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开局请我当皇帝 第58章 遥领

作者:蓝见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13 20:36:28
最新网址:www.biquw.cc

“我大明不是前宋,燕云十六州自开国以来就在职方中。”

“先帝陵寝在北,大片河山在北,万千百姓在北。”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大明朝绝不做南人归南、北人归北的丑事!”

“为显我大明收复失地之志,北地督抚,由在京官员遥领。”

江南太过安逸,难免让人意志消沉。

朱慈烺意在提醒官员,不要妄图学南宋偏安一隅。

“由兵部尚书张福臻遥领蓟辽总督,吏部左侍郎吕大器遥领宣大总督,兵部左侍郎方孔炤遥领三边总督。”

“辽东、顺天、保定、宣府、大同、山西、延绥、宁夏、陕西、甘肃,十地巡抚由内阁同吏、兵二部会推,于京官中选出遥领之人。”

“今天掌灯之前,朕要看到名单。”

“臣等遵旨。”史可法同两部堂官领旨。

“还有就是京营。”

总督京营戎政迁安伯杜文焕闻声微微躬身,以示恭敬,以聆听圣训。

“军械已由工部郭侍郎专职督造,户部的钱尚书也已经上任。迁安伯,你就专心练兵,需要什么东西,让高起潜同各部对接。”

杜文焕:“臣明白。”

…………

南京城中,金吾左卫的一家军户中,参将刘俊正带着按照军籍名册人勾军。

“你们家是金吾左卫的军户,按例,出一个壮丁,参军。”

这家军户中的老者,看着这操着一口流利江西话的黑人军官,很是好奇。

那黑人军官感受到了老者异样的目光,“看什么看,我是正儿八经的大明人。”

老者心里觉得好笑,你这模样的是大明人,那我这样的纯种汉人算什么?

“行了,别那么好奇。”刘俊出声。

“他父亲是我父亲的家丁,去朝鲜打过倭寇,到播州打过杨应龙。他从小在我江西南昌老家长大,说是大明人,一点错都没有。”

“他比他父亲,稍微还白点呢。”

“倒是你们家这大明军户,赶紧出个壮丁参军。”

那老者:“将军,军籍名册早已失真多年。应征的应该是长房那一脉,您可能找错了。”

“错不了。”刘俊一摆手。

“军籍名册早就已经失真,我费了多大劲才找到你们家,绝对错不了。”

“你们族中长房嫡脉绝嗣了,按照血缘亲疏,该你们家袭职。”

那老者一副为难的样子,“将军,我们这一脉都多少年没袭职,这冷不丁的,怕是找不着人呐。”

刘俊:“我不管那个,我只要人。”

“将军,您看,能不能通融通融。”那老者拿出几块银子。

与边镇卫所不同,南京卫所地处繁华,军户早就和民户无异。

像榆林卫,三百年来,男不耕女不织,就靠着参军为生。

一说打仗,那里的卫所子弟喯都不打一个,当即就能入伍。

可江南的卫所大为不同,富庶之地谋生手段多,不当兵也饿不死。

这年头,兵荒马乱,老者家里又有点积蓄,舍不得自己的儿子去送死。

加上明末官吏腐败乱象,这老者便想通过物质的方式来换取别样的机会。

“少来这一套。”刘俊当即拒绝。

刘家,是南昌豪族。

刘俊的祖父刘显,官居一品,是与戚继光齐名的人物。刘綎那“联合国”似的家丁,就是跟他父亲学的。

其父刘綎就更不用多说了,刘綎常年养着大批家丁。

萨尔浒之战,东路军刘綎领的是南兵,兵力最少,兵力最弱,却打的最漂亮。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刘綎的这些家丁出了大力气。

等传到刘俊这一代,家道中落,但也不是一般人家能比的。

就老者拿出的那点银子,刘俊但凡是抬一下眼皮,都算他输。

他呵斥道:“我要的是人。”

“你们家必须把这个空缺补上,就是找个外国人来我也不管,我只要人。”

“另外告诉你们,你们族中的长房一脉因屡立战功,不是大头兵了,是世袭百户。”

百户了?

还是世袭百户?

那老者一惊。

知县不过才是正七品,两京的京县不过正六品,百户可也是正六品。

更关键的是,这个百户,是可以世袭的。

那老者看向自己的老伴,“还愣着干什么,赶紧去后街学堂,把老大叫回来呀。”

老太太知道这是好事,没有犹豫,高高的回了一声,“哎。”

然后,健步如飞的跑出去了。

“慢着。”刘俊喊住了那老太太。

“你家大儿子多大岁数了?年岁太大可不行,身子骨弱了也不行。”

迁安伯杜文焕下的军令,不是让军户出丁参军,而是直接让人到军户家中挑人,以确保兵源素质。

刘俊自然要问的清楚。

那老者:“回禀将军,十九,身子骨好的很。”

刘俊:“说实话。”

老者犹豫一下,“二十四。”

“还加不加了?”

“将军,真是二十四岁。”

刘俊看着那老者,“扯这谎干嘛呢?”

“要是奔着会试考进士做官,把年岁改小一点对以后的仕途有帮助。”

“当兵,没这个必要。”

“去叫人吧。”

“是。”老太太再次健步如飞的跑去。

刘俊轻笑一声,“身子骨够硬朗的。”

那老者陪笑道:“主要是迫切的想为国效力。”

“哈哈。”刘俊笑出声来,“好一个为国效力呀。”

“皇上说了,当下朝廷要积蓄力量,厚积薄发。”

“怎么积蓄力量呢?还不是靠咱们这些卫所子弟。”

老者附和道:“那是,那是。”

“刚刚你说你们家大儿子在学堂,是读书啊?还是怎么着啊?”

“回禀将军,我家那大儿子是个读书人,可是屡考不中,到现在才是个童生。”

“这不,在后街学堂那给高举人打打下手,挣点钱养家糊口。边工边考呗。”

刘俊点点头,笑道:“童生虽说是个读书人,可比不得正六品的世袭百户吧?”

“那当然了。”老者难以抑制的开心。

这个正六品的世袭百户,对于他们家来讲,就跟白捡的一样。

而且,足以改变他们家族的命运。

这么大个馅饼砸在自己家头上,搁谁谁都高兴。

很快,这家的大儿子就回来了。

刘俊打量着对方,满脸笑容,应该是他的母亲将世袭百户的事告诉了他。

“会武艺吗?”

“在县学读书时,由武师教过射箭和枪棒,因此也会些武艺。”

刘俊点点头,“生员,体格子挺壮,会点武艺,又是世袭百户,天生就是做监纪官的料子。”

“你就当个监纪副百总吧。”

“不过,丑话说在前头。你要是受不了苦逃了,不仅你要受罚,你家到手的世袭百户,也没了。”

“还请将军放心,小人有儿子,双胞胎,后继有人。就算是为了家里的孩子,牙掉了,我也往肚子里咽,绝不叫苦。”

刘俊对着一个家丁吩咐,“带着他去兵部,把履职的文书弄完,然后带他去大校场。”

“要是兵部的人敢要银子,告诉我,我去收拾他们。”

“今天这一批新兵到位,兵源就齐了。明天就要全面开训,不怕把事情闹大。”

刘俊的大哥刘佐,在刘綎战死后,承袭职位时,受到兵部官员的刁难,花了很大一笔钱才得以袭职。

因此,刘俊对兵部官员的吃拿卡要,深恶痛绝,这才格外的叮嘱。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