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青眼神微微一缩,心中思绪微漾。
天庭此番下一处征伐之所,竟是花果山。虽说沈青并不知晓此世界的具体时间线已经到了哪个阶段,但一来猕猴王尚未打出“通风大圣”的名号,二来,此次大军征伐也并未专讨花果山,而是四处征伐,显然尚未到大圣出世之时,花果山尚未得到天庭足够的重视。
但是既然列入此次李天王伐妖大军之目标,征伐的妖王想来也不会寂寂无名,但相比较后面那位敢称“齐天”之名的,必然逊色许多。
莫不是大圣修道有成,回花果山之后,与之相斗的混世魔王?
演武堂内,天兵听见李靖命令,一脸肃然地抬起右手,左手则在虚空中捏了个法诀,在右手上随意的划划,不多时,竟然有一道浮光显现。
“传,天王令。”
“大军出发!”
传令天兵一边起箓,一边传声。手中的浮光迅速向演武堂之外飞出,随即无数浮光自演武堂外,瞬间跟随而上,天王军令已经下达到了每位天将。
此法沈青在大军中见过多次,名为浮光传讯,是天兵们传递军令的方法,通过此法,能够迅速找到军令目标所指之人,这也是天兵能够在战斗中做到训练有素,进退自如,时时刻刻保持阵型的重要原因。
尽管此法简易,传迅迅捷,但是仍然有不便之处,那便是像沈青,周通这般并非修行成道之人,却无法使用,在必要时,由李天王这种大神通之人,以宝塔真身向他们传讯。
“沈力士,今日时辰不早了,李某还需为花果山之事,推演谋划。”
李靖颇为不舍,自己生来喜欢指点他人修行,但自家的三子神通早已不在其之下,功法境界俱佳,麾下天将实际上也各有传承与仙统,不可妄言指导,万一哪个天将背后的根脚有几分心气,不满自己越俎代庖,岂不惹出争端来。
好容易找到一个机会,眼前的沈力士,心性机敏果敢,又有天赋傍身,岂不是修行的美玉仙葩。
只可惜,军务在前,李靖向来为人治军“慎”字为先,不敢懈怠。
沈青在下界,早已心性通透,岂不明白李天王所想,拱手说道:“多谢天王今日赐法,若晚辈有不通之处,后续免不了叨扰天王,还望天王不吝指教。”
李靖点了点头,面色如常,但心中暗喜:“那是自然,好说,好说。”
……
告别李天王,沈青迈出演武堂。
天庭法舟自有空间,仿佛一处小界,上有日月天顶,下有天兵住处。
演武堂附近亭台楼阁足有百栋,其功能不一,但是皆有天兵把守。
沈青顺着演武堂门口向外走,附近景色,从仙气飘然的亭台楼阁,再到天兵驻扎的宝屋,一直走到法舟的边缘之处。
边缘之处,有几十排青木搭成的木房,排列有序,风格素简,唯有一个木制的大门,潦草地挂着“青木营”三字。
青木营,乃大军后勤驻扎之所,沈青与周通都住在此处。
由于李天王下达开拔军令,有天将或者主事仙吏专门前来,调遣诸多力士、术师或其他专司后勤的人员,来检缮军备法器,或做些搬运喂马仙草等事宜。原本有些拥挤的青木营,眼下倒是空旷起来。
沈青没有去寻周通,而是回到自己的住处,拿出李天王所赐的玉简,仔细观摩。
玉简不过一尺,形状狭长,色泽莹润,显然也不是凡物。
“不愧是统辖十万天兵的托塔天王,出手果然不凡。”沈青感慨一句。
随后,克制住立马开始修行的渴望,在住处,焚香沐浴,冥想静坐,直到自身定性存神,心中再无杂念之后,终于开始正式修炼,将此玉简靠近自己的眉心。
刚开始接触时,玉简透过一丝凉意,让沈青眉心微微一皱。
自飞升之后,此身早已摈弃寻常冷暖,即便是人间腊月之时,赤身裸体,皮肉也不会感到一丝寒意。此刻,这玉简宛若冰玉,初接触之下,沈青思绪为之一滞。
而跟着那股凉意之后,有一道微热的暖流,宛若冰雪消融之时,汩汩春泉解封,自眉心向着天灵而去,一丝明悟出现在沈青的心中。
“玄关真炁贯黄庭,九转周天水火精。
三花聚顶通神阙,五气朝元入太清。”
行炁运功的路线如同周天星斗熠熠生辉,高不可攀,朦胧之间,仿佛有大道之音在耳畔轻柔呢喃,伴随着一声声若有若无的铜磬之声,吸引着沈青,不断地按照着玄天功法路径修炼。
沈青心中求道之心已久,见此功法,心火澎湃,就要不由得被其吸引而去,引入脑海中这股股暖流,宛若添火的干柴,转而以沈青的肉身作釜。
“不可!”
沈青却咬住自己舌尖,强忍住心中的燥热,守住内心清明。
沈青虽未道行入门,但却在武道上摸爬滚打数百年。
常人得了此脱凡入圣的法门,必然欣喜若狂,废寝忘食,不得自已,恨不得全然投身于这神妙功法,粉身碎骨,仍旧乐在其中。
可修行之事,岂可如此轻慢,若任由心中狂热肆虐,稍有不慎便会走火入魔,即便能够运转上几个周天,也定然凶险无比,说不好落下什么心魔祸胎。
常年武道的修行磨砺出坚忍的性子,即便是眼下修道入门的上佳法门在前,沈青依旧清醒无比,不敢有丝毫懈怠。
耳中的道诀依旧,道音轰鸣,呢喃声越发轻快,心中的燥意在压制之下,好似添了一把柴火,化成一道游走的火龙,在沈青肉身经脉中肆虐。
沈青大汗淋漓,身躯如同火炉一般,烈火焚烧之下,但仍旧本性长存,眼观鼻,鼻观心。
“咚!”
“咚!”
“咚!”
不知抱元守一了多久,在黑暗中,沈青恍若听见一阵阵叩门之声。
一声叩门,沈青便感觉经脉中的穴窍,缓缓打开。
两声叩门,恍若有灵液汩汩而出,浇筑在心房之上。
三叩之下,心中的燥热尽皆褪去,唯有玉简丝丝凉意依旧,心中肆虐的火龙重归黑暗。
耳畔,道音呢喃彻底消失不见,恍若从未出现,只剩下原本高不可攀的运功心法,静静浮现在沈青的心中。
“修行之法门果然神异。”
只见,沈青按照玄天功法的指引,有节奏的呼吸起来,呼吸之间,一缕缕天地灵气仿佛悄然间受到几分感召,汇聚于沈青的头顶。
一缕。
两缕。
三缕。
到最后,一个小小的灵气涡旋,牵扯着周边所有灵气,皆往青木营汇聚而来。
丝丝缕缕的灵气在涡旋中撕扯,再顺着沈青天顶,灌注其中,等到所有的灵气在体内按照功法的指引完成三个周天循环,便可在丹田中凝聚出几丝独属于沈青自己的灵力。
这便是玄天功法所注解的修行第一个境界。
所谓,炼精化气。
天地之间,灵气缥缈,只有得了神功妙法,才能在冥冥中寻得几分灵气归附。
凡间武者,即便肉身再有禀赋,若无功法辅助,力能扛鼎已然极限。
而沈青虽出身下界,肉身已经突破极限,再加上飞升淬炼,已经远超凡俗。
此刻,随着玄天功法的运行,他肉身明亮,周身经脉恍若星辰般处处亮起,在脚下更是有着五彩之色悄然凝聚,照到浑身竟然洒满宝光。
头顶的灵力涡旋已经悄然从一丈大小,变成三丈高,突破青木屋顶,竟然在法舟边缘之处,引出一片片灵气潮汐。
沈青感受到了周身异样,面如老松,在脑海中不断默念玄天功的法诀,引得灵气涡旋加速凝聚,丝丝缕缕的灵气,从头顶汇入丹田,再从丹田涌入脚底。
一周天过后,内视之下,一截手指粗的灵力颤巍巍的出现在丹田之中。
“成了!”
没成想,转瞬之间,这股灵力如同泥牛入海消失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