛地一缩,握着布条的手不由自主地收紧。万菀!是万菀出事了!
“这是……”刘秀也看出了端倪。
“是菀儿的字迹!”严光沉声道,“看来她的家族出事了!”
邓禹说道:“我刚才在前面的路上发现的,应该是有人故意留下的信号。”
严光站起身,环顾四周,眼神锐利:“邓禹,你可看清留下这信号的人往哪个方向去了?”
邓禹摇了摇头:“没有,只找到了这个。”
严光眉头紧锁,心中焦急万分。万菀是新朝遗臣之女,在这乱世中本就处境艰难,如今更是传来“有难”的消息,让他如何能不心急如焚。
“刘兄,”严光转向刘秀,“万菀姑娘有难,我必须去救她。”
刘秀看着严光焦急的神情,沉吟片刻,说道:“子陵,我知道你担心万菀姑娘。但如今我们正要去联络绿林,时间紧迫,而且前路未知,你这样贸然离开,太过危险。”
“刘兄,”严光语气坚定,“菀儿于我有恩,如今她有难,我岂能坐视不理?绿林之事,你和邓禹先去联络,我去去就回,绝不会耽误大事。”
邓禹也在一旁说道:“主公,严先生说得对。万菀姑娘的事也是大事。不如这样,我陪严先生去救人,主公您先去淯水,我们救完人后立刻去与您汇合。”
刘秀看着严光和邓禹坚定的眼神,知道无法再劝阻。他叹了口气:“也罢。子陵,邓禹,你们一定要小心。记住,万事以自身安全为重,切勿逞强。我们在淯水等你们。”
“多谢刘兄!”严光和邓禹齐声说道。
“事不宜迟,我们这就出发!”严光说道。
他和邓禹迅速收拾好行装,与刘秀告别。
“保重!”刘秀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沉声说道。
“主公保重!”严光和邓禹回头说道,随即翻身上马,向着布条所指的方向疾驰而去。
刘秀站在山坳里,望着他们消失在密林深处,久久没有离去。他知道,严光和邓禹此去,必定又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冒险。这乱世之中,每个人都身不由己,连儿女情长和朋友之谊,都可能伴随着巨大的危险。
他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也翻身上马,独自一人,向着淯水的方向,策马而去。
严光和邓禹一路疾驰,根据布条的指引,来到了一片茂密的竹林。竹林深处,隐隐传来打斗的声音和女子的惊呼声。
“就在里面!”严光说道,一夹马腹,冲进了竹林。
邓禹紧随其后。
竹林里,只见十几个身穿黑色劲装的汉子,正围攻着几个护卫和一个女子。那女子身穿一袭淡绿色的衣裙,虽然有些狼狈,但依旧难掩其清丽的容颜。正是万菀!
“住手!”严光一声怒喝,同时从怀中摸出几枚铁蒺藜,挥手掷出。
那几个黑衣汉子猝不及防,脚下一滑,纷纷摔倒在地。
“严先生!”万菀看到严光,又惊又喜,眼中泛起了泪光。
“菀儿!”严光连忙策马上前,挡在万菀身前。
邓禹也挥舞着长剑,冲了上去,与那些黑衣汉子战在一处。邓禹剑法精妙,又兼勇猛,不多时,就将那些黑衣汉子打得落花流水,死的死,逃的逃。
严光连忙翻身下马,来到万菀身边,看到她只是受了些惊吓,并无大碍,这才松了一口气。
“菀儿,你没事吧?”严光关切地问道。
万菀摇了摇头,看着严光,眼中充满了感激和担忧:“严先生,我没事。倒是你,怎么会来这里?你肩上的伤……”她看到了严光肩上包扎的布条。
“我没事,一点小伤。”严光说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会有人追杀你?”
万菀叹了口气,眼中闪过一丝悲愤:“是绣衣直指的人。他们说我父亲通敌,要抓我去问话。我知道这是借口,他们是想斩草除根。”
严光闻言,心中一凛。绣衣直指,王莽手下的特务机构,手段狠辣,看来万菀的处境比他想象的还要危险。
“此地不宜久留,我们快走!”邓禹解决了敌人,走了过来。
严光点点头,扶着万菀上马:“菀儿,我们先离开这里,再从长计议。”
万菀看着严光,点了点头,眼中充满了信任。
三人策马离开了竹林,向着淯水的方向赶去。
路上,万菀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详细地告诉了严光和邓禹。原来,她的父亲万章,曾是新朝的一位官员,因不满王莽的暴政,暗中与一些反莽的人士有过接触。如今王莽政权摇摇欲坠,绣衣直指便开始大肆捕杀这些“异己”,万章首当其冲,已经被抓走,而万菀则在护卫的保护下,一路逃亡,这才遇到了严光。
严光听完,心中怒火中烧。这王莽的暴政,真是到了天怒人怨的地步。
“菀儿,你放心,”严光说道,“你父亲的事,我一定会想办法。如今我们先去淯水,与刘秀汇合,然后再从长计议。”
万菀看着严光坚定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在这乱世之中,能遇到这样一位愿意为她挺身而出的人,是她的幸运。
邓禹在一旁也说道:“万菀姑娘,有严先生和主公在,定会为你父亲洗刷冤屈。”
三人一路兼程,终于在次日傍晚,赶到了淯水畔的绿林营地附近。
远远地,就看到绿林营地炊烟袅袅,人头攒动,一派热闹的景象。
严光勒住马缰,看着那片营地,眼中闪过一丝凝重。
“终于到了。”邓禹说道。
严光深吸一口气,转头看向万菀和邓禹:“接下来,就是我们说服绿林,建立联盟的关键时刻了。成败,在此一举!”
万菀和邓禹都点了点头,眼中充满了期待和紧张。
严光整理了一下衣襟,眼神变得坚定而锐利。他知道,一场新的挑战,正在前方等待着他们。而他,严光,将再次运用他的智慧和勇气,在这乱世的舞台上,掀起新的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