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
新任兵部尚书张福臻,终于到任。
朱慈烺特意召开例会,与会人员有内阁、户、兵部二部堂官以及京营的两位主事官。
“张尚书,朝廷目前的情况,你也都了解了。”
“朝廷的军政,接下来你觉得应当如何部署?”
“回禀皇上。”张福臻行礼。
“臣以为,朝廷之敌,一在北,一在西。”
“臣观朝廷部署,山东、登莱、河南,三地已派抚按恢复、将佐镇戍。又增徐州镇,派总戎镇守。”
“并设经略,经理山东、河南、江北军务,驻于徐州。”
“如此,便将江北连成一片。南京,也有了极大的缓冲余地。”
“北部之敌,或可以此为挡。”
“或可?”朱慈烺的声音响起,“那便是还有不可。”
张福臻:“臣不敢欺瞒皇上,正是。”
朱慈烺很高兴,下面的臣子提建议,那是好事。
只要不是打嘴炮的那种,朱慈烺还是乐于接受的。
像张福臻这种屡历边事的老臣,他的意见,是很宝贵的。
“有话,但讲无妨。”
张福臻:“启禀皇上,臣于山东南下时,便听闻闯贼战败于山海关,退出了京辅。”
“山东此刻,人心惶惶,皇上派官吏进入山东招抚,是一步绝佳的妙棋。”
“河南的情况不如山东乐观,但闯贼也不可能控制整个河南,我军不至于没有立锥之地。”
“臣想说的是,闯贼一旦败退出北方,那我军,将要面对的就是建奴。”
朝堂上,一直视李自成为心腹大患,所作的战略部署,也多是针对闯贼。
如今张福臻冷不丁的把建奴摆了出来,倒是出乎了这些人的意料。
大学士王铎看向张福臻,“张尚书,建奴能打到江南,怕是有杞人忧天之愁?”
“何为杞人忧天?”张福臻直接反问过去。
“天塌不下来,才叫杞人忧天。天塌下来了,那叫大祸临头!”
“《史记》载:鲁庄公七年,鲁国西北,陨星如雨。而鲁国的西北,正是杞国。”
“杞人忧的,未必是天真的塌下来,更有可能是天降陨石。”
“闯贼战败于山海关,普天之下,能够战败闯贼的,除了我大明,也就只有建奴了。”
“天塌不下来,但有可能降落陨石。闯贼若是退却,建奴极有可能南下。”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我们不能赌,建奴不会南下。”
被张福臻说教一通的王铎,觉得脸上很是挂不住。
他回队怼道:“闯贼如今风头正盛,就算有山海关一败,也不至于一蹶不振,将北方土地拱手送于建奴吧?”
“只要闯贼还在北方,就足以牵制建奴。”
张福臻直接反驳,“李自成流寇习性,他打不了硬仗。”
“朱仙镇一战,是趁我大明军力集结于辽东,迎战的皆非我大明精锐,且诸将又多有违抗军令者。”
“孙传庭孙督师出关进剿中原,干旱两年的河南竟暴雨如注,引发山洪冲毁孙督师粮道。是老天爷也帮了他李自成的忙。”
“再往后,大同是主动投降的,宣府是主动投降的,京畿因感染瘟疫,京营倒下,军兵锐减。北京城,也是由叛臣从内部打开的。”
“从陕西到北京,李自成唯一打过的硬仗就是宁武关。可宁武关的守军,不过寥寥几千人。”
“皇上,臣以为,经山海关一败,李自成很有可能向西退却,退守山西。”
“如此,山东必然会暴露在建奴兵锋之下。以朝廷在山东的军力,万难抵挡。”
朱慈烺听得频频点头。
科班出身的就是不一样。
张福臻的分析,比史可法、马士英等人的分析,靠谱多了。
“继续说下去。”
见皇帝认同了自己的分析,张福臻说的更有底气了。
“陕西的灾情最先开始,民乱也是由陕西而起。后山西、河南、山东也灾情不断。其中,山西、河南是我军与闯贼的主要战场。”
“北直隶、山东,常年受建奴寇关蹂躏。”
“整个北方,已经是一片烂地。”
“糜烂的北方养活不住李自成的几十万大军,同样也养活不住建奴。”
“李自成一旦退守山西,建奴必将占据北直隶。臣担心,我军,将又复两线作战之艰难境地。”
关内是流寇,关外是建奴。
大明朝确实是长期处于两线作战。
可大明朝的兵力,又很难维系两线作战的局面。
情况常常是,马上就要剿灭流寇了,建奴寇关了,兵力就被抽调去抵御建奴。
兵力一被抽调,流寇接着便死灰复燃。
结果就是,两线作战,哪一线也没有平定。
直到崇祯十二年,崇祯皇帝意识到不能再这样下去,必须先解决一头,然后回过头来收拾那一头。
然后,就有了精兵云集的松锦大战。
为了松锦大战,崇祯皇帝也是下了血本。
洪承畴说要筹措一年的军需才能出战,崇祯皇帝答应了。
洪承畴说要调集各镇精锐,崇祯皇帝答应了。
洪承畴说要等八部总兵到齐,崇祯皇帝答应了。
洪承畴说刘肇基、左光先等将不可用,要求换将,崇祯皇帝答应了。
但是,与此同时,朱仙镇还有十万人规模的大兵团作战在等着明军。
同时供给关内、关外两处数十万人规模的重兵集团会战,明朝压根支撑不住。
偏偏这时,洪承畴的粮道又被清军截断。
结果,毫无悬念。
松锦、朱仙镇,两场大战,明军一败涂地,输的裤衩都没了。
所以,当提起两线作战时,张福臻的脸上,立刻布满愁容。
就连与他唱反调的王铎,脸色也不由得沉了下来。
按照历史的轨迹,李自成不是退守山西,也没有退守陕西,而是一步到位,退到了湖广。
最终,丧命于湖广、江西交接地带的九宫山。
朱慈烺不会傻到拿着原本的历史,去刻舟求剑的机械应对。
蝴蝶振翅,都有可能引发一场飓风,更遑论是滚滚向前的历史。
“若是真的再复两线作战之难事,张尚书以为,当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