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敬也听说涿县西边的白石山上盘踞着一伙山贼,但势力不大,若这些山贼果然来偷袭楼桑里,仅仅是刘氏宗族的部曲便可以应付,更何况宗中莫名其妙地出了一个技击高手——刘备。
因此,他心下的忧虑顿时一扫而空。
一行人便换了一家酒店。
仍旧寻了一个私密的阁子。
席间,气氛融洽。
众人望向刘备的目光,都有艳羡激赏的神色。
南部游徼刘豹一遍吃着胡饼,一边对刘备道:
“玄德,等再过几年,你长大一些,让大伯给你举个孝廉吧,现如今,你勇擒白石山贼寇,声名也传到都尉府了,不日便将州郡知名。这对你的未来仕途可是大大地利好。县君、府君定会向上面着力推荐你。你一旦举了孝廉,便可以前往雒阳皇宫做皇帝的郎官,做一段时间的郎官之后,便可以正式到州郡为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涿县刘氏家族也定当鼎力相助。怎么样?”
刘备的爷爷刘雄、父亲刘弘,走的都是刘豹所说的路子。
这也是当时的世家大族子弟所要走的。比如,魏武曹操就是通过举孝廉的路子,一步步踏入仕途的。
不过,举孝廉的名声在当时的社会上已经臭了。
民间更是流传着一首歌谣:
举秀才,不知书。
察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
高第良将怯如鸡。
这表明东汉桓灵时代的选官制度,已经被世人所唾弃。
世家大族遮蔽了寒门士子的上升通道。
大量庸碌无能之人,进入官场,导致东汉末年社会阶层逐渐固化。
门阀开始崛起。
比如,袁绍所在的东汉名门——汝南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势力极其庞大。
像这种累世公卿的世家大族,一旦天下有变,便可以号令群雄,裂土封疆,甚至与朝廷相抗,一较短长。
汉末,河北袁绍、汝南袁术这两大强盛的势力,都是借助家族的声名地位,在乱世中由门阀转变为军阀的典型。
相比于汝南袁氏这样的体量庞大的世家大族,涿县刘氏还是比较弱小的。
两者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
因此,刘备并不想重复父辈的老路,走举孝廉这一条艰难的道路。
身为习武之人,并拥有数千年知识的他,更想通过军功,一刀一枪地在战场上崛起。
毕竟,乱世之中,实力是第一位的。
谁的军队够强大,谁才能说得上话,谁才不会沦为餐桌上的鱼肉。
而此时,刘备声名的打造,已经完成了第一步——州郡知名。
接下来,他还要干票大的,从而天下知名。
在乱世里,一个人勇武尚侠的好名声,往往会引起天下豪杰的追慕影从。
在乱世里,一个人忠义仁德的好人设,往往会让天下百姓归心。
得了民心,就等于是得了天下。
心中想定之后。
刘备默默地喝了一口醪糟,方才对着众人正色道:
“现而今,世道污浊,官场之路艰难,备实在是不想踏足其中。咱们涿县刘氏,毕竟是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玄孙,皇族远亲,家世清白。备一身本事,也不想辱没了宗族,不如到边关上,一刀一枪,博个出身,将来或有封侯之日,也为祖宗争口气。”
刘敬听了,赞赏地点了点头:
“难得玄德如此有心。这才是我刘氏子孙。不走寻常之路,偏要自己杀出一条血路来。正所谓是好男儿志在四方。甚好。”
族叔刘元起忽道:
“玄德,一刀一枪博个封侯之位,固然是好。但如今,朝廷以儒家五经为治国根本,普通士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无论如何也要通晓经学。我已经决定让你的族弟刘德然前往雒阳缑氏山精舍,跟随太学博士卢植卢公进修经学。你如果有意的话,我可以资助你与德然一同前往。”
刘备闻言,沉吟不语。
族长刘敬也道:
“一向听闻我们涿郡涿县有一个卢氏家族,出了一位经学大家,叫什么卢植的,后来被朝廷征辟,现任太学博士。怎么他还在缑氏山上开了一个精舍?”
——古之儒者,教授生徒,其所居皆谓之“精舍”。
刘元起点头道:
“是的。卢博士乃海内大儒,年少之时,曾经师从太尉陈球、大儒马融,精研儒学。当世大儒郑玄、管宁、华歆,都是卢博士的同门师兄。如今,他居住在雒阳缑氏山上,有一班入室弟子常跟随左右。”
刘敬看了一眼刘备,道:
“玄德也曾经在族中私塾念过四书五经,如今的他,也算是文武双全。不过,玄德似乎不太喜欢读书,他好像更喜欢习武打猎、飞鹰走犬。”
“若说起文武双全,卢博士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刘元起颇为兴奋地道:“我们的这位涿县老乡卢博士,身长八尺,声如洪钟,不但经学熟稔有见地,其手上的一套戟法也有数十年之功。不论是步战,还是马战,卢博士手上的那一条长戟,使得是出神入化。玄德既然对技击之术那么感兴趣,到时候,去了缑氏山精舍,可以多向卢博士请教一二。”
刘敬闻言,也忍不住赞许地道:
“真不愧是我燕赵慷慨悲歌之士。没想到卢博士还有这一手。玄德和德然两兄弟去做卢博士的入室弟子,那是再好不过。到时候,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必能成就一番功业。”
“入室弟子还谈不上,得到老师真传的人,才能被称为入室弟子。”
刘元起纠正道:“玄德和德然此去缑氏山卢博士精舍,也只能算是列于门墙之内,跟随学习的入门弟子而已。”
刘敬点了点头,“能够入门,那也不容易了。想必涿县卢氏也是看在与我们涿县刘氏是同乡故旧的份上,才会肯破格收录玄德和德然吧。”
“一方面是看在同乡故旧的份上,另一方面,卢博士也是想要选拔一些出身幽州的边郡子弟,好生培养一番,以为国家捍卫边关,抗击鲜卑的进犯。他也是出于一片公心。”
刘元起感叹了一声,接着又道:“卢博士也精研兵法韬略、攻城野战,他也经常向亲友表达过戡平边患、匡扶社稷的志向。无论如何,剑,不过是一人敌,十人敌,至多不过百人敌。若想成为万人敌,还是得学习兵法韬略。”
这一点倒是很让刘备心动的。
卢植文武双修,曾经数次前往江南平定叛乱,后来在黄巾起义爆发后,更是率领大汉北军五校,出征冀州,讨伐黄巾军。
他与朱儁、皇甫嵩号称是“汉末三大名将”。
能够跟随汉末三大将之一的卢植学习文韬武略,这可是万分难得的。
刘备自然不会放过这一个天赐的机会。
……
淑少学明《五经》,遂隐居,立精舍讲授,诸生常数百人。
——《后汉书·党锢传·刘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