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袁谭,东渡扶桑 第17章 述功 忠烈祠

作者:奶爸咸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6-26 12:04:30
最新网址:www.biquw.cc

“主公,此战倭兵营共计死亡231人,伤328人,包括主将丰臣秀吉,因其身先士卒,被卑弥松亲卫围攻,也受了轻伤,倭兵营可谓是死伤惨重,暂时已失去再战之力。”王脩开口就让袁洋眼皮一跳。

倭兵营总共不过800人,眼下伤亡五百多人,可谓是元气大伤。

不过这一切都是袁洋故意而为之,加上非我族类,因此听到这个消息,他虽然有些惊讶,但还是没有太大的触动。

“主公,此战吾汉军步、骑、水三军,共计死亡17人,残21人,伤124人,马匹死3匹,伤8匹。”

这点伤亡,相比汉军取得的战绩,可谓是无足轻重,然而王脩话音刚落,袁洋却立刻站起身,他幽幽长叹:“是吾心存他念,方致吾汉军死伤上百,吾愧对诸君也。”

王脩宽慰道:“自古兵争,无不流血牺牲,主公此战驱丰臣秀吉为前锋,手刃同族,以绝其反复之心,总三军并力向前,磨砺军心,以为后日大用。

此诚高瞻远瞩之策,纵有些许瑕疵,也不过癣疥之疾,主公不必介怀。”

袁洋点头,郑重道:“此战三军齐心,方有今日大胜,劳烦叔治携府内官吏,尽早整理军功,明日,吾将当众为三军述功,授田赐爵。”

大战当前,不可不厚赏三军,不得到承诺的赏赐,七千大军,必定心无战意。

“诺!”王脩郑重领命。

当晚,袁洋派出王基王乔兄弟连夜协助王脩登记军功,以为尽早述功。

同时,在派出相应警戒部队巡逻戒备之后,他大肆杀鸡宰羊,尽取壹支国五库美酒,犒赏三军!

而管统、袁忠等人,也在黄昏时分,统领童子营、匠作营,以及五千余汉民百姓,成功迁徙至壹岐。

兴汉城,最后仅剩下王仪统领三百汉军,数百汉民老弱,以及二千余倭民奴隶留守。

……………………………

翌日清晨,用过朝食,袁洋召集手下一干文武,商讨述功大事,以及后续征倭大计。

“主公,此战吾汉军士卒,共斩壹支倭寇823级,丰臣秀吉以下倭兵士卒,共斩590级。

以军功论,袁安破壹支大阵,阵斩其国王卑弥松,当为首功,丰臣秀吉先破壹支水军大将大野屯,后破壹支前军、中军大阵,有先登之功,当为次功。

管蛟统领水师攻灭壹支水军,掩护三军登陆,袁盛统领步卒攻破壹支大阵,阵斩壹支步军大将,同为次功。

三军以下,凡参战者,皆有军功登记造册,斩首不足以封赏者,当累计而赏。”

袁洋跪坐于主位,目不斜视:“述功乃吾军当下第一要务,叔治,吾等所获田亩倭奴,可足赏否?”

“主公,壹支有田约四万五千余亩,兴汉城有田约一万八千余亩,两者相加,计有田亩约六万三千余亩。而倭奴,除去入伍精壮,约有5300余口。

而此战,吾军汉军斩首823级,计赏田2740余亩,赐倭奴823口,死17人,残21人,当抚恤1690亩良田,赐倭奴93口。

倭兵营斩首590级,计赏田2900亩,赐倭奴290口,死231,残114,计抚恤7505亩,赐倭奴460口。

另军官论功,计赏田一千余亩,赐倭奴两百余口。

以上所有,总计赏田约13000余亩,赐倭奴1500余口。

目前府库尚丰,足以发放赏赐。”王脩送上述功竹简,精确报出数据。

袁洋仔细查看竹简,严肃点头:“便以此数按律令足额发放,尤其是阵亡残疾抚恤,无论汉倭,一定要如实发放,但凡发现贪墨,一律杀无赦!”

军功事关军队战力,再如何重视都不会过,袁洋可不想让为他效命的军士流血又流泪,哪怕对方是倭人。

而且此次倭兵营为了交投名状,死伤惨重,此时如果袁洋不善加安抚,恐怕会有变乱。

想了想,袁洋又道:“此次倭兵营出力甚多,叔治,令后军将俘虏的三百壹支精壮全部交由丰臣秀吉,并将壹支国竹弓、皮甲、铁兵,也一并移交。另,此次赏田赐奴,优先从壹岐挑选良田美婢赐之,不得懈怠。”

“诺!”王脩领命。

丰臣秀吉闻言,左臂还缠着纱布的他立刻拜倒于袁洋身前,感激涕零道:“哆泄沮龚,奴叮当味诅龚笑石!”

赏了一根骨头给丰臣秀吉,示意他退回座位,袁洋又道:“此战吾汉军伤亡上百,吾心甚痛,遥想吾统领尔等泛海南征之时,尔等何等意气风发,纵吾军有优良抚恤,其家属后续无忧,然此等壮士,岂可一死了之?”

顿了顿,袁洋正色道:“吾欲改此岛壹岐为忠烈岛,于此岛之上建忠烈祠,祭祀一干阵亡汉军忠烈,尔等以为如何?”

管统当即俯身长拜:“主公此策,功在千秋,此忠烈祠一出,千百年后,亦有汉民知吾等汉军为国开疆而亡,此乃德政,宜当速行。”

王脩也抚须赞同:“为阵亡汉军树忠烈祠,教军民忠孝之道,此诚治世良策也,一旦推行,日后吾等东征扶桑四岛,三军岂不效死乎?!”

袁忠、袁盛、管蛟、袁安、王基、王乔全都起身长拜,纷纷口称袁洋英明,支持改壹歧为忠烈岛,建忠烈祠祭祀阵亡汉军将士。

文武末尾,被直接无视的丰臣秀吉心中虽然悲愤,但也不得不随大流的开口支持。

见状,袁洋从善如流,当即令王脩述功之后,立刻兴建忠烈祠。

袁洋心里有个野望,若干年后,他希望在扶桑各岛之上建满忠烈祠,尤其是在某京之地,以传千秋。

“叔治,汉军伤残军卒,尔可收为府中小史,令其识文断字,外放为村中里正三老,替吾等于民间管制倭民。”袁洋再次叮嘱,如今他确实是缺乏人才,伤残军卒以生命证明过忠心,如有机会,他定当回报。

“诺!主公真乃贤德之主也!”王脩感动的应命。

相比他曾经出仕过的二位主君,无论是以贤明著称的孔融,还是继承其父,以宽厚著称的袁谭,其贤明和宽厚,皆是针对饱读诗书,家世显赫的世家豪右子弟,哪像袁洋,是真正的关心疾苦,以普通军民百姓为先。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