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龙混杂 第67章 民国假钞风云

作者:鬼面三少 分类:短篇 更新时间:2025-06-24 01:32:21
最新网址:www.biquw.cc

第一章:假钞初现

民国二十一年,上海,这座东方大都市依旧车水马龙,繁华热闹。但在街头巷尾,悄然流传着一些异样的传闻——市面上出现了一批几可乱真的假钞。

最先发现端倪的是福源钱庄的老掌柜陈福生。一位常客前来存款,陈福生像往常一样仔细验钞,却惊觉几张大额钞票手感异常,水印处也透着几分不自然。凭借多年经验,他断定这是假钞。这几张假钞做工精细,若非行家里手,根本难以察觉。陈福生不敢声张,立刻派人悄悄将此事告知了巡捕房。

巡捕房探长陆铭接到消息后,立刻赶来钱庄。陆铭身材魁梧,眼神锐利,素有“沪上神捕”之称,经手的奇案无数。他仔细查看了那几张假钞,眉头紧锁。假钞的纸张质地、印刷工艺都极为讲究,显然背后有一个专业且庞大的制假团伙在运作。陆铭深知,假钞若不及时遏制,必将扰乱上海的金融秩序,引发社会动荡。

第二章:线索追踪

陆铭从福源钱庄入手,调查近期前来存款取款的可疑人员,但并未发现明显线索。随后,他走访了几家同样发现假钞的店铺和钱庄,发现这些假钞大多集中出现在南市和法租界的商业区域。陆铭推测,制假团伙很可能在这两个区域活动,或者有固定的流通渠道。

在法租界的一家小烟纸店,老板回忆起几天前有个操着苏北口音的男子,用大额钞票购买了大量廉价香烟,当时他就觉得那男子神色慌张,但因生意忙碌,并未过多留意。陆铭据此推断,这些假钞很可能通过一些小额交易逐渐流入市场,以掩人耳目。

与此同时,陆铭安排手下调查上海周边的造纸厂和印刷厂,看看是否有异常订单。经过一番排查,一家位于闸北的小型印刷厂进入了他们的视线。该厂近期秘密购进了一批特殊的纸张和油墨,数量远超其日常业务所需,而且厂里的工人最近都被要求加班加点,但具体印刷内容却严格保密。

第三章:迷雾重重

陆铭决定亲自前往那家印刷厂探查。他乔装成一名收废纸的小贩,在印刷厂附近徘徊观察。傍晚时分,工人们陆续下班,陆铭瞅准时机,悄悄潜入印刷厂。在一间紧锁的仓库里,他发现了大量印好的假钞半成品,以及用于印刷的模板。然而,就在他准备进一步收集证据时,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嘈杂声。原来,他的行踪被厂里的守卫发现了。

陆铭奋力突围,与守卫们展开搏斗。虽然成功逃脱,但也受了些轻伤。此次行动让他明白,这个制假团伙警惕性极高,背后必定还有更为复杂的势力。回到巡捕房,陆铭一边养伤,一边思索下一步计划。他意识到,仅仅打击印刷厂可能只是治标不治本,必须揪出幕后主谋,才能彻底摧毁这个假钞网络。

第四章:神秘访客

正当陆铭一筹莫展时,巡捕房来了一位神秘访客。此人自称“老枪”,是上海黑帮中的一个小头目。“老枪”告诉陆铭,他知道假钞案的一些内幕,但作为交换,陆铭要答应他一个条件——放过他一个犯了事的兄弟。陆铭犹豫片刻后,权衡利弊,最终答应了他。

“老枪”透露,假钞案的幕后主谋是一个名叫黄三爷的人。黄三爷在上海滩黑白两道都有深厚背景,表面上经营着几家酒楼和赌场,暗地里却操控着多个非法生意,假钞制造便是其中之一。他手下有一批专业的制假人员,通过黑帮的势力将假钞分散到各个角落。“老枪”还提供了一个重要线索,黄三爷近期将在他的一处秘密据点召开会议,商讨假钞下一步的流通计划。

第五章:收网行动

陆铭根据“老枪”提供的线索,迅速制定收网计划。他联合租界警方,调集了大批警力,悄悄包围了黄三爷的秘密据点。行动当晚,据点内灯火通明,黄三爷和他的手下们正在商议着如何将更多假钞投入市场。

陆铭一声令下,警察们如潮水般涌入。黄三爷等人惊慌失措,但仍负隅顽抗。经过一番激烈枪战,警方成功将黄三爷及其核心团伙成员抓获,缴获了大量假钞、制假设备以及与假钞流通相关的账本。账本上详细记录了假钞在上海乃至周边城市的流通渠道,为后续彻底清除假钞隐患提供了关键证据。

第六章:尘埃落定

随着黄三爷等人被依法严惩,这场轰动上海滩的假钞案终于告破。市面上的假钞逐渐被收缴,金融秩序也慢慢恢复正常。陆铭因成功侦破此案,再次成为上海滩的英雄,受到了各界的赞誉。

然而,陆铭深知,在这个动荡的年代,罪恶如野草般难以根除。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