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贤馆在应天府城西,此前应当是一个富户所建的花园。
里头不但有各种亭台楼阁,也有一些可供从远处而来的士子临时居住的屋舍。
当李可来到礼贤馆时,这礼贤馆此时也是门可罗雀。
“难道是时候还太早了?所以没人?”
李可在门口站定,一位把桌椅搬到来门口办公的好像是小吏,小官的人也是连忙笑嘻嘻地跑了上来迎接李可。
“试问,足下是来应榜的?”
一看李可手中那皇榜,对方便明白了李可来此处的目的。
李可也感觉,这会不会是个坑啊。
对方越是热情,他就越是觉得这是个套。
不过还是回道:“额……是的!”
“来来来!请进!请问你是哪里人?祖籍何处?”
李可把很多事情都忘了,便很随意地回道:“应该算是应天府人吧。”
“原来是本府的人,那不知足下叫什么?”
“李可。”
“师承谁?”
“这……没有师承。”
“那你这是……不过也无妨了,你读过多少书?”
“额……也读过不少了吧。”
“写文章如何?”
李可挠了挠头,直接给对方岔开了话题,问道:“这礼贤馆,为何好像一个人都没有?我该不会是走错地方了吧?”
那名小官便道:“没走错,没走错,这就是礼贤馆,你看,这上面的牌子不都挂着‘礼贤馆’这三个字。”
李可便道:“那为何这里好像一个人都没有?”
小官感觉自己受到了冒犯——我难道不算是人?但还是跟李可一脸和气地道:“可能是时候还太早了吧。”
“你说实话。”
小官回道:“这就是实话。”
“那我走了。”
小官:“等等!我说,我说还不行吗!不过话说,你真的是读书人?”
李可不解:“什么意思?”
小官便道:“如果你真的是读书人,那应该不会想来才是,除非你的才智其实不怎么样。也是,以你这般年纪,依我看也不可能有才到哪里去。不过没事,虽说可能来了不一定有什么大官当,但只要是识字,能写一点公文,主簿之职,绝对少不了。”
这话说得,李可甚至都以为,这当官已经到了只要识字就能当了,这古代的官难道都这么好当?
李可便道:“不用考试?”
小官道:“考肯定是要考,但是如今你也看到了,这不没人嘛,所以要想考上并不难。”
李可便问道:“这是怎么一回事?”
小官一脸愕然地看向李可,见李可也一脸愕然看着自己,小官便道:“看来你是真的半点也不知道啊,如今这外头但凡是真的有一点贤才的,都不愿意出仕,你难道就没有跟别人打听过?”
李可还是一脸不懂,“为何?”
小官大腿一拍,“你居然连这个都不知道,我们上位,不对,如今应该称陛下了,是反贼出身,虽说最近北方也有战报传来,说大都已经被攻陷,大元皇帝都跑了,可在大多数的大元文人士子看来,我们陛下就是反贼,你会在天下还没有彻底安定下来的时候,去投一个反贼么?”
李可:“那肯定……不,这个还是要分情况的。”
小官便道:“你要不说你没有师承,我都要怀疑你小子是不是来捣乱的了。所以你这是自己在家里读过几年书,尔后想来当官?”
李可一脸你看人真准的表情回道:“大哥你说对了!差不多算是吧!”
小官便叹了一口气:“既然你喊得了我一声大哥,那我也认你这小弟了,你来得正是时候,如今陛下正缺治国的人才,甚至我听闻陛下要组建六部,可就连六部的人目前都凑不齐,急缺人用,你若是真有本事的话,说不定能混个六部的官职当当。而即便是水平马马虎虎,说不定也能到县里,去当个佐官,又或是领个文职。”
李可心想,这真的就是站在风口上,猪都能起飞!
小官很快便把李可给领到了里面一处放满了桌案笔墨的地方,然后对李可道:“虽说是这样,但是,这文章还是要写一写,你就随便写一写对治国的看法,只要写得不是太差,一般都能通过。之后就回家等消息就好。”
李可看了看四周,又看了看那名小官,给对方行了一个礼,道:“谢过大哥解惑。”
说罢,便去坐下,开始琢磨了起来。
话虽然是那么说,但是这文章也还是要交啊。
可他会个屁的写文章啊,只能是一边尝试着像看电视的古装剧那样,一边非常手生地磨着墨,一边想着这文章该怎么写。
关键……
他连毛笔字,也从来都没有写过。
‘唉~’
小官也不走,而是留了下来,盯着李可。
盯得李可颇为不好意思的。
“大哥您去忙,不用管我。”
小官便道:“反正也没人会来,不碍事。”
那李可也只能是提起毛笔,沾了沾墨水后,便开始写了。
由于他不会写毛笔字,所以这字要尽可能地写得大一点,这样才不至于墨水全都聚成一坨。
在经过了数次尝试过后。
看得小官都眉头直皱,有点怀疑李可到底是否真的有读书过,写过字。
否则……
这写的字怎么跟三岁孩童似的?
直到耗费了不下七八张黄纸过后,李可这才终于是慢慢地找到了状态,熟悉了自己手中的毛笔,与此同时,也确定了他接下来要写的文章的主题。
为了能一眼夺人眼球,这题目一定要选好!
尤其是他的字还写得那么烂。
必须要做到一鸣惊人才行!
那就写这个吧!
《论塞王体系,以及天子守国门》。
余闻都城者,国家之根本,社稷之重地。自古帝王,莫不斟酌权衡,择地而都,以求江山永固,国祚绵长。
光想这么一段话,就浪费了李可不下半个小时的时间,而整篇文章,也就这一段话,写得最好,剩下的几乎全是大白话。
浪费了十张八张纸拿来打草稿,最后,李可又要了几张新纸,再把这草稿上的内容又重抄了一遍,李可这才一脸心满意足地交了卷。
期间,由于到了正午用膳时间,李可还向对方要了一顿饭,等吃完了以后,这才离开。
那小官看完了他的文章,也整个人呆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