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叶文洁是我老婆? 第27章 超前

作者:龙之宫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6-30 11:09:51
最新网址:www.biquw.cc

“不知道穆老能不能相信我。”杨卫宁自己都觉得系统非常逆天,过于夸张,说道:“或许穆老研究的是比系统更加夸张的东西。毕竟人家可是世界顶级的科学家,探索的也是最尖端的新领域。”

穆老是火箭专家,和全球最顶级的科学家一起畅想宇宙旅行,提出了工程系统理论,指导复杂工程的落实。

杨卫宁相信这样的老前辈肯定能帮助自己。

在邮局开门的第一天,杨卫宁就把信寄了出去。

北平,火箭研究所家属大院,穆老每天都会收到很多的信件,大部分都是关于气功和风水的内容。穆老是不厌其烦地阅读,回信。

不过今天有一封信比较特殊,并不是关于气功和风水,而是关于高维度的质能转化。

穆老知道只要掌握了质能转化的技术,母猪可以赛大象,人当然也可以飞行、透视、飞升,问题是如何解决质能转化?

没有任何一个气功大师和风水先生自称能通过身体掌握质能转化。

但这封信的写信者却声称他的朋友拥有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可能是某个高维度文明的碎片,让宿主利用高维度碎片完成质能转化,只要吃饭就能全部转化为能量。

并且能量可以再次转化为质量,用于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而且系统还能通过能量产生治疗道具这样的先进工具。

质量和能量的关系已经被爱因斯坦提了出来,就是能量等于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如果能把所有质量都转化为能量,这是非常惊人的。

要知道在核裂变中,质能转化率只有百分之零点一,核聚变的转化率也只有百分之零点七。也就是一克核原料,爆炸的时候只有0.0001克的质量消耗。

如果完全的百分之一百的质能反应,1克的核材料爆炸就等于两颗广岛原子弹的威力。

广岛原子弹用了足足64千克的核原料,其中只有百分之二的原材料发生了反应,最终损耗了0.5克左右。

可见质量损失非常非常小,要把一克质量百分之一百地转化为能量,人类目前没有这样的能力。

人类的质能转化利用率非常低,就算是威力最大的氢弹,利用率也只是到0.7%,距离100%还差99.3%。

现在有一个高维度的系统可以将质能转化率提升到百分之一百?这是什么概念?就等于一个人体内有一个反物质堆。

目前人类构思的百分之一百转化的物质,只有反物质。

反物质也是一种物质,只是反物质一旦和物质接触,就会发生湮灭,将彻底消失,全部转化为能量。

穆老看完信之后,觉得这不是一般人能写的内容,要么这是真的,要么这是一个有科学素养的人写的科幻小说。

这年头普通的知识分子也没有这么高的科学素养,不可能想出高维度系统这种概念。

“总不会是真的吧?”穆老也有些不确定,看了看写信人,依旧是杨卫宁,但这次不是从云城寄出,而是在江城寄出。

“江城和云城就在隔壁,字迹也一样,想来是同一个人。”穆老倒是有些好奇这个杨卫宁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于是他写了一封回信,大意就是希望杨卫宁来北平。穆老也知道这年头出远门不容易,很多人一辈子都没出远门,更不要说来北平了。

但他还是希望杨卫宁来,甚至汇了二十元当做路费,并且规划了具体的行程,江城没有火车,可以去云城乘坐火车,再转三次车,到达北平。

这还不算完,还有到了北平之后,如何乘坐公交,公交多少钱,如何专车到达他的住处,事无巨细,都写得很详细。没有导航,就只能一步步教导。

二十元完全够用了,当然介绍信也少不了,穆老也是在信里提出了一些建议,可以到当地机关单位开介绍信。

总之穆老面面俱到,不是开口让杨卫宁来北平,然后就什么都不管了。是出钱出主意,杨卫宁能想到的,他想到了,想不到的,他也想到了。

杨卫宁会去北平的,她得回北平大学工作,也就今年的事情。

消息已经传到雷达站,叶文洁有种拨云见日的感觉。

不过回到北平也不见得是好事,

叶文洁回去的话,杨卫宁也会去北平。当然他的工作还是在江城地带,毕竟红岸公司的基本盘在那里。

他肯定希望见见穆老,确定新的发展方向。

红岸公司发展得如火如荼,

这不只是一个地方的问题,而是全国运输繁忙的地区都出现了类似的问题。

在新一年里,为了支援建设,

江城情况算不错了,在其他地区,更加猖獗。

杨卫宁收了三个做徒弟,张龙赵虎朱彪,教他们开车,给他们介绍工作,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

总之发展稳定,杨卫宁成为了当地有名的企业家。

江城市长也因为经济搞得好,成为了本省的典型,得到了重视。他是投桃报李,有什么项目都是先想到杨卫宁。

杨卫宁一心发展经济,除了建筑业和运输业,也想到了电脑,未来是信息时代,网络也是经济的低洼,大有可为。

不过这些还早,现在他只希望市长多给红岸公司一些工程。

“杨同志,坐。”市长让杨卫宁坐下。

“市长,找我有什么事情吗?”

“这次我去省里开会,感觉到了一股全新的风潮。杨同志,你是经济发展的排头兵,我想和你分享一下在省里的见闻。”

“洗耳恭听。”杨文宁说道。

“现在每个省都有一套产、学、研的体系,包含咨询、设计、监理、工程勘察、标准推广、工程承保的体系。也有很多高科技研究所已经立项,微波、光电子、微机、量子阱、真空微电子、场控电力、特种特高、集成电路、半导体、高分子材料、射频电路、智能监控、广播电视、天线、伺服、遥控……”市长拿出一个名单,一个个念,足足有25个项目。

“这些还只是科技方面的,还有水利、矿产、农业、城市管理、交通管理等各个机构,加起来有一百多个单位。”市长感慨地说道:“这是一盘大棋。”

杨卫宁从市长这里知道省里的安排的时候,也吓了一跳,第一次知道这些技术在这个时候已经立项,甚至已经在研究。而且是每个省都要进行攻关。

“这也太超前了。”杨卫宁对这段历史不是很了解,只觉得超前。

市长笑道:“当年打鬼子的时候,我们的军队就已经在窑洞里学习航空母舰了。岂不是更加超前?”

“窑洞里学航母?”杨卫宁也是第一次知道。

“这就叫宁愿人等技术,不能让技术等人。”市长说道:“现在改开了,国家即将面向全世界开放,用市场换技术,国际领先的技术会一点点地进入。等技术进来,再培养人才就来不及了。所以现在立项,养着人才,等到技术进来,就能立刻消化吸收。”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