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重生昭烈刘备 第21章 21家徒四壁衣鹑结

作者:李文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6-26 16:47:07
最新网址:www.biquw.cc

张飞不由地冷哼了一声:

“中常侍赵忠,深受天子宠信,权大势大,党羽遍布朝野,我们惹不起。赵忠的族弟赵祥,我们也同样奈何不了他。但这帮青溪庄园的门客,我们还不能通过官府的力量将他们绳之以法吗?”

“难啊!”

兀突鲁虽然是乌桓人,但长时间生活在汉地,已经对汉人十分熟悉,“这些门客有赵祥的庇护,官府也不敢怎么着他们。打狗也要看主人。就算是其中一个门客招认自己是杀人凶手,官府怕也是治不了他的罪。”

刘备却淡淡地道:

“益德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现如今,州郡官吏虽然人人惧怕中常侍赵忠的权势,但如果我们能够善用官府的力量,未尝不能将杀人的门客绳之以法。”

兀突鲁冷笑一声,问:

“如何利用官府的力量?”

刘备沉声道:

“十常侍虽然与曹节、王甫等人互为表里,弄权乱政,搅乱大汉朝野,人人畏之如虎,敢怒不敢言。但也并不是所有的天下人都惧怕他们、依顺他们。至少清流党人从来都不阿附十常侍,反而在明里暗里地与他们做着对抗。”

兀突鲁又是一声冷笑:

“两次党锢之祸,都是宦官怂恿皇帝所为。你说的那些清流党人,死走逃亡伤,如今,还剩下几个呢?”

“党锢之祸,的确是重创了天下士人。但桥玄、杨彪、阳球等忠心汉室的大臣仍然屹立朝堂,继续与宦官作斗争。此外,更有袁绍、曹操、何颙、张邈等侠义之人,或明或暗地在进行着反抗宦官的活动。太学生则通过舆论造势,评议宦官专权,聚合民间力量。就算是州郡县府,也尽有忠心正直、不畏强权之人。”

刘备的目光逐渐变得锐利起来,“所以,你们要知道,并不是只有我们在战斗。我们并不孤单。只要我们找到赵祥的门客杀人的铁证,哪怕是皇帝也只能依法行事。更不用说涿县县令了。”

张飞此时忽道:

“如果州郡官吏惧怕十常侍,故意偏袒,甚至徇私枉法怎么办?”

“守正用奇!”

刘备沉声道。

张飞和兀突鲁同时发问:

“何意?”

“坚守正义,出奇制胜。”

刘备淡淡地笑了笑,“就算是官府回护杀人的门客,甚至不予追究,我们也不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设下计谋,悄无声息地除掉凶手,为张浑报仇。当然,这是万不得已,才行此下策。”

一听这话,张飞和兀突鲁两个人互相对视了一眼,都不说话,而是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

张飞看向刘备的目光中,已然是充满了信任和钦敬。

这种目光,刘备很熟悉很熟悉。

兀突鲁也不由地对刘备另眼相看。

三个人又说了一些话之后,回到路边捡回了大铁椎。接着,便在路边分别。临别前,再次约定明天一大早在大树楼桑里会合。

看着张飞和兀突鲁远去的背影,刘备在心里感叹了一句造化弄人。向着大树楼桑里拍马而行。

大树楼桑里在仁义乡算是一个比较大的村落,有两三百家,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刘氏宗族中人。

而隶属于刘氏宗族的部曲和佃户,则大多居住在庄园之中,只是在有事的时候,才前来大树楼桑里进行护卫守御。

楼桑里的里墙高达三丈(七米),宽一丈多,呈梯形。若是防御一般的山贼盗匪还是绰绰有余的,但在正规军队面前,那就不堪一击了。

刘备飞马进入里门,在大街上狂奔。

街上的刘氏族人看到刘备回来了,都是既惊又喜。

刘备杀人的传言,早就已经在大树楼桑里传开。

族人看着刘备自小长大,他们大多数自然是不信的,如今看到刘备骑马回来,便知道他并无大碍。

“玄德安好?”

“一切都好。诸位放心就是。”

“你阿娘在家等你呢。快回吧。”

刘备飞马掠过长街,来到自己家院门口。

“汪汪”之声早就从院落里响了起来。

他养的那一只名叫灰狼的“中华田园犬”,已经从篱笆门里窜了出来。

正好,刘备从马上下来。

灰狼欢快地叫着,人立起来,不停地嗅着刘备身上的气息。

刘备摸了摸灰狼的狗头,“我一天不在,有没有好好看家护院?”

灰狼则兴奋地汪汪叫个不停。

刘备将马儿系在门口的一棵歪脖子树上。

“阿兄,你回来了!”

十岁的妹妹刘阿梓也跑出篱笆门,一脸欢笑地迎接着刘备。

刘阿梓梳着双髻,虽然穿着简单素朴的粗布麻衣,但难掩她眉目间透露出来的清灵可爱劲儿。

刘阿梓好奇地问:

“阿兄,耿雍说你在野猪林杀了人,被游徼抓了……”

“没有的事。是他们认错人了。”

刘备淡淡地道:“你阿兄我虽然天天习练器械,但从来不乱杀人。”

“我一听就知道阿兄是被诬陷的。”

“阿梓,母亲呢?”刘备问。

“在屋里编草鞋呢。”

刘阿梓说着话,转头对着院落里大声喊:“娘,阿兄回来了。”

刘备快步进入院子。

院落很大,甚至显得有些空旷。

西边墙下的猪圈里,还不时传来几声熟悉的哼哼声。

东南角上的那一棵如同伞盖一般高达五丈的桑树,此时也被风儿吹动,振振簌簌,发出细微的哗哗响声。

母亲吴氏正倚在门口,微笑地看着自己的儿子刘备平安归来。

她不到四十岁的年纪,荆钗布裙,身形消瘦,甚至有点干枯,面容略显惨淡,显然是常年劳作受累,早就历尽风霜磨难。

“阿娘,我回来了。托宗族的庇佑,县君的贤明,洗脱了我的嫌疑。现在,孩儿一切都很好,您不用担心了。”

刘备笑着,走到母亲面前。

母亲吴氏也是一个寡言少语的人,不太爱说话,平常之时,只是一个劲地默默干活,像是一个机器人一样不停地劳作,不停地劳作。

看到刘备回来了,知道他已经平安脱身,她眼神里泛着异样的光彩,悬着的一颗心总算是落了下来,也并没有多问。

他们母子之间早就已经心灵相通,只是一个眼神,便已经洞悉所有。

母亲吴氏只是点了点头:

“那就好。”

母子三人进入那三间茅草屋。

家徒四壁,萧然一室,但收拾得干净整洁。

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茅草屋已然有些破烂不堪,修缮了好几天,才显得像样一些。后来住进去,倒也是冬暖夏凉。

母亲吴氏从釜中盛了一陶碗的麦饭放在桌案上。

“吃麦饭。”

然后继续在一旁编制草鞋。

刘阿梓则乖巧地从旁帮忙。

“是。”

刘备还真有点饿了,就着咸菜便吃了一碗麦饭。

灰狼趴在门口,不知道在想什么。

兄妹二人正闲聊着,篱笆门外突然想起了一个粗豪的声音:

“刘备在家吗?”

“叫玄德……”另一个声音提醒。

“我偏叫刘备,怎么了?要你管。真是多事!”

“哎,你这人……”

茅屋中的刘备向着篱笆门看去,便看到在十五里铺卖猪肉的东野班和卖菜小贩新垣简两个人你推我挤地走了进来。

看到这一对活宝,他心里不由地默默念叨了一句:不知这俩货上门来又要搞什么飞机。

……

生有终身之勤,死有暴骨之忧,岁小不登,流离沟壑,嫁妻卖子。其所以伤心腐藏、失生人之乐者,盖不可胜陈。

——崔寔《政论》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