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巡抚朱大典、登莱巡抚王燮、山东总兵邱磊,掌登莱总兵事副总兵乙邦才,四人分前后走进乾清宫。
“臣等参见皇上。”
“不必多礼。”
“谢皇上。”
四人分前后立于殿中,两位文官巡抚在前,两位武官总兵对应在后。
朱慈烺首先看向山东巡抚朱大典,“朱卿接到吏部任命,星夜兼程,一路从浙江赶到南京,辛苦啊。”
“蒙皇上不弃,委臣重任,巡抚山东。受君恩,忠臣职,何敢谈‘辛苦’二字。”
“辛苦就是辛苦。”朱慈烺注意到朱大典头顶乌纱帽未遮盖住鬓角,已见了灰白。
“朱卿年过花甲,尚要来回奔波,朕本心不忍。奈何国事蜩螗,实在离不开爱卿。”
朱大典行礼,“花甲之年还能为国效力,为皇上效劳,是臣之幸。”
寒暄几句,朱慈烺开始进入正题。
“崇祯四年,孔有德祸乱山东。先抚臣余大可、孙元化,镇臣张焘;后抚臣徐从治、谢琏,皆束手无策。卿时任天津兵备,临危受命,终平叛乱。”
朱大典低下头,“皇上谬赞,臣愧不敢当。”
“平登莱之乱,上赖先帝于庙堂运筹,下靠将士前线用命,臣实无甚功。说来,臣惭愧。”
朱慈烺:“上下有功,卿居其中,又岂能无功。”
“崇祯十六年,东阳许都谋逆,卿虽居家,可仍同令郎募众抵贼。”
“朕知道,因许都一案,卿等父子受了委屈。”
朱慈烺没有接着向下说,而是司礼监大太监孙有德代为转述。
“平定许都叛乱后,知县徐调元查的逆贼所书的花名册上,有令郎万化之名,故咬定朱中丞纵子交贼,浙江巡按御史左光先以此为由,上奏朝廷,并抄了中丞的家。”
“若朱中丞真的有心交贼,又何苦散家财、募勇士,抵御叛贼?”
“皇上见此案有蹊跷,便下旨刑部,重新审查。果不其然,刑部重新审查案卷,‘纵子交贼’,纯属子虚乌有。”
“朱中丞,您是清白的。”
朱大典纵子通贼一案,本来就经不起推敲。
时任浙江巡按御史左光先不知是否与朱大典有什么过节,竟然直接以此定案。
平定许都叛乱后,已经是崇祯十七年正月,距离大明朝灭亡,只剩两个月的时间。
自顾不暇的朝廷哪还有功夫细查此案。
巡按御史本就是中枢在地方的权力代表,朝廷肯定是更为相信巡按御史。
朱大典是老官僚了,他对于大明王朝的运转体制十分清楚。朝廷上下,从中枢到地方,办事态度全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如若不是这次自己起复为山东巡抚,这个案子,怕是一辈子也翻不了案。
不过,没关系,现在自己复出了。
朱大典跪倒在地,“皇上明察秋毫,为臣洗脱冤屈。”
“臣叩谢皇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慈烺微微一抬手,孙有德代皇帝扶起朱大典。
“律法不彰,以致冤假错案,本就是朝廷懈怠之弊。平反冤假错案,更是朝廷本职。”
“爱卿,请起。”
“谢皇上。”
“爱卿巡抚山东,有几件事要格外注意。”
朱大典抖起精神,前面的都是铺垫,接下来才是重点。
“闯贼在山东的势力,应当已卸去大半。余部或存,但终究不过无根之萍。”
“卿抚治山东,当以恢复秩序为要。秩序存,方可言其他。”
朱大典心中诧异,皇帝为何如此笃定,闯贼已经退出山东。
可为官多年的朱大典更知道,不该问的的不问。
皇帝怎么说,就怎么听呗。
如果山东的情况真如皇帝说的那般,反倒是好事,自己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收复失地。
如若山东的情况与皇帝说的不一样,也无妨,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先按实际情况来,到时候给朝廷上奏疏,阐明情况就是。
朱慈烺之所以这么着急,是因为时间真的不等人。
如果不趁此机会抢占山东,等清军缓过劲来,就难了。
河南还是清军、顺军的交战地,可以等。当然,以朝廷目前的实力,不等也打不过。
而山东的情况不同,山东除了闯军郭升部的原三千明军降卒,再无其他。
时不我待。
见皇帝不再叮嘱,朱大典领旨,“臣明白。”
“王爱卿。”朱慈烺看向登莱巡抚王燮。
“臣在。”王燮上前。
“元辅和王阁老一再举荐爱卿,朕也了解爱卿之才,故委以东抚。”
“登莱相对僻静,直到今日,朝廷也不曾收到登抚曾化龙的奏报。”
“爱卿赴任登州,若曾化龙还在登州,则让他回京听勘,朕另有重用。”
“若曾化龙已挂印而去,卿直接开府治事即可。”
王燮回道:“臣明白。”
“邱将军。”朱慈烺的目光移到邱磊身上。
“臣在。”
“将军是辽东人,素有善战之名。又曾任山东副总兵,对齐地情况熟悉。”
“时听阁臣所荐,朕思来想去,确实,唯有将军可担此重任。”
邱磊知道山东总兵这个差事不好干,但他不是左良玉,他不能不听朝廷的。
“为朝廷效劳,为皇上效劳,是臣的荣幸。”
邱磊是个粗人,又在大牢里关了很长时间,他没有那么多话,就连表忠心也都是些场面话。
这一点,倒也难得。
“刘良佐部的那两千精兵,就全部划归山东镇,邱将军带人去接收即可,凤泗镇那边会派兵配合。”
扩充自己的实力,邱磊自然高兴。而且还是奉旨行事,名正言顺,邱磊就更高兴了。
“臣,遵旨。”
“乙将军。”至此了最后看向乙邦才。
“臣在。”
乙邦才很激动,以他的级别,很难见到皇帝。这也就是大明朝落寞了,才有这等好事落在他的头上。
“乙将军是青州人,有地利之优。且行事又素来稳重,镇守登莱,朕是放心的。”
当着巡抚、总兵的面,对待副总兵,肯定要有所区别,不能夺了那几位主官的风头。
最后,朱慈烺做了总结。
“山东受建奴蹂躏,元气大伤。钱粮赋税等方面,肯定不能如之前那般。”
“山东是圣人故里,卿等既任齐鲁,当承圣人之志,布仁政,施德行。”
前半截说钱粮赋税的事,后面直接拐到圣人那去了。
朱大典是聪明人,他当即明白,没钱没粮,就去卿衍圣公府募捐。
若是衍圣公府不捐,也好办。
如今的山东可是在闯贼治下,而衍圣公府的政治站位向来灵活……
只要理由充分,以朱大典可的秉性,他不会有什么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