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武水浒,开局斩杀江湖巨寇 第20章 祭祀

作者:葡萄无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6-29 16:41:57
最新网址:www.biquw.cc

话说张天生骑马出了南城门,顺着泾河一路南下。

此时正值九月末的光景,崆峒山区天高云阔,沿着河谷盆地两侧莽莽群山森林密布,却已显出晚秋时节的萧瑟景象。

寒风吹拂过山谷,带起了呜咽呼嚎的怪声,这与田地中沉甸甸的麦穗形成迥异形象,预示着寒冬很快将来临。

张天生抬头望远,连绵的崆峒山上,隐隐的能看见佛寺道观建筑的飞檐斗拱,几名年轻道士在险峻山峰道场处,挥动闪烁的剑光修炼,带给了这座名山道场更多的神秘色彩。

这看的他心潮起伏,悠然的心向往之。

自古以来

崆峒山上香火鼎盛,庙观甚多。

山麓的问道宫始建于大汉室朝末期,自唐以来,在崆峒山上修建了轩辕宫,皆为香火鼎盛的古道观,绵延千年之久。

北宋皇朝乾德年间,在主峰马鬃山巅创建真武殿,有道众数百人。

至本朝政和年间,徽宗皇帝颁旨,重修山麓问道宫,大兴土木至今。

马鬃山巅辟建为隍城,在隍城内重建真武殿,顶覆铁瓦,远望如金台玉阙,并增建献殿、药王殿、老君楼、太和楼、玉皇阁、灵官洞,殿阁重重,蔚为壮观。

自山麓至香山梁顶,又耗费重金修建了聚仙桥、王母宫、紫霄宫、老营宫、遇真宫、南崖宫、天仙宫、斗姆宫、静乐宫、玄圣宫、飞仙阁、磨针观、十二帅殿、白虎殿、东华庵、混元楼等等,潜心侍奉太乙真君。

沿山脚向上。从中台至隍城创建了三天门,并在二天门修建三教洞,可谓香火极盛。

张天生沿着泾河边的官道蜿蜒前行,边骑马边想着心思。

他也想上山修道,现在时机不成熟,机缘还未到,尚须过些时日再说。

修道一途无外乎法,侣,财,地,师这5字真言,“法”是真法,“侣”既可以是道侣,也可以是修道家族的便利或道门中人引荐,这就是机缘。

崆峒山上大小佛院道观数十上百座,修道参禅数千人,内里鱼龙混杂,拜错了山门可就怠误一生。

这么多的修道之人,为何偏偏青睐于你?

一无所有的拜入山门,那需要在清苦修行中,与众多同门师兄弟竞争,想要出头殊为不易。

若是身怀万金,又是朝廷官员的身份,加之内外兼修颇具火候,又恰逢贵人引领入门,岂不是水到渠成?

这正是张天生想走的道路,他一路盘算着心思,不知不觉已经来到了三台庄地面上。

这是一处沿着泾河较为广阔的丘陵谷地,田中麦子已经收割大半,三台庄就在一片树林后方,绕过去就能看见。

远远的,就能看到一些乡邻迎了出来,张先生催动马匹赶过去,早早的翻身下得马来。

见面自然一阵寒暄,被簇拥着向庄中行去。

众人一起说说笑笑的前行,很快就绕过树林,见到修筑在丘陵高处的三台庄,感觉分外的亲切。

由于地处西北边疆,战乱频仍,匪寇众多,这里的村落不是“庄”就是“堡”,修建有相当完善的防御设施。

三台庄也是如此,庄子就建在高高的丘陵之上。

庄外环绕着大石堆砌的岩墙,高约两丈,呈现出不规则的半圆形,将整个庄子屏蔽在山坳之内。

进庄的道路是“之”字形,若是大股流寇山贼口来犯,三台庄的庄丁在岩墙后张弓搭箭,就有更多杀伤敌寇的机会。

也可以推下垒石滚木,设置荆棘鹿砦之类,轻易难以攻下。

这并非三台庄独有,而是这西北之地村落大多如此,结社自保,皆以梆子为号。

这三台庄里只要听到梆子响,那庄前庄后,庄东庄西三四百户人家,全都拖枪拽棒,至不济也要拿上门栓,菜刀,齐至祠堂门口的大晒场汇集。

谁家有个红白喜事,也都是全庄邻里一起上阵,吹吹打打,该忙活啥就忙活啥。

递相救护,共保村坊。

还没有走到庄口,庄子里面的男女老少都蜂拥的迎将出来,恭维的喜话不要钱的泼洒出来,场景煞是热闹。

从庄口走到家里,区区六七百步的距离,就走了一炷香时间。

张老令公也来到了大晒场这边,远远的等着孙儿荣归故里,满是褶皱的老脸上笑开了花,满满的喜悦之色。

张天生快走了几步,双手抱拳便单膝跪下了,口中言道:“爷爷在上,孙儿三郎拜见。”

“好,好,三郎如今也有了举人功名,更是朝廷官员贵重身份,就不要行这大礼吧。”张老令公笑着说道。

张先生正色言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岂能乱了上下尊卑,倒教孙儿难做了。”

“哈哈哈……俺都依你,快起来吧!你娘早就等着这里了。”

说话间

身后转出一中年妇人,抹着眼泪看着张天生,却早已经哭得有些红肿了,不是张母还能是谁?

张天生上前扶住,温言说道:“孩儿不孝,让母亲在家担忧了,都是我的罪过。”

“俺是高兴,看见俺家三郎这般出息,要是赁那短命的爹能见到该多好,也能享着你的福了。”张母说着,眼泪止不住又落了下来。

四周的乡邻们轰然大笑,七嘴八舌的劝说起来,那叫一个热闹。

“他张家婶子,赁这话就不对路了。说不定是三郎他爹在天之灵保佑,这可是几辈子都修不来的福分。”

“那可有说道,张老令公今天要大开宗祠,祭奠列祖列宗,俺三台庄的老张家要生发了,这可是好事一桩啊。”

“赁大喜事,当然是俺们庄的大喜事,可不信哭哭啼啼的,败兴咧!”

“到底是妇道人家,没见过什么世面。”

“去去去……有你什么事儿?”

人群中的张秀儿扯着张母的衣角,不时的抬头看看三哥,亮晶晶的眼中满是骄傲,就差写在脸上了。

回到家里

院子里,院子外还有村口的路边到处都站着庄上的乡邻,张天生一路走过来,每个村民都热情洋溢的笑脸相迎,打着招呼。

张先生也脸上堆笑的回应,双手抱拳做揖不停。

好不容易从人群中间挤出一条小路,回到家中的院里,外面新架的三口大铁锅里满满当当的都烹煮着肉食,香味儿飘散的半个庄子都能闻到。

卸下的几块门板用凳子担着,大盆小碗里都装着菜,无非就是肉丸子烧白菜,羊肉炖萝卜,豆角烧肉,羊杂汤,浆水菜,还有大䒰大䒰的白面馍馍,堆的小山一样。

在这西北边疆地界上,喝一碗羊肉泡馍就是最高的享受了。

油辣子泼上,切上新鲜的沙葱碎,再剥一头大蒜就着吃,当真一吃一个不吱声,从内到外都爽透了。

院子里

祭祀的三牲已经准备好了,还有八样果品点心,洗刷干净的猪头上系着红绸,还有一条大鱼足有十几斤,看着都喜庆。

张老令公一声令下,众多的庄客抬的抬,搬的搬,嘹亮的唢呐吹了起来,一路向着祠堂而去。

族中祭祀还是那么老一套,大伯张元发站在祠堂供桌的边上,主持祭祀典礼,一套流程下来。

张氏一族的叔辈们,加上张天生和一众族中后辈那是跪拜后站起来,然后又继续跪拜,再次跪拜,反复跪拜。

磕头都磕了几十个,闹了小半个时辰才结束。

此时已到正午时分

祠堂里的人和外面围观的乡邻们肚子早就饿的咕咕叫了,很多人早饭都没吃,就等着这一顿油水打牙祭呢。

眼见着左等也不出来,右等也不出来,便在祠堂外面叫将起来。

张老令公絮絮叨叨的说了很多,无非就是祖宗庇佑,祖宗显灵,光大门楣之类的话,看得出来那是真高兴。

听到祠堂外面喧哗之声,这才收了口,笑骂说道:“赁这些小崽子就知道吃酒,须不曾短了你们,如何就闹将起来?愈发的不成话。既然等的焦躁了,那就开席吧。”

这一句话说出,全场当即欢声雷动。

祠堂门口的大晒场上

摆放着各家各户凑出来的二十二张方桌,三台庄有头有脸的长辈才能入座,这也包括张天生和此次一起返回的五位庄中青壮,都有幸能上桌子吃酒。

其他的男人,妇女和孩子只能抱着个碗,拿着筷子,端着一碗热腾腾的羊杂汤坐在路边,将手里拿的白面馍馍细细的剥碎,放到碗里泡着羊杂汤大快朵颐,吃的满头见汗。

好在不够还能添,放开肚皮尽吃,吃饱了到晚上也不会饿。

大晒场上每桌上了8个碗的菜,自酿的酒水用碗盛起来吃,那自然热热闹闹,不需再提。

做过这一回,算得上三台庄的一桩盛事,村中众人对张天生的称呼也变成了“相公”,而不是张口闭口的“三郎”了。

热闹一直到黄昏时分,方才歇止。

一众人等竞相劝酒,张天生吃了很多酒,脑袋昏昏沉沉的不做主了,便在众人搀扶下回去休息了。

面色红晕的躺在床上,等到众人走后,张天生这才睁开眼睛,有点无奈的苦笑起来。

虽然是装醉,可真的喝了不少,已有了六七分的酒意。

若不寻个法子及早脱身,恐怕真的要大醉了。

躺在舒服的床上,一阵睡意袭来,张天生不知不觉的便睡了过去,睡得那么香甜。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