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荣宁二公多蒙圣眷恩宠,因此这敕造公府后院,亦是堂皇深邃,飞檐挑素,前世所见的许多江南名园,相比这公府景象,也是逊色许多。
又再往前绕过一道粉墙,贾瑞眼前豁然开朗,只见一湾溪流环绕着几丛萧疏的翠竹,竹影婆娑间,隐现小巧精致的房舍,窗棂古朴,清寂异常,颇有超尘之意。
冬日昼短夜长,此时不过酉时初刻,便已是残阳沉坠,霞光烁动,房舍边清溪蜿蜒,浮光碎金,在薄冰幽暗中流转明灭。
但贾瑞却没有兴趣看这溪流奇景,而是神情骤然凝固,打量着水边那抹遗世独立的身影,停住了脚步。
溪湾岸上,纤细绝伦的少女鹤白斗篷紧裹其身,乌墨般的长发被素色发带松松绾起,几缕青丝垂落颊边,随风轻拂过玉雕似的侧颜。
她静静伫立于此,宛如临水的寒梅,凄艳绝俗,几乎令周遭暮色亦为之一滞。
有个眉眼周正,丫鬟模样的姑娘正提着小小的莲花河灯,屏息立在少女身后侧。
此女也算是小家碧玉,容貌还胜过贾瑞的彩霞,只是略逊于媚意暗含的柳五儿。
但在这惊鸿照影的少女旁侧,她却像一守护仙株的顽石——愈发映衬得那水边人儿遗世独立,不染尘埃。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
“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我如果没猜错的话,此女便是绛珠仙草林黛玉了。
果然是一等一的绝色芳华。”
贾瑞凝神打量着林黛玉,心中思绪飘散。
如果说其她红楼女子,在没通过姓名之前,贾瑞还要去依据容貌来猜测。
但这番惊奇绝艳的仕女风姿,在这荣国府后院,除了潇湘妃子林黛玉外,又还能是谁?
贾瑞两世为人,前世所见脂粉佳丽固然不在少数,而在红楼世界中,也见到了李纨,王熙凤,柳五儿等尤物美人。
但她们跟林黛玉比起来,却是多有不及,眼前这少女要说姿容丰满,自然谈不上珠圆玉润,肉感丰腴。
但她身上那份遗世独立的清雅,融入了骨子里的诗性忧郁,以及精致无双,仿佛造物主最用心雕刻的容颜,却瞬间攫住了他的心神。
美人在骨不在皮,对于贾瑞这等枭雄人物来说,秾桃艳李的浮夸女人,无非只是床上的欢愉过客罢了。
只有林黛玉这等揉碎诗魂的灵韵冷澈,才能让他油然而生男人的怜惜与爱欲。
若有林黛玉,这一番红楼之旅,那便不枉了。
黛玉却并未发现贾瑞的观察,她全部的注意力都凝聚在手中接过的一盏精巧河灯上。
那灯是莲花形状,骨架纤细得如同工笔描摹,而灯芯的一点火焰则在风中颤抖跳跃,将暖色的光芒映在她清澈如潭水的眼眸里。
黛玉缓缓蹲下身去,莲灯被她送入冰面边缘未完全封冻的流水中,继而微微一旋,顺着水势漂荡,渐行渐远。
“愿此灯烛,上达天听,庇佑家父,沉疴得愈,早脱病厄。”
黛玉双手合十,紧贴在胸前,目光追随着那摇曳的灯火,一字一句,声音清泠如碎玉。
紧接着,她又从怀中取出一个素雅的锦囊,解开系带,取出里面珍藏的干花瓣,一片一片,郑重而轻柔地将花瓣撒入冰河中,任由这花瓣打着旋,有的落在薄冰上,有的落入缓流,随波逐流。
“河神有灵,请收我愿,信女愿替父攘灾,只盼家父林公如海,平安康泰,宦海无惊无厄。”
细碎的祈祷声融入风中,与她撒落的花瓣一起,寂寥地飘向远方。
在林黛玉的故乡姑苏之地,有一种风俗便是腊月廿四前后通过放河灯、撒花瓣来给至亲禳灾祈福。
黛玉心急父亲林如海的沉疴猛症,但身为孤身弱女,却也并无他法。
只能在这小年祭灶之日,将自己这剜心泣血之愿用放灯撒花来向上苍祈福。
望上天垂怜,让父亲可以逃过此劫,转危为安。
此情此景,贾瑞看得入神,心中亦闪过轻叹。
他当然知晓林如海最终的结局,没记错的话,就是明年便早逝于巡盐御史任上。
他的去世,也是贾府轰然倒塌的关键骨牌。
不过贾瑞之前虽然知道林如海必死之事,但他跟此人又没半分交情,所以不打算横加干预。
但如今看到黛玉的孤弱身影,让本是冷眼旁观的贾瑞闪过一丝救人的念头。
虽说不一定能做到,但是总归要试一下。
或许能帮到她。
就在这时,侍立在黛玉身后的紫鹃,因寒风一吹,梳理头发,目光恰好扫过竹林边沿,正好捕捉到贾瑞凝立在树影下的身形。
“谁!”紫鹃看到是男人身影,心头一紧,厉声喝道,同时上前一步,下意识地将黛玉护在身后。
内院花园,孤男寡女,这绝非小事。
黛玉受惊,猛地回身,斗篷扬起一个惊惶的弧度。
那双含愁带露的美目瞬间锁定了站在竹林边观察她的贾瑞。
见到是个二十出头,身姿挺拔,面容俊朗,却不曾认识的青年公子,她心中更惊疑羞恼,白皙的脸颊飞起两抹薄红,在暮色里更添几分清艳。
贾瑞倒是平静无波,步履从容,气质磊落从树影中走出,在离黛玉主仆几步远的地方站定,拱手道:
“在下贾瑞,适才路过此地,并非有意惊扰林姑娘,只因见姑娘诚心祈愿,忧思父疾,心中触动,驻足观望,还望林姑娘海涵。”
“贾瑞?”
林黛玉心头猛地一跳,又羞又恼又急,亦是奇怪贾瑞怎么知道她的姓。
当初贾宝玉还常找黛玉玩闹的时候,也提过贾族学堂,有一个贪财好利的监学贾瑞。
他说此人是贾代儒的孙子,性格荒唐猥琐,经常跟薛呆子这等纨绔厮混,自己极为讨厌。
虽然黛玉对贾瑞不感兴趣,但听宝玉说的多了,倒也对贾瑞有了一个猥琐无赖的印象。
不过这几日也听得紫鹃传言,府中那个曾经声名狼藉的贾瑞,却不知怎么撞了大运,居然跟东府的蓉大爷有了争执,还把他打个半死,结果也惊动了皇帝老子。
圣上下令,封贾瑞为孝义郎,还让他去国子监进学,他登时成了贾府这一辈中最得意的人。
不过黛玉本就是清高孤介性子,现在又一心挂念父亲的沉疴重症,对贾瑞的骤然显达,并不留心,也没细想。
无非觉得他是个喜欢飞鹰走狗,满心攀附手段的俗人罢了。
此时打量着贾瑞,黛玉惊疑稍退,清冷的眸中疏离不满道:
“原来是瑞......瑞大哥。”
称呼瑞大爷,不符合黛玉的性子,但直接说贾瑞,却又担心这人心中不满,到时候惹出事来。
于是贾瑞就成了瑞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