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龙都这样说了,那孔捷自然不愿意回去。
但眼前这一个营的战马不运回去又实在太亏!
于是孔捷命令道:“二连!把俘虏和战马带回根据地!”
二连不情不愿,但还是听从命令押着缴获的战马和俘虏在鬼子还没对他们发起进攻之前离开了万家镇。
同时,由于鬼子大部分兵力正在对晋绥军358团,钱伯钧的一营发起进攻。
一时间鬼子没能顾得上李云龙这边。
但由于半个中队被歼灭,围攻钱伯钧一营的两个步兵大队也迷糊了。
怎么万家镇突然之间又多出了一个战斗力这么强的队伍?
鬼子探明情况后,立马派遣两个中队前往马场方向探明情况,同时申请飞机进行空中侦察。
然而,鬼子不知道、他们这样一次派遣几百个鬼子的兵力,对李云龙来说那就是添油战术。
全都是来送菜的!
同时,李云龙敏锐的猜测到了鬼子炮兵阵地的大概位置。
独立团已经运动到了鬼子侧翼,准备给鬼子炮兵阵地沉痛一击。
另一边。
386旅旅部。
旅长已经接收到了李云龙带着独立团全团支援万家镇的事。
旅长被惊的瞬间从凳子上站了起来。
“这个李云龙!老子刚才还夸这王八蛋进步,有集体意识了!”
“结果这小子反手就给我弄出这个幺蛾子!”
身边的参谋长解释说:“旅长,这事儿还真不能怪李云龙!独立团二营前往万家镇劫一个伪军骑兵营,这事儿您是默许了的!”
“但谁也想不到,鬼子竟然派遣了两个步兵大队对晋绥军358团的一营发起了进攻。”
“这下,万家镇突然间就乱了套。”
“现在358团的支援部队正在赶往万家镇,但鬼子的部队早已在路上设置了阻击阵地,短时间内358团恐怕没有办法突破鬼子的拦截。”
“旅长,我觉得也用不着太过担心!如今独立团兵强马壮,人数上对比鬼子虽然有劣势!可再怎么样给包围圈撕开一个缺口还是能做到的。”
旅长皱眉:“说的倒是轻巧,鬼子发现独立团必然会向万家镇方向增兵,在外围形成一个更大的包围圈。”
“命令各部,阻击前来增援的鬼子!给独立团争取时间……”
话音才落,通信兵突然进来。
“报告!独立团二营二连回来了,他们带俘虏了一个伪军骑兵营,还有800多匹战马!”
一个伪军骑兵营的人数虽然只有三四百人,但马的数量至少得是人的两倍。
旅长心中一喜连忙问道:“二连回来了,那其他的呢?”
“根据二连透露的情况,独立团其余各部似乎是想在万家镇干一票大的。”
旅长扶着脑袋,气的快要脑袋冒烟了。
之前还说什么来着?
说李云龙这小子脑子一热就敢打据点,要是再壮大一点就敢打县城。
结果好家伙,这还没几天呢!
他一个团竟然就盯上了鬼子两个步兵大队?
“老子算是看明白了,李云龙这小子纯粹就是狗改不了吃屎!”
“想办法联系上独立团,命令他们尽快突围。”
万家镇。
在二连带着俘虏的伪军还有战马离开万家镇之后,李云龙和孔捷就放飞自我了。
反正这会儿上级也联系不到,上级的命令干扰不到他们,想怎么打还不是李云龙说了算?
现在全团都在急行军状态之中。
“快快快!再快点儿!”
“必须要赶在鬼子之前到达马回坡!”
不得不说,李云龙的战场嗅觉非常敏锐。
在歼灭前往马场的半个中队的鬼子,并且让二连先离开万家镇时李云龙就已经预测到了鬼子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他这边枪声一响,鬼子必然会认为他是前来支援358团一营的。
既然是来支援,那鬼子大概率会派人对他们进行阻击。
李云龙翻开地图一看,这附近最佳的阻击地点在马回坡。
只要赶在鬼子到马回坡之前,他们先到,必然能给鬼子打个措手不及。
在独立团战士们一路狂奔之下,终于到达了马回坡。
所有人立即开始挖掘防御工事,建造掩体。
这种敏锐的战场嗅觉,果决的行动部署,让宋明似乎看到了打白头鹰那些先辈的影子。
这就是世界第一轻步兵的前身么?原来这时候就已经有雏形了。
然而还没十分钟,果然两个中队的鬼子就出现在了独立团众人视线当中。
随着李云龙一声令下,他构筑到了交叉火力网瞬间将鬼子打了个猝不及防。
MG42通用机枪轻而易举撕开了鬼子的队伍。
几门没良心炮朝鬼子疯狂轰炸。
如今独立团战士手上拿着的可都是半自动步枪,火力凶猛程度可比以前要强悍多了。
前来阻击的鬼子懵逼了。
不对啊!
我们是来阻击的,怎么还遇见埋伏了?
不是说支援的是一群土八路么?
确定这么凶猛的火力是土八路?这分明比那边晋绥军的火力还要猛。
那山坡上几挺喷着火舌的重机枪是什么?
八路有这么多挺重机枪?
他们不是打一场仗就三五发子弹么?
怎么现在感觉他们子弹不要钱一样?
但鬼子也是精锐,接火瞬间,鬼子立马寻找掩体进行反击。
显然,这伙鬼子避免不了被歼灭的命运,只是时间长短问题。
鬼子的掷弹筒手在掩体后瞄准独立团的机枪阵地,鬼子的掷弹筒可以说是用的炉火纯青,命中率相当高。
在后来和白头鹰打的时候,掷弹筒可给白头鹰造成了不小的心理阴影。
然而,这边掷弹筒刚架设起来。
王喜奎的榴弹狙就瞄准了。
躲掩体后面?
有用吗?
“轰!”一发榴弹,鬼子的掷弹筒直接报销。
同时,赵刚也在300米开外瞄准了正在指挥的鬼子中队长。
“啪!”一声清脆的枪声,鬼子中队长应声而倒。
鬼子指挥官一倒,剩余的鬼子陷入了混乱。
李云龙瞅准时机,大喊一声:“吹冲锋号!”
嘹亮的冲锋号响起,数千人的独立团向着不到百人的鬼子队伍发起了冲锋。
并且,在宋明多次教育之下。
独立团的战士们已经改掉节省的毛病,见着鬼子不再是冲上前拼刺刀,而是先给鬼子来上一梭子。
倒在地上的鬼子也没有放过,不管死的活的,先补上一枪。
不到半个小时,两个中队的鬼子便被独立团全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