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为什么逼着我当皇帝 第69章 兵权是核心

作者:岑水汶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14 14:27:59
最新网址:www.biquw.cc

这钱该怎么交?那里有得交?

上面可是定下了额度,下面的知县还有衙役们,会拼命的摧迫,逼着你卖田卖地卖房卖老婆卖女人。

试问在如此敲鼓吸髓的压榨之下,人哪里还按耐得住?

就还是那句老话,要么就是在沉默中爆发,要么就是在沉默中腐烂,很多人都选择了匹夫一怒,大明正坐在火山之上。

这就是大明的流寇越剿越多,剿之不尽的主要原因。

这几乎就是大明朝的癌症,没法治,至少现在的皇帝和朝廷是治理不了,陈守明也都知道,就算是让自己去,估计结果也都是一样,就算他手中的兵再多,甚至比大将曹文诏还要勇猛,(二十七天,兵不卸甲,追杀流寇二千里)但是进入其中,也都会被玩死。

大明朝在这十多年的剿灭流寇之中,一直都是占据在上风,都是把流寇攆得全国到处乱窜,到处追杀。

可以这么说,在正面战场上,流寇还是对付不了这些精锐彪悍的边军,正面决战的话,肯定会被打得落花流水。

但是他们的战斗力和人数优势,又是地方政府没有办法面应对的,所以他们只能够到处乱窜,到处乱跑,给各地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他们在前面跑,朝廷大军在后面追,先是流寇祸害一次,跟着就是朝廷军队祸害一次,可以说所到之处,算是把地方的民众都祸害个光,这就加深了地方的灾难。

陕西、河南、很多地方都已经千里无人烟,耕地变成了荒地,白骨露于野都没人收,也就更不谈收税之事。

针对明日的大难,陈守明的方案就是:“屯田种粮、组建齐军。”

陈守明想起这些事情,他就头痛,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多种地,多种粮,为来日大难做准备。

这几十年来,大明一直处于小冰河期,也就是极其干冷干旱,经常就是几年无雨,有雨则成涝,农民根本就没有办法耕种。

而他们稍好的地方就是,登州一带属于沿海,还是有一定的雨水可供耕种。

他们已经在登州、莱州很多地方,招募流民,开始耕田种地。

当然,目前他们所取得的官位和权势,也更好的为他们这一切做掩护,就连陈守明也都明白,他们是趁着这几年兵灾民灾,这些地方的缙绅全跑了,他们把这些地弄过来种。

但是把这些地种好了以后,就算这些缙绅不会回来,但是朝廷也都回来,把他们收了。

但目前只能够抢先耕种出来再说,他们已经开始在这个地方,大规模的推广土豆、红薯、玉米。

这些东西,其实在福建沿海一带,十几年前都有了,但是推广的力度不是很高。

到了陈守明这里,顾不了那么多了,那就是先种了再说。

特别是他们招募了这么多的流民,精壮者为军户,出则为兵、入则为民,老弱病残为辅,此举,名曰:恢复太祖高皇帝时旧制,在许多走逃无路,贫困绝望的流民眼中是唯一出路,深得人心。

即使在许多开明乡绅、士大夫眼中,亦不失为一良策。多耕田地,至少能够确保温饱,稳定人心。

他坐上这个位置以后,通过控制这些官员,控制的地方就更大,他们就将会在更多的地方,开始开荒屯田种地,农闲时则组织人力,大搞基建,修桥铺路,建造坞堡,总之就是让人有活干,忙起来,不要闲着。

他们利用官府和军队的力量,组织这些民众开荒种地,至于农具和种子,会源源不断的从登州府运过来,如果是以前,没有自己的军队和实力,做这些都是白白替人干,现在则可以确保收获。

陈守明在忙完了德州的事情以后,马上又赶回济南,济南才是这一片地的权力中心。

他通过官府的体系,可以把他们的实力进一步的扩大,控制更多的地盘。

如果是他一个区区山东副总兵,就敢打这些地盘的主意,只怕地方官员一个弹劾,就能够把他就地免职,下狱待参。

现在他们通过军队的实力,暗中把这几名大官员都控制在手,然后就大量的换上自己的人,这就使得他的意志,得到了体现,许多不明究理的人,还以为陈守明依旧是在为严修文、张纪、张秉文等大人打工呢?

陈守明不在乎别人怎么想,关键是好处落到自己的手上就行。

这时候济南那边,也都传来了好消息,他们在济南的运作,也都成功了。

这一次济南保卫战,他们打退了建奴的进攻,把他们打到落慌而逃,算是立下了大功劳。

当他们的战报上报到朝廷以后,朝廷也都十分的高兴,立时进行封赏,当然这一次的封赏,也都与陈守明、毕云涛、高若青他们的运作有关。

通过他们的运作,成功的享受到了这次济南之战的胜利果实。

张秉文御敌有功,被任命佥都御史、山东总督,护漕兼山东六府的善后事。

而严修文则被任命为山东巡抚,协助张秉文处理西三府善后事宜。

就算是张纪,这一次也都升官,被任命为登莱巡抚,负责东三府善后重建事宜。

至于其他的一些官员,也都各有封赏,巡按御史宋学文官升数级,任山东提刑按察使,历城知县宋承宣升济南知府,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封赏。

那是因为他们成功的救回了衍圣公,这可是天下的功劳,这一个功劳写出来,上交到朝廷这一块,就算是东林党这群清流叫驴,都不敢反对。

毕竟,他们立下的功劳,其实就相当于文坛仕林救驾一般,不如此封赏,难以令天下人信服

毕竟他们这几位,都是正牌进士出道的文臣,立下了如此大的功劳,重重有赏,情理之中。

唯浮山军武夫,地方自行封赏即可。

关于这一点,就连张秉文都意识不到。

他以为陈守明这些人,会让他造反,做一些大意不逆的事情,谁知道对方让他做的事情,每一样都是自己想做,甚至以前想做而做不到的。

比如说开仓放粮、招募流民、组织军民、开荒屯田、兴修水利。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