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官,狗都不当 第11章 嗨,入乡随俗吧!

作者:摆烂1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6-27 17:06:11
最新网址:www.biquw.cc

华盖殿里头。

朱元璋都差点被李善长给弄得屁股都要撅起来了,指着李善长便道:“那你说那么多,最后给咱来一句不推荐,到底是几个意思?”

李善长便又道:“陛下别急,李可还有第二套定都方案。”

朱元璋都开始不耐烦了,“行了!你赶紧说。”

李善长接下来便把‘天子守国门’给说了出来。

所有人听完后,都倒吸了一口气。

就连刘基,都觉得此人的才略,恐怕不在自己之下。

朱升,字允升,人称枫林先生,为朱元璋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九字方针,此时也只能是在下头默默地感叹一句,后生可畏。

……

李可家里。

今日一大早,李善长就派人来看李可家里缺什么了。

给李可家里增添了一些布料,然后又送来了好几袋大米,甚至还有白面。

像是盐油酱醋什么的,自是一点也没有少。

另外……还给了李可一些文具,像是笔墨什么的,方便他练字。

还有一张新的桌椅。

“郎君,您看,您这还有什么缺的。主人吩咐了,一定要小的照顾您的周全。若是有缺漏之处,尽管开口,小的定当竭尽全力去为您补足。”

李可也在考虑,自己要不要提一些特殊一点的要求。

不过想了想,还是算了,毕竟做人不能太过分啊。

便对该仆人道:“请回去告诉老师,弟子对老师的照顾万分感激。不过非要说有什么缺的话,希望老师可以给我一些书籍,好方便我学习吧。”

仆人便也跟李可尝试着亲近道:“郎君可真的是好学。郎君的要求,等回去后,我必告知主人。”

“都辛苦了,眼看这都快中午了,可惜我不会做饭,不然就留你们下来吃一顿饭再走。”

“不用不用,而且这时候不还尚早。”

其实也就是上午十点左右,李可看时间。

但一句礼貌性的话,也不必太过于纠结。

对方把东西都放好后,又顺便帮李可把水缸里的水,都给打满,这才带着其他人离开了。

等这些人都离开后,这偌大的院子,便又只剩下李可一人了。

“可真是寂寞啊!”

蹲坐在小院的小板凳上,“此时此刻,朱元璋应该听说自己的名字了吧?就是不知道对方会有何反应。”

……

朱元璋这边。

本来听说李可能提出这样的定都策略,这学识自然不可能差到哪里去。

结果,就在他即将要立刻把对方召进宫,立马打算给予重用之际,这李善长又当头给他泼了一盆冷水。

“你说……他连字都写不好?”

李善长为了证明自己所说并非虚言,也是将李可的答卷给呈送到了朱元璋的面前。

“这是李可的文章,陛下请看!”

朱元璋在粗略地看了两眼后,也是服了!

先是一个塞王体系,然后告诉他,不推荐用,紧接着又来了一个‘天子守国门’吧,结果你还告诉我,他没读过书,甚至就连字都写不好。

不过有一说一,朱元璋在看完了对方的字后,确实!可能就连他家标儿的字,甚至是他家老四的字,都比对方写得要好。

李善长便向朱元璋提议道:“臣以为,此子也算是一块璞玉,若是能把他送到翰林院去待个一两年,说不定能有所长进,起码,这文章,还有这字,得先学好。”

一看李善长说得李可这么普通,朱元璋这立马想要见一见李可的心思也就没有那么强烈了。

只是跟李善长道:“那就先安排他到翰林院去学个一两年吧。”

……

李可自然不知道自己第一次面见朱元璋的机会就这么被李善长给弄没了。

不过其实也对!

朱元璋要的是那种拿过来,立马就能用的,肯定不是李可的这种,还需要拿去调教的。

不过翰林院本来就是陪皇帝读书的地方,只要李可进了翰林院,也不怕见不到朱元璋。

以后两人相见的机会多得是。

只是这见面的时机,被延后了而已。

李可在家里无所事事地等了一天,最终也没有等来朱元璋的传召。

但好消息是,这天傍晚,他老师李善长派人来告诉他,最迟明日正午,宫里的旨意应该就会到他家里。

这到时候,他就直接去翰林院当值即可。

还叫人给李可科普了一下早上什么时候进宫,要当值到什么时候。

虽说李善长是李可老师,但是李善长每日那么多事情要忙,他也不可能天天抓着他的手教他怎么写字。

那怎么办?

李善长便只好让他跟其他翰林院的人先跟着学学,到时候,等休沐了,他再来亲手教李可。

至于接下来李可的官职嘛。

这个有点麻烦。

因为现在的翰林院没有一个官职是适合李可的。

李善长自然也跟朱元璋商量道:“陛下,您看,这给对方一个什么官职好?还是让对方以‘无官身’,留在翰林院学习?待学成后,再经过考核,再授予官职?”

朱元璋也是反问李善长,“那左丞相你以为呢?”

李善长便道:“虽说对方还要学习,但是,能够提出那样的定都策略,也算是有功,也不能说一点官身都不给,不如,就先给个翰林院典籍吧?掌本院章奏、文移之事,也可以跟着学习一下如何章奏、文移。”

朱元璋点了点头,“那就照左丞相说的去做吧!”

……

翌日。

上午九点多钟的样子,也就是隅中时分。

这宫里便有人来到李可家中宣旨,只见对方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闻经邦济世,首重人才:文治武功,亦赖辅弼。今有李可者,献策有功,深合朕心。朕念其智虑精详,堪当典籍之任。今特敕命,授尔为翰林院典籍,从八品。望尔恪守本分,勤勉职守,为国效力。钦此。洪武元年十一月十五日。还不快快接旨。”

对方念完,李可还在那发愣,直到对方又提醒了一句,李可这才认认真真地上前接旨。

“跪着接。”对方好心提醒。

“额……”

李可当时就在心想,自己要不要当值的第一天,就上奏说,请求陛下取消跪礼?

不过这想法太天真了。

嗨!先入乡随俗吧!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