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久闻卢博士之名,如雷贯耳。早就想去拜访,恨无门路耳。如今,二叔愿意资助于我,备感激不尽。敢不从命。”
说实话,刘备实在是打心眼里感激堂叔刘元起。
在刘备织席贩履过着穷困生活的时候,唯独有这个堂叔刘元起十分看重他。
刘元起夸奖刘备“吾宗中有此儿,非常人也”。
他认为刘备是涿县刘氏宗族中的翘楚,将来必定不是一般人。
这份青眼有加,比之物质财富的馈赠,更让刘备感喟良深。
人人都不看好他,唯独堂叔刘元起例外。
在刘备的心目中,他早就已经把堂叔刘元起当做知人识人的“巨眼英雄”,当做相中千里马的伯乐。
刘元起见刘备愿意与自己的儿子刘德然一起前往雒阳缑氏山卢植精舍,心下大喜:
“玄德,你父亲早早离世,你只能与母亲相依为命。但你也缺乏父亲的教导。我希望你跟随卢博士学习的时候,把他当做自己的父亲一样,让他成为你的榜样。卢博士为人正直,说话从不拐弯抹角,也不会蝇营狗苟、委曲求全。他完全可以指引你,成为你的导师。希望你能够好好读书,好好做人。”
根据著名史学家陈寿《三国志·先主传》的记载,刘备“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完全是一副少年游侠的做派。
但是,刘备临终写给儿子刘禅的遗诏中,却敦敦教导儿子一定要多读书,说读书“益人意智”。
可见,刘备在征战四方、逐鹿天下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甚至在自己临终前的遗诏中,特意告诫自己的儿子刘禅。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刘备的临终遗诏,字字都是带血的教训。
他肯定是有些后悔自己少年时代过于轻佻了。
——没有通过读书,系统地吸取古人的智慧。
是以,陈寿评论刘备“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说刘备的智略权谋比不上魏武帝曹操,因而他建立的蜀汉政权的疆域才相对狭小。
上一世,刘备在这方面吃了亏。
这一世,他肯定要规避并弥补这方面的错误。
想了想。
刘备沉吟着道:
“二叔,实话实说,我十来岁的时候,的确是不喜欢读书,不过,我现在已经十五岁了,长大了,也明事理了。我没事的时候,经常阅读《汉书》、《礼记》、《论语》、《孙子兵法》、《六韬》、《商君书》之类的先贤诸子典籍。”
刘元起听了,更是大喜过望:
“如此甚好。温故而知新。你要多读,才能领悟更多。如果你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到缑氏山精舍亲自向卢博士请教。如今的你,也是允文允武,我相信卢博士也肯定会教授你他的真传实学。”
坐在主位的刘敬也很高兴:
“卢博士博古通今,玄德、德然跟着卢博士研究经学奥义,将来肯定能飞黄腾达。我涿县刘氏家族或也能门楣光大。”
刘敬想的是光耀门楣。
而刘备想的远比族长刘敬还要长远。
他跟随卢植自然是要钻研经学,但更重要是学习汉末三大名将之一的卢植的兵法韬略,以及结交悍勇名将辽西公孙瓒,以为将来问鼎天下做好一切准备。
本来在现代社会里,他便已经读过历朝历代的很多兵书,从唐朝赵蕤的《长短经》到明朝戚继光的《纪效新书》、《练兵实纪》,直至民国蔡锷将军的《曾胡治兵语录》,他都有所涉猎,只是没有实践而已。
如今,回到冷兵器时代,正好可以将这些学到的兵法融会贯通到实际的作战之中。
当然,他要先跟随东汉大将卢植,从旁边亲眼看看他如何排兵布阵、攻城野战,好好学习一番。
“备定然不负大伯、二叔厚望。一定会跟随卢博士学到真本领,报效国家。”刘备沉声道。
族长刘敬、刘元起都满意地看着刘备,微笑着点了点头。
“这几个月先在家中好生准备准备。等一过了暑天,便可启程前往雒阳。”
“遵命。”
南部游徼刘豹一遍大口大口地吃着炙肉,一边对刘备道:
“玄德,苟富贵,勿相忘。等哪天你发达了,别忘了带带你阿兄我。哈哈。”
刘备知道刘豹一身武勇,冲动好战,为人慷慨豪爽,且又侠义心肠,很是对他的脾气,当下忙道:
“宗族对我的荫蔽,备没齿难忘。”
刘豹十分满意地点头道:
“唔。是个好汉子。——玄德,赶紧吃炙肉啊。多吃肉,才能长气力。有了气力,才有好精神。”
说话就是这么实在。
“是。”
刘备也随即大口吃起炙肉来。
他不时地吃几口韭菜,中和一些猪肉的肥腻。
须臾饭毕。
刘不疑算了饭钱。
一行人出了酒店。向着涿县城东门而来。
时已至下午未时(过午一点钟)。
一路走,东部游徼程骁一边道:
“诸位,现在是未时,县君大人上午处理完了公务,此时正是倦怠休息之时。恐怕要过一个时辰,才会正堂断案。不如,一起到县衙对面的酒肆里坐着歇会儿吧。”
“也好。”
刘敬点了一下头,“那就如此吧。”
一行人进入涿县城东门,转过了几条街,便来到涿县县衙前。
见衙门里静悄悄地,并无人员走动,知道正在休息。
于是,众人便进入对面的一家酒肆暂歇。
店中一个身材雄壮的老汉,剑眉阔脸,豹头环眼,一脸杀气,五十上下的年纪,看到程游徼,当即从草席上站了起来,关切地问:
“程游徼,那个叫刘备的凶手,抓到了吗?”
一听这话,程骁不由地一脸尴尬。不知道说什么好。
看到豹头环眼的老汉,刘备不由地想起了上一世的一个故人——燕人张飞,张益德。
他知道,这老汉定然是张飞的族中长辈。
根据刘备残存的记忆,他知道张飞出身涿县张氏家族,虽不是什么世家大族,也是一方豪强地主。
此时,张飞应该是十一岁左右了吧。
刘备心中默默地想着,甚至有些激动。
因为他这一世又要再次见到张飞了。
“不愿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生生世世做兄弟。”
“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
上一辈子的誓言犹在耳畔回响。
回忆昔日“寝则同床,恩若兄弟(不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但彼此之间的情义恩遇,却像极了一母同胞的亲兄弟)”的时光,仿佛仍在目前。
如今,重活一世,刘备又怎能不心情激荡。
他站在原地,眼眶里早已湿润。
世人嘲笑他是“爱哭鬼”,却不知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能让一位顶天立地的英雄落泪,其人必是情到深处,意到浓时。
如此“多愁善感”,也大多都是发自内心、起自肺腑的重情重义之人。
……
卢植,字子干,涿郡涿县人也。性刚毅有大节,常怀济世志。
——《后汉书·卢植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