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为什么逼着我当皇帝 第27章 劫营成功

作者:岑水汶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6-26 22:36:30
最新网址:www.biquw.cc

如果让这股骑兵追过来,对着他们大砍大杀,出城的明军,将要全军覆没,就连这些好不容易逃出奴隶营的人,都会被杀死。

果然骑兵是相当的厉害,还在百步之外,就已经拿起了弓箭,进行齐射,一下子就射死了上百个民伕,其他的人吓得亡魂大冒,争先恐后的往城里跑。

骑兵冲锋,百步不过是转瞬之间。

不过当这些骑兵快速冲过来的时候,地上却是连续不断的发生爆炸,将这些骑兵们炸得人仰马翻,前面的倒在了地上,后面的骑兵,则是如潮水一般,无情的践踏过来,将坠马者踩成肉泥,继续向前,不过当他们踩过来的时候,继续的发生爆炸,将他们炸得哭爹喊娘,死伤惨重,连队伍都乱了。

这时候负责殿后的明军,毫不客气的拿出了火枪,对他们进行了密集的射击。

这时候的火枪,准确度是是非常有限,只能够打人形的物件,最大的威力就在于齐射。

他们在指挥官的号令之下,一起放枪,使得攻击的目标,始终是有大片的子弹射过去,把敌人一片片的射倒。

明军这是撤退,并不是逃跑,他们交替掩护,还放下了地雷,埋下的伏兵,就是防止敌人派出骑兵,进行追击。

看到如此情况,又是乌灯黑火的,建奴不敢追赶,只能够眼睁睁的看着他们这伙人,消失在黑夜中,向暗影中带着点点灯火的济南城冲去。

这时候多尔滚匆匆忙忙的赶过来,看见被炸倒在地上的大炮,他是气得怒火冲天,差点吐血。

大炮的炮身还在,但是其相关的配件炮架、炮孔等却已经被炸烂了,在地上横七竖八的躺着,估计是报废了。

更惨的就是,他们的仓库里面放了大量的炮弹、火药,结果被明军淋以火油,经过一顿燃烧,发生的大爆炸,地面上都炸出了一个几米深的大坑。

这可以说是惨不忍睹,他们的炮营,算是废了,就连他们的工匠营也完了。

工匠营在炮营旁边,里面有众多的工匠,这一些工匠,虽然是建奴掠夺过来的,却享受很好的待遇,他们为建奴效力,打造兵器,打造盔甲等,结果这一次被他们一锅端了。

负责往这个方向突击的是第三名营营正高平,当他们旋风般冲进工匠营的时候,这些工匠们吓得纷纷跪地求饶,他们哭着说:“我们都是明人,被逼无奈才从贼,求大人饶命。”

说真的可是纯正的汉语,样子也都是相当可怜,求饶也十分的有诚意。

不过高平大声的说道:“这些人为虎作伥,哪里是知道自己错?只是知道自己要死了才求饶,一个不留,全部砍了。”

结果大军平推过去,工匠营鸡犬不留,杀的是血流成河,就算是老人、小孩、妇嬬,一个都不放过。

至于这些人是不是无辜的,有罪的,不是高平能够考虑的,这是战争年代,哪个庙里没有冤死的鬼,他稍作迟疑,死的就是他了。

损失的还有建奴营中,用于消耗的奴隶,结果这些人全部都炸营逃跑了,现在看着兵荒马乱的营地,满地的尸体,多尔滚气得发疯,他说道:“该死的明人,该死的当值官。”

多尔滚无比气愤的是,他们有预判过明军会来偷袭,还做了准备,结果还是被对方偷袭成功。

对方是利用他们的薄弱环节,建奴可以说是损失惨重,特别是工匠营、炮营的全军覆没,这令我该如何向大汗交代?

明军交替掩护,撤回了城中,同时也带回来了几千被俘百姓,这些人被建奴毁坏了家园,还被抓到营中,贬为奴隶,充当炮灰,那是生不如死,形同畜生。

很多人都自负必死,但是居然还有重获自由的机会,他们很多人跪倒在地上,喜极而泣,更有人高呼祖宗或者老天爷。

这时候,高若青负责将他们接待,把他们临近军营的校场之中,统一的安排。

经过半夜的逃亡,很多人都是又累又困,不少人逃到了城中,两眼一发黑,倒在地上就死去。

大多数人都是狼狈不堪,憔悴之极,高若青命人弄来了很多的衣服、被子给他们御寒。

还命人拿来了稀饭、馒头、大饼给他们充饥。

这些百姓们也都是被建奴折磨狠了,每天没日没夜的干活,还将他们当炮灰一样去攻城,却不给饱饭吃,每一个人都是饿得两脚发软。

有些人在逃亡的过程中,逃着逃走,就倒在了地上,再也醒不过来。

此刻,看见吃的,两眼发出绿光,争先恐后的跑过来吃,还在滚烫中的稀饭,装在碗里,就猛往嘴里塞,估计也都是饿得狠极了。

高若青看着可怜,连忙上前,劝慰说道:“乡亲们慢点!慢点!有的是,有的是,还有馒头、白米饭,吃点垫肚子,等下吃饱饭,造孽啊!你看一个大棒小伙,瘦成这样。”

听到高若青这位一身官服的大佬这么说,很多民夫和百姓们都感动的哭起来,有人哭着说:“苍天哪!大老爷!建奴来了,咱啥都没有,求大老爷为俺做主。”

要知道自从家园被毁,他们被贬为奴隶,就没日没夜的干活,稍有不从就是一顿打,奴隶营之中,每天都有人死去,营地外面的几个大坑,都埋满了尸体,他们的命,还不如一条狗,一只羊值钱。

他们也都以为,只怕会死在异国他乡,或者是荒郊野外。

谁知道在有生之年,还能够回归大明,还有人叫他们吃饱饭。

很多人激动得流下眼泪,纷纷向高若青跪拜,然后说道:“多谢大老爷救命之恩。”

高若青道:“各位乡亲,救大家的是陈守明督军大人,本人只是追附尾骥,打打下手,如果要谢的话,就感谢督军大人,没有督军大人,估计后果不堪设想啊。”

一名中年的壮汉说道:“督军大人在何处?请大人引见,某等要向他磕几个头。”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