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歌太庙的青铜门环上结着薄霜,微子启的玉笏刚叩响门环,便有细雪从檐角坠落,沾在他褪色的玄鸟纹朝服上。自比干死后,这已是他第七次求见纣王,前六次都被妲己的贴身女官以“大王与娘娘观星“为由挡在宫外。
“太师可算来了。“守庙的老祭司颤巍巍打开门,殿内的烛火在穿堂风中明灭不定,“昨日有人看见,鹿台新铸的炮烙柱用了太庙的梁柱......“微子启望着供桌上积灰的成汤圭璧,忽然发现玄鸟图腾的尾羽处有道新裂,像极了纣王近日愈发狰狞的眼神。
鹿台的钟鼓之声在卯时三刻响起,微子启踩着积雪踏入殿中,袖口的补丁擦过鎏金殿柱,发出刺啦声响。殿中诸侯皆垂首不语,唯有申公豹的紫绶金章在烛火下泛着冷光,嘴角勾起的弧度与妲己耳坠的流苏恰好形成斜线。
“皇兄,“微子启的玉笏碰地有声,“今晨太庙守官来报,鹿台工匠擅拆社稷坛围栏,取走青铜柱三根......“话未说完,纣王已将酒盏砸在丹墀上,琼浆溅湿了微子启的袍角:“不过几根破铜,太师难道要学比干,拿祖宗牌位压本王?“
殿中回荡着酒盏碎裂的声响,箕子的龟甲在袖中发烫。这位王叔兼太师昨夜在龟甲上刻下“火焚其巢“,此刻望着纣王腰间的九尾狐玉佩,忽然想起先王武丁曾说:“玄鸟不落焦枝。“他向前半步,朝服上的云雷纹与殿顶蟠龙柱暗合:“大王,《洪范》有云......“
“够了!“妲己的狐尾披风扫过台阶,腕间的炮烙柱形金饰折射火光,在箕子脸上投下扭曲的影,“王叔总拿陈年旧典说教,不如让臣妾为大王献支《玄鸟变》?“她指尖轻挥,三十六名宫娥鱼贯而入,裙摆上的玄鸟纹被染成血色,展翅时竟似在火中挣扎。
商容的白发在玉冠下散开,这位三朝元老忽然捧起先王留下的青铜爵,爵底“敬天保民“四字已被磨得发亮:“当年先王成汤祷雨桑林,剪发断爪以代百姓,“他的声音比太庙的古钟更沉,“如今鹿台耗粮百万石,城外难民却以观音土充饥......“
“老匹夫!“纣王的青铜剑出鞘三寸,饕餮纹剑鞘在地面拖出火星,“你敢将本王与成汤相比?“他望向妲己,后者正用鲛绡帕子擦拭眼角:“爱妃说,商容私下将鹿台膳食分发给贱民,这是要养寇自重吗?“
商容的袍袖剧烈颤抖,帕中装着的半块麸饼掉在地上。那是他昨日在南门遇见的老妇人塞给他的,妇人的孙子刚因捡拾鹿台剩饭被处以炮烙之刑。他忽然想起五十年前,自己在太学教纣王识字,这个孩子曾用朱砂在竹简上工工整整写下“仁“字。
“启禀大王,“微子启忽然扯开朝服,露出左胸的箭疤,“此疤是东征东夷时,为大王挡下的狼牙箭。“他的目光扫过殿中沉默的诸侯,“如今东夷叛乱又起,北境积雪三尺,而鹿台的酒池里,却泡着百姓的救命粮......“
妲己的指尖突然掐入纣王手腕,指甲缝里的凤仙花汁染出红痕:“大王,微子太师这是在暗示您不会打仗吗?“她转向微子启,眼尾的金粉碎成寒星,“臣妾听闻,太师府近日常往西岐送信,莫不是想效仿姜子牙?“
殿中倒吸冷气之声此起彼伏,微子启的玉佩“当啷“落地,玉坠上的玄鸟断了一足——那是今早出门时,小孙子抱着他大腿哭求“别去鹿台“时扯断的。他忽然明白,比干的七窍玲珑心,黄飞虎的金鞭,终究唤不醒纣王眼中的醉意。
“罢了,“箕子忽然解下腰间的龟甲,任由它滚落在纣王脚边,“今日之后,臣不再过问朝政。“他望向殿外飘雪,忽然轻笑,笑声里混着哽咽,“只是恳请大王,留太庙一寸梁柱,给列祖列宗留个栖身之所......“
纣王的酒意被笑声激得更盛,他抬脚碾碎龟甲,裂纹竟与鹿台地砖的缝隙严丝合缝:“王叔既想清闲,便去做个庶民吧。“他挥袖指向商容,“你既爱管百姓闲事,就去南门守炮烙柱,看清楚那些贱民的嘴脸!“
商容被武士拖出殿外时,手中仍紧攥着先王圭璧,玉笏上的“民为邦本“四字已被指甲抠得模糊。微子启弯腰捡起碎玉,忽然发现每片玉屑上都映着鹿台的火光,像极了当年牧野之战的烽火——那时他们的父亲帝乙,正带着商军走向胜利,而如今,胜利的玄鸟旗,却在鹿台的夜风中褪色成血。
三日后,微子启抱着成汤的祭器踏入太师府,却见院中堆满纣王的赏赐:鎏金酒器、玉簪华服,还有一张“免死铁券“。他忽然想起母亲临终前的话:“启儿,若有一日商朝要亡,你须护好祖宗的祭器。“于是转身对管家道:“备车,去西岐。“
箕子的马车在黄昏时出城,车帘后传来琴瑟之声,却是走了调的《商颂》。守城士卒掀起车帘,只见这位王叔正对着棋盘自言自语,棋子摆成玄鸟坠地的形状。他们不知道,棋盘下藏着箕子新刻的竹简,上面写着“纣之罪,罄竹难书“。
商容在南门守了三日,炮烙柱的热气烤得他咳血不止。第四日清晨,他看见一个孩童抱着比干的牌位前来祭拜,牌位前摆着半块焦饼。当武士要拖走孩童时,他忽然用身体挡住铜柱,白发被热气烘得卷曲,却仍挺直脊背:“要烧,先烧老夫!“
鹿台之上,妲己望着城楼下的骚动,忽然听见申公豹的密报:“微子启已过孟津渡口,车上载着成汤圭璧。“她轻抚纣王眉心的褶皱,柔声道:“大王,微子这是要去西岐献宝呢,不如......“
“随他去。“纣王盯着酒池里的月影,忽然想起微子启教他射箭的时光,“天下之大,还怕他一个微子?“他忽然笑出声,笑声惊起酒池中的金蟾,“等本王灭了西岐,便将这些老匹夫的骨头,用来铸新的炮烙柱!“
是夜,箕子在城外破庙中支起龟甲,新刻的“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商容为之虏“在月光下泛着冷光。他忽然解下朝服,露出内衬上绣着的玄鸟,鸟羽上缀满比干血痂搓成的珠子——这是他能为商朝做的最后一件事,用忠臣的血,为玄鸟点睛。
商容被囚禁在天牢的第七日,狱卒送来半块发霉的粟饼,饼上用指甲刻着“西岐发兵“四字。他望着石墙上的青苔,忽然想起姜子牙在渭水垂钓时说的话:“商容大夫,朝歌的天牢,困得住您的身子,困不住天下人的民心。“
朝歌的雪越下越大,微子启的车队在孟津渡口被风雪阻住。他站在船头,望着东岸闪烁的灯火——那是西岐的方向,隐约可见有人在河畔焚香,火光映着江心的浮冰,像极了太庙中永不熄灭的长明灯。
箕子的马车在黎明时分拐入一片竹林,他忽然让车夫停下,取出藏在车轮中的青铜剑,对着东方祭拜:“成汤先王,臣今日便在此剃度,不是要逃禅避世,“他的剑刃划过鬓角,白发落在雪地上,“是要以方外之身,遍走天下,让世人知道,商朝的灭亡,不是天意,是人心。“
商容在天牢中听见远处的雷声,那是春雪融化的声音。他摸着圭璧上的玄鸟纹,忽然笑了——这只玄鸟的翅膀,终究会越过炮烙柱的火光,飞向西岐的天空,那里有姜子牙的道袍,有黄飞虎的金鞭,有天下百姓的祈愿。
当微子启的车队抵达西岐时,姜子牙正站在观星台上,望着东方的启明星。他转身对散宜生道:“微子来投,商朝气数尽矣。“手中的打神鞭轻轻晃动,鞭上的云雷纹与微子启带来的成汤圭璧遥相呼应,仿佛在诉说一个王朝的兴衰,终究藏在忠臣的骨血里,百姓的泪水中。
朝歌的天牢里,商容用指甲在石壁上刻下最后一句:“天听自我民听,天视自我民视。“他不知道,这句话将在未来的某一天,刻在周朝的青铜鼎上,成为新的治国之道。而此刻,他望着石缝中钻出的草芽,忽然明白,哪怕炮烙柱的火再旺,也烧不尽这埋在土里的生机——就像那些苦谏无门的忠臣,他们的血,终将成为新王朝的养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