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为什么逼着我当皇帝 第28章 激励 更多人参军

作者:岑水汶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6-26 22:36:30
最新网址:www.biquw.cc

每场大战之后,陈守明第一时间就去伤兵营看望这些受伤的士兵,确保所有受伤的士兵,都会得到治疗和照顾。

就算是重伤待死的,也会得到妥善的安排。

特别是这些重伤待死的,他这个浮山所最高长官,完全有义务送他们最后一程。

从他第一日带兵,第一次有兵牺牲起,他握着那个士兵的手说道:“刘二牛!你的家人我会照顾,饿了冻着了,你就来找我。”

从此以后,就成为了他的习惯,在战场上战死的士兵,如果能够在临死前得到督军的这一句安慰,可以说是无上的光荣,也都是实实在在的事情,完全可以瞑目,含笑九泉。

既然是当兵,都是不怕死的主,怕的是的还在世上的牵挂,家中的老父妻儿。

有千金一诺的千户大人承诺照顾,那就一定会照顾好,今天也都有几名士兵重伤不治,就是差一口气了,很多人都撑着,硬是不肯闭上眼睛,就是等他陈守明的临终关怀。

陈守明也都不负众望,来到这些伤兵的面前,含泪的说道:“兄弟!放心走吧?你的家人,我会照顾。”

这名士兵得到了他的承诺以后,这才挣扎的说道:“此生最大的荣幸,就在大人的帐下当兵,若有来世,还为大人当兵。”然后才闭上眼睛。

陈守明眼睛都是湿的,跟着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死在自己/部曲的眼前,如果说不伤心,这是假的,但是他必须铁血心肠,慈不掌兵。

他又去伤兵营观察一番工作以后,确保每一个伤兵都得到了照顾,然后才来到了临时的校场。

陈守明太明白老兵的重要性,这些在战场上受过重伤,活下来重新走上战场的士兵,就是他们浮山所的中坚力量。

历史上为什么这么多以少胜多的战役,那是因为这些少的,其实就是最为精锐的家丁,如李世民的三千玄甲天兵,楚霸王的八千江东子弟兵。

人数虽少,足以纵横天下,改变战场的形势。

大明九边各大镇将,手下没有一千几百个家丁,根本就混不下去。

大多数被他们救回的百姓,被安置在了校场休息,陈守明发现了一个相当残酷的现实,大多数都是青壮的男女,那老弱病残、小孩去了哪里?实不忍言也。

当看见了这位救世主出现的时候,大多数人都纷纷站了起来,向他磕头,表示感谢。

之所以知道督军大人到,那是因为当他出现在现场的时候,他的卫兵高声的宣告:“济南督军陈守明将军到。”

前面八名披甲带刀侍卫,后面十六名披甲带刀侍卫,相当的威风,当官的就是必须有威严,才能够压制全场。

陈守明出现在这里的时候,脸色还是阴沉,看见有人跪下,连忙扶起来说道:“老乡!使不得。”

他把身边的几个人扶起,但实在是太多了,只好对大家说道:“请大家都起来吧?”

陈守明站上了一处高台,大声的说道:“各位乡亲,既然你们已经回来,就是大明的自由民民众,在城中有亲戚的就去投奔亲戚,如无处可去者,可留在军营之中暂住,我等会提供食宿。”

当他说这句话的时候,民众们更加感激了,纷纷跪了下来说道:“感谢督军大人大恩大德。”

有些事情,就算没见过也都听说过,如果遭了兵灾,被官军救了回来,就算不从你身上刮一层皮,也都要各种做秀。

这位年轻的督军大人,轻飘飘的一句话,这事就完了,在别人眼里,这是泼天的富贵,天大的功劳,在他这里好像就是无足轻重的小事一样。

一名中年的壮汉说道:“我等家园已经被毁,家人也都不在,这都是建奴所害,与他们有不共戴天的血仇,愿投将军麾下,一起杀敌,求督军大人成全。”

他这么一说,很多人也都纷纷附和,毕竟在城中有亲戚有人可以投靠的,没有多少,更多的是附近乡镇的居民,建奴所过之处,房子被烧了,家人被杀光了,他们都被掠进军营之中等死,这实在是血海深仇,但凡有一口在,都要报仇。

陈守明拔出了自己的配刀,这是一把寒光闪闪的苗刀,他说道:“建奴毁我家园,杀我亲人,这是不共戴天的血仇,终有一日,我等将会将它们杀光。”

高若青挥舞拳头大声的说道:“杀光建奴!杀光建奴。”

百姓们也都跟着挥舞拳头叫了起来。

陈守明举着自己这把刀,说道:“建奴也都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也就是两个胳膊扛一个脑袋,老子的刀砍到他脑袋上的时候,一样会把它剁下来,建奴统帅、老奴的长孙长子和硕成亲王,就是被本督军亲手砍下了脑袋。”

当他说这句话的时候,百姓们士气大振,响起了惊天的欢呼声,这是为这位督军大人喝彩。

他这么一说,更多的人愿意投军,杀敌报仇。

陈守明说道:“愿意投军杀敌报仇者,本将无限欢迎,我们会为你提供食宿、提供军饷,提供武器盔甲,杀敌报仇,如果不愿从军者,也会提供十斤米作为路费。”

这里大概还有四五千的民众,都是死里逃生的,此刻被陈守明一番激励,纷纷都表示要留下来参军,接受训练,杀敌报国。

很多人都发现,浮山军跟他们见过的很多明军,完全不一样,他们的士兵高大强壮,走路挺直腰杆,气宇轩昂,满脸的冷酷和自信,就算是大明各大镇将,最为精锐的家丁,也不过是如此。

陈守明这就命令高若青这位大总管,对这些人进行安排,张秉文等人闻讯赶来多时,看见了陈守明妥善的安排这些百姓,心中也是欣慰,张秉文说道:“经此一役,建奴该不敢小看我等。”

陈守明说道:“大人以为我们凭什么赢得这一仗?”

张秉文说道:“自然是将军运筹帷幄,亲冒矢石。”

陈守明说道:“就是因为建奴过于自信了,他们分兵攻略过处,各营重新整合,不免生疏,要对付我浮山军者,没有十倍的兵力,他是自讨全趣。”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