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白谢沮龚!”德川家康感激涕零,对袁洋连连叩首!
袁洋没攻灭对马国之时,他仅是丰臣秀吉手下一个小头目,地位卑微。
然而随着汉军的到来,一切都变了,虽然最开始被贬为奴,他心中满是怨恨,可在数日前的灭国壹支之战中,德川家康勇猛过人,连斩五颗壹支国倭人头颅,凭此战功,被丰臣秀吉看中,升任为统领百人的一军屯长。
到今日,他有如神助,斩杀了末庐国大将鬼太郎,凭此战功,竟被袁洋看中,不仅赐下显名,更升其为统领五百倭兵的曲军侯,且独自成营,不与丰臣秀吉同营,这意味着什么,德川家康十分清楚。
“汝二人皆吾心腹重臣,日后当齐心协力,助吾扫平九夷,一统扶桑,切不可因私费公,知否?”袁洋淡淡的笑道。
“嗨!五等定挡为组拱笑死!”丰臣秀吉、德川家康齐声应命。
提拔高野雄并赐名德川家康,并令其再建倭兵次营,不仅是袁洋心中的恶趣味,想集结扶桑人的战国三杰,更是其出于长远考虑的制衡之道。
袁洋手下汉军奇缺,为征服扶桑,倭兵营迟早会大肆扩充。
这么多的兵马,他又不是李隆基,怎么可能让丰臣秀吉一人统领?
趁着这次机会,袁洋干脆直接撬墙角,把丰臣秀吉的心腹扶正。
也不用担心德川家康暗地里会唯丰臣秀吉之命是从,君不见袁洋让他挑选的兵马,是出自哪里?
轻松搞定倭兵营,袁洋又陆续前往水、步、骑三军营地巡视慰问,得益于渡海之后连战连捷,且袁洋厚待汉军,三军将士无不对袁洋感恩戴德,敬畏有加。
之后,袁洋又去了伤兵营,关心慰问,并对军医许以重诺,宣布组建军医营,以救死扶伤为功勋,承诺每救回若干个重伤伤兵,赏粮赐爵,并鼓励其广收学徒,同样皆有厚赐。
众军医见状,个个精神振奋,便是伤患,也倍感欢欣,只觉袁洋真乃明主英雄,便是为他而死,也死而无憾!
稍后,袁洋又召集众军医,告之其煮热水、撒石灰、勤换洗、用高度酒消毒等等前世基本卫生护理操作。
袁洋也只会这些,他能做的就是给足军医地位待遇,刺激他们主动治病救人,同时给伤患最大的心理安慰,以助其安然脱险。
汉军宝贵,每救回一人,军中便多一老卒,袁洋的统治根基也会更加牢固。
介于汉末数十年间瘟疫蔓延,无数中原百姓死于恐怖的伤寒瘟疫,为避免此种情况发生,袁洋交代众军医,提前关注军中及九夷郡上下汉倭军民身体情况,尽早囤积防疫草药,一旦发现类似情况,及时隔离处理,以免措手不及。
一直忙到深夜,袁洋总算得闲,可以躺下休息,然而辗转反侧,他却始终不能入睡。
坐起身,推开窗,仰望星空,袁洋目视东方,喃喃自语:“伯舆、正则,汝等可勿令吾失望…”
………………………………
“正则!前方便是关门海峡,告知全军整戈待旦,准备出击!吾等定不能让主公失望!必破倭寇!”
“呸!总算到了!乃公大刀早已饥渴难耐!传令伙房速速准备朝食,用过饭羹,给吾直扑门司港!”
“诺!”
接近凌晨,随着向导来报,前方不远便是关门海峡,漂泊了一天一夜,原本万籁俱静的汉军船队,瞬间满血复活。
伙夫烧羹做饭,甲士穿甲试兵,船夫升帆划桨,令旗挥舞不休,候船来往不息,三军整戈待旦!
军贵神速,用过朝食,毫不犹豫,管蛟王基便领着全军,顺流而下,直扑关门海峡。
没一会儿,随着天光渐亮,远处海域,一处狭长的海峡,出现在众人眼前。
关门海峡,又名马关海峡,其东西纵横近二十公里,犹如一道利剑,将本洲、九州这两大岛斩为两截。
此海峡地理位置极其重要,乃扶桑兵家必争之地,曾经在此地发生过多场重要战役,便是后世臭名昭著的马关条约,也是李鸿章在此签署。
马关海峡的东北海域,有一处窄道,南北陆地间隔仅有700米,而位于南岸的九州,有一港名日门司,顾名思义,把守城关。
此港北望本洲,南依九州,乃是本洲前往九州最快最便捷之处,因此被称为九州的门户,谁拿下这座关口,便等于掌控了九州的咽喉。
袁洋想要攻略九州,最大的敌人便是势力横跨扶桑三大岛的邪马台国,如果以此前王脩等人的计策,先横扫九州西北部的末庐几个小国,站稳跟脚,聚集实力之后或发兵东进攻打邪马台国九州部众,或挥师南下灭地处南部的狗奴国,稳扎稳打,一统九州岛。
这个计策中规中矩,胜在稳妥,但却有一个致命弱点,旷日持久。
九州岛地有一郡之广,口有二三十万之多,如果稳扎稳打,想扫平此岛,恐怕最少需要大半年。
而这还需要有一个前提,拥众数十万的邪马台国本洲部众,要像瞎子一样,任袁洋鲸吞蚕食九州,不发一兵一卒援兵。
但这怎么可能?!
只要邪马台国还有一口气在,它就不可能任袁洋一统九州,统治邪马台国的卑弥乎虽是女流之辈,但此女却是前后掌权五六十年的一代倭人女王,甚至被后世扶桑人,牵强附会的在《日本书纪》中,把她和只存在于神话中的神功皇后联系在一起。
这样一个倭人武则天式强权女王,绝对会发大军支援九州,甚至亲领大军围攻袁洋,也不是不可能。
虽然袁洋手握近万汉倭精锐大军,卑弥乎就算聚众四五万,他也有九成以上把握可战而胜之!
但这必定会导致战事旷日持久,且汉军的伤亡肯定会远远超过独自面对九州各国。
因此,为迅速占领九州,为避免汉军伤亡过大,无力北上本州,袁洋大胆采纳王基兵分两路的建议,一面亲领主力攻略末庐等小国,聚集实力,
另一面令王基、管蛟领一支奇兵,趁邪马台国不备,进逼关门海峡,一举攻占门司港,切断邪马台国本洲与九州部众之间最方便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