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名存实亡的皇权
江枫和萧雄成为傀儡后,虽仍顶着“皇帝”的名号,但手中实权已被列强剥夺殆尽。江枫在南楚,事事都需向炎阳国派驻的“监督官”汇报请示,重大决策没有炎阳国点头根本无法施行。他的皇宫变成了炎阳国官员发号施令的场所,江枫如同一个华丽的摆设,只能按照炎阳国的旨意,发布一些压迫百姓的政令。
萧雄在大楚的处境也好不到哪去。凛风国派来的“顾问”们掌控着大楚的大小事务,萧雄的意见无人理会。他曾经的威严荡然无存,部落首领们对他也不再敬畏,因为大家都明白,萧雄不过是凛风国操控的工具,大楚皇帝的权威名存实亡。
第二章:傀儡皇帝的挣扎与堕落
起初,江枫和萧雄心中还有一丝不甘,试图在列强的掌控下保留一些权力。江枫暗中联络一些旧部,希望能找到机会重新夺回主动权,但消息很快走漏,炎阳国对他进行了严厉警告,并进一步削弱了他身边的势力。在恐惧和权力欲望的双重驱使下,江枫逐渐堕落,完全沦为炎阳国的忠实走狗,更加卖力地为其搜刮民脂民膏,以换取自己短暂的安稳。
萧雄同样经历了挣扎,他试图联合一些部落首领反抗凛风国的过度控制,但首领们忌惮凛风国的强大,无人响应。萧雄在绝望中放弃了抵抗,转而沉迷于酒色,对大楚的苦难视而不见,彻底成为一个只知听从凛风国命令的堕落傀儡。
第三章:傀儡皇帝的压迫手段
为了满足列强和自身奢靡生活的需求,江枫和萧雄对百姓实施了更为残酷的压迫。江枫在南楚增加了各种苛捐杂税,从百姓的日常买卖到农业生产,无一不被征税。他还强征民夫为炎阳国修筑各种工程,许多家庭因此家破人亡。
萧雄则在大楚强迫部落百姓增加畜牧产量,将多出的部分无偿上缴给凛风国。同时,他加大了对反抗声音的镇压力度,任何对傀儡政权或凛风国不满的言论都会招来杀身之祸,大楚百姓生活在白色恐怖之中。
第四章:百姓的仇恨与反抗决心
江枫和萧雄作为傀儡皇帝的种种恶行,让南北两国百姓对他们的仇恨达到了顶点。在南楚,百姓们私下里咒骂江枫是国家的叛徒,对炎阳国的仇恨也因江枫的助纣为虐而更深。越来越多的人不顾危险,加入反抗组织,希望能早日推翻这个傀儡政权。
在大楚,部落百姓对萧雄的背叛感到痛心疾首。他们怀念曾经自由的生活和大楚的荣耀,对萧雄和凛风国的反抗决心愈发坚定。反抗的火焰在百姓心中熊熊燃烧,只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爆发。
第五章:反抗力量对傀儡皇帝的策略
南北两国的反抗力量针对江枫和萧雄这两个傀儡皇帝,制定了特殊的策略。在南楚,反抗组织一方面继续深入民间,发动群众,扩大反抗队伍;另一方面,着重收集江枫卖国求荣的证据,准备在起义时向天下昭告他的罪行,让他彻底失去民心。同时,他们还策划着对江枫身边的炎阳国势力进行打击,削弱其对傀儡皇帝的控制。
在大楚,部落联军将目标对准萧雄及其背后的凛风国“顾问”。他们通过巧妙的战术,袭击凛风国在大楚的情报网络,切断萧雄与凛风国的部分联系。同时,部落联军积极争取那些被萧雄压迫的部落首领的支持,孤立萧雄,为最终推翻傀儡政权创造条件。
第六章:决战前对傀儡皇帝的声讨
随着决战时刻的临近,南北两国的反抗力量开始在民间大规模地声讨江枫和萧雄。在南楚,反抗组织通过各种渠道,将江枫的罪行公之于众,百姓们义愤填膺,纷纷要求将江枫绳之以法。在大楚,部落联军在各个部落中宣扬萧雄的背叛行为,激发了百姓对他的强烈不满。这种声讨行动不仅进一步凝聚了民心,也让江枫和萧雄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为即将到来的决战营造了有利的舆论氛围,大楚大地的百姓们都期待着能亲手推翻这两个傀儡皇帝,重获自由与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