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重生昭烈刘备 第51章 51关羽长生

作者:李文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8 14:57:34
最新网址:www.biquw.cc

黑夜里。

众人听到刘备突然从床上做起来,也都一惊。

耿雍惊问:

“玄德,何事?”

刘备默默地道:

“我只是突然想起了一位故人……”

这里的“故人”,既是指旧交、老朋友,也是指已经故去的人。

对于重生而来的刘备来说,关羽都符合,就是他的故人。

耿雍好奇地问:

“哪位故人?”

刘备不太好说,只是轻轻遮掩道:

“我曾经一起玩过的朋友。你们都不认识的。”

一听刘备这么说,耿雍便也没有再继续追问。

停了一会儿。

待到激动的情绪平复下来。

刘备方才问丈八:

“天天来找你相扑角抵的这个河东少年,叫什么名字?”

丈八想了想,道:

“好像叫关羽,字长生。大家都叫他长生。”

“关羽,关长生……”

刘备默默地念叨了一句。

他知道关羽一开始的时候,字“长生”,后来觉得这个字不够霸气,太过普通随便,于是,便改为“云长”。

而此时,大他刘备一岁的关羽,年仅十六岁,应该还没有改字。

“关羽既然是司隶河东人,为什么来到涿县?”

刘备故意问。

丈八沉吟着道:

“听说是跟人一起来涿郡贩马,但他跟来的那个人去了辽东之后,便再也没有回来。”

刘备情知是关羽编造的理由,但仍追问道:

“关羽为何没有跟着那个人一起去辽东?”

丈八道:

“关羽走到涿县生病了,那个人便让关羽留在涿县养病。”

“原来是这样。”

刘备默默地道。

自然,他是知道关羽为什么来到涿县的?

史书上记载的是关羽因事“亡命奔涿郡”。

刘备曾经从关羽的口中得知,关羽之所以逃亡到涿县,是因为在家乡解县杀了当地的一位豪强的儿子。

那位豪强之子,仗着家里的部曲,横行乡里,凌虐乡民,奸污妇女,却因为家里有权有势,而始终逍遥法外。

十六岁的关羽,出于义愤,便在这位豪强之子再次欺侮百姓的时候,趁乱给了他一刀。

那位豪强之子当场殒命。

其手下的部曲提着刀要砍关羽。

但当时的关羽,身高已经近乎九尺(两米),他身长力大,又提刀斩杀了数名豪强部曲,一时无人敢近,这才一径离开。

关羽杀了人,得罪了当地豪强,肯定是不能再待在解县了。

为了不让自己的父母遭到报复,他便先将二老转移到别的县里一位远方亲戚家,以流民的方式,依附在其家,平时做工种地。

而他自己则彻底离开了河东郡,离开了司隶校尉部,一路逃亡,来到了幽州涿郡。

关羽只是平民之子,从小生活在民间,因此,对于贩夫走卒都十分友善。

他逃亡的路上,也得到了很多普通百姓的帮助。

关家祖上也曾经富裕过,一度诗书传家。

只是到了关羽的爷爷这一辈,家道开始中落。

到了关羽的父亲这一辈,则彻底沦落为平民百姓。

不过,关家向来都有读书习学的传统。

关羽的父亲迫于生计,几乎不怎么读书。

只是关羽从小便喜欢读家里的藏书,尤其是喜欢读《春秋左氏传》,且喜欢到了一定程度——“讽诵略皆上口”。

可见他对《春秋左氏传》的研读,已经达到了大体上可以背诵的程度。

其喜爱之情可见一斑。

正是因为从小便阅读《春秋左氏传》,使他的性格孤傲,一般的那些装腔作势的读书人,根本入不了他的法眼。

这也导致他和张飞对读书人有着完全不同的看法。

史书记载“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说张飞敬爱士大夫、读书人,却不顾惜军中士卒、仆役以及普通平民百姓等。

——这里的“小人”不是指道德品行层面的行为卑劣之人,而是与“君子”也就是读书人相对的平民阶层、被奴役者。

关羽则与张飞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

对于底层士兵和军中仆役,关羽往往善待他们,对他们十分亲和。

但对于士大夫或者读书人,关羽则表现出一副傲慢的态度,甚至对他们感到不屑。

在《春秋左氏传・庄公十年》中的《曹刿论战》,有一段记载——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平民以谷物为主食,不经常吃肉。

经常能够吃到肉的,是以所谓的士大夫读书人为主体的统治阶层。也就是《左传》中所谓的“肉食者”。

经常讽诵《左传》的关羽,早就从这本书里读到了“肉食者”们目光短浅缺乏政治远见,脱离实际而又政治无能,虚伪造作、沉迷享乐而导致礼崩乐坏。

对于这样的一群“肉食者”们,熟读《春秋左氏传》的关羽,在现实之中,亲眼看到他们的作态的时候,又怎么会给他们好脸色呢。

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

从底层一步步地爬上来的能吏干将,才是让关羽欣赏的。

关羽善待从事一线工作的士卒民夫,体恤他们,自然有以仁义收服其心从而为我所用的想法,但也有不敢轻视创造历史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思。

关羽和张飞对待“君子”、“小人”的不同态度,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导致了他们各自的人生悲剧。

张飞最终死于“小人”之手。

关羽的人生悲剧,也与他的“刚而自矜”的傲慢孤高脱不了干系。

当然,作为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武圣”,能够与“文圣”孔子并驾齐驱,关羽也是十分尚武的。

他从小在读书之余,便跟随父亲练习武艺。

听说乡里谁的技击之术高明,便登门请教。

看到有人身材雄壮的,关羽便想与之较量一番,既娱乐开怀,又能对自己的技击之术进行实战的检验。

这位在十五里铺打铁的铁匠“丈八”李虎,便是因为身高九尺,体型雄壮,而成为关羽挑战的目标。

毕竟,身高近九尺的关羽,平时根本找不到差不多体型的对手,只有丈八正好合适。

东汉末年之时,普通男子的身高不过七尺上下。

身高八尺,那就是“姿容甚伟”了。

如果身高九尺,那就是十分罕见的铁塔巨汉了。

即使是现代社会,身高两米也就是汉尺九尺的男子,也是很罕见的。

可想而知,一个九尺大汉在东汉末年是怎么样的一个存在。

身大力不亏。

九尺大汉稍微学一点技击之术,便可以纵横江湖、笑傲沙场了。

更何况是关羽从小便练习武术呢。

刘备知道,丈八每次相扑角抵输在关羽手下根本不冤。

丈八虽然是打铁匠出手,也有两膀子骄人的力气,但却不会运用,那便只是蛮力。

稍微教给丈八一点摔柔技术,便可以让他在擂台上制胜。

想到了这里,刘备内心略兴奋:

“丈八,明天早起,我教你一些手段,保管让你战胜那个叫关羽的汉子。”

……

斯人(关公)长而好学,读《左传》略皆上口,梗亮有雄气。

——《三国志・吕蒙传》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