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杀鲜卑可汗檀石槐,一直都是埋藏在刘备心底、从未对人说起过的隐秘想法。
如今,他终于对着简雍、牵招、东野班、新垣简、左髭、丈八、关羽几个人说了出来。
他有识人的眼光,已经对这几个人观察了许久,知道他们都是可以信任的人,
虽然他这一世还是第一天与关羽认识,但对关羽的信任却一如上一世。
几个人听了刘备的计划,都觉得有些异想天开。
要知道,鲜卑可汗檀石槐可是草原上的一代天骄,其赫赫威名甚至一度可以与另一位草原天骄——匈奴的冒顿单于等齐。
传说檀石槐是其母“闻天雷,吞冰雹”而生的异人。
史书上说檀石槐“勇健有智略”。
可见,他不仅骁勇善战,而且很有智慧谋略。
在草原上,自古以来,崇尚勇力。
作为草原共主的单于或者可汗,从来都是“兵强马壮者为之”。
檀石槐便是一路靠勇力上位,威名素著,因而,周围归附他的人和部落很多。
渐渐地,他开始变得兵强马壮起来。
随着他的日渐强大,草原上东部的部落首领和西部的部落首领,也都纷纷向他归附。
就这样,檀石槐几乎完全占领了匈奴原先的全部地盘,成为草原上最强大的天骄。
他管辖的范围,从东到西,长达一万四千多里地,从南到北宽达七千多里地,囊括了漠南、漠北,北部直抵北海,也就是今天的贝加尔湖。
史书上记载,鲜卑骑兵“兵利马疾,过于匈奴”,“来如飞鸟,去如绝弦”。
鲜卑骑兵的勇悍善战,比历史上的匈奴兵还要厉害。
而这就是檀石槐的最大资本。
作为新的草原共主,檀石槐北抗丁零,东击夫余,西攻乌孙,南略东汉,在弄得四邻不安的同时,他作为草原雄主的地位也越来越稳固。
正是因为檀石槐的存在,草原上的鲜卑各部才结束了分裂,团结在他的麾下,拧成一股绳,成为耸动天下的力量。
汉朝为了笼络羁縻檀石槐,便想把公主下嫁给他,且打算每年送他一些财物,只求他不要发兵进攻边郡。
但檀石槐拒绝了汉朝的这一提议,坚决与汉朝对抗到底。
这令汉朝君臣也感到很是不可思议。
檀石槐是鲜卑历史上最伟大的可汗,但同时也是汉朝最危险的敌人。
牵招从小饱读诗书,各地游学,也对檀石槐有所了解。
他听了刘备的刺杀檀石槐的计划之后,沉吟着道:
“玄德的想法很好。檀石槐的确是汉朝目前最大的敌人。只要将之刺杀,鲜卑各部将不攻自破,再次陷入自相攻伐的混乱状态。”
关羽则道:
“深入鲜卑内部,刺杀其可汗,这一想法实在是太过大胆。行刺之前,必须要进行周密的策划才行。否则的话,即使是成功了,也将是一条有去无回的死路。”
刘备点点头:
“当然。按照我的想法,我们不但要成功刺杀檀石槐,而且还要全身而退,重新返回幽州。我们可以好好谋划一下。——只要杀了檀石槐,就为我大汉解决了最大的祸患。而我们也将立下不世奇功。”
东野班凌然道:
“那就干!你我正当热血之时,趁着身强体壮,去鲜卑的部落里闯荡一番。能杀了檀石槐最好,就算是杀不了檀石槐,杀了他手底下的几个大人也是好的。”
“不。”
刘备沉声道:“一定要杀了檀石槐。杀他手底下的几个大人,并不会对鲜卑造成很大的影响。他们将依然是铁板一块。只有杀了檀石槐,才能使这块铁板碎裂。”
新垣简的目光中流露出恐惧的神色,他整个人也禁不住微微发抖:
“我听说檀石槐手下有近十万骑兵,个个骁勇善战,来去如风,如同鬼魅一般。他们从小便练习骑射,在草原上,动辄骑马,几乎不怎么步行。早就练成人马合一的本事。我们是汉人,可能不如他们那般善战。”
东野班踹了新垣简的大腿一脚,大声道:
“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还没打呢,你倒先怂了。”
刘备解释道:
“我们既然是去行刺檀石槐,自然是要通过一些手段,获得他的信任,潜伏到他的身边,然后趁机下手。而不是我们一行人去直接对抗鲜卑人的十万骑兵。
“往昔,义阳侯傅介子以赏赐为名,携带黄金锦绣出使楼兰国,于宴席间斩杀楼兰王。过程中,也是用了很多计谋。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可见,只有深入虎穴,才能一击必杀。”
关羽闻言道:
“傅介子斩杀楼兰王,更多的是倚靠大汉天威。当时的大汉,十分强盛,四夷畏服,只有匈奴敢与大汉相抗。
“楼兰王可完全比不上如今的鲜卑可汗檀石槐。二人不可同日而语。但刺杀的策略是对的。必须想方设法潜入檀石槐的王帐才行。”
左髭提议道:
“我们倒是可以扮成商人,带上一个车队的货物,前往檀石槐的王庭所在之地。借进献宝物之际,对其展开刺杀。”
牵招默默地思索一番,方道:
“像荆轲刺秦王那样吗?那也要取得檀石槐的信任才行。况且就算是杀了檀石槐,也很难逃出他的王帐,更不用说重新回到幽州了。”
众人放开讨论,七嘴八舌,各抒己见。
最后,刘备又总结道:
“此事不能急于一时。还需从长计议。在我看来,大的方略是,一定要先潜入鲜卑内部,然后伺机对檀石槐进行刺杀。我们现在制定的谋划虽好,但在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发生很多变故。”
众人也都深以为然,认为计划不如变化快。
正当他们坐在蹴鞠场的树下,商议如何行刺鲜卑可汗檀石槐之时,突然听到前院有人高声叫喊:
“左兄在家吗?”
众人都不由地神情一凛。
左髭侧耳倾听,依稀听到了些熟悉的声音,便对众人道:
“来者应该是我的一位朋友。我去接待一下,你们在此稍等。”
于是,左髭便起身向着前院而去。
过不多时。
左髭引领着两个体型较胖的大汉,来到了蹴鞠场。
仍然坐在地上的刘备,抬头看去,见那两个大汉,年纪在三十岁上下,头戴青黑介帻,穿着华美的短襦裤褶,脚上各穿皮靴,一副胡汉行商的打扮。
众人都停止了谈论,随着刘备站起身来。
左髭便向着刘备道:
“玄德,这两位就是我向你提起过的往来涿郡和辽东一带的中山贩马大商。这位是张世平,张兄。这位是苏双,苏兄。”
又对着张世平和苏双道:
“这位就是名闻涿郡的少年英雄,刘备刘玄德。涿县东门外,一人一刀斩杀数名白石山匪寇的,正是此君。”
经过左髭的一番介绍。刘备与张世平、苏双拱手作揖行礼。
彼此寒暄客套一番。
刘备心下明了:张世平和苏双这一对来自冀州中山的大商人,正是上一世曾经资助过他良马钱财的天使投资人。
那他肯定是要好好地结交一番的。
……
二客(张世平、苏双)大喜,愿将良马五十匹相送,又赠金银五百两,镔铁一千斤,以资器用。
——罗贯中《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