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烽火 第52章 双使叩门

作者:萤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6-26 10:06:23
最新网址:www.biquw.cc

望海塔顶,那缕刺破乌云的清冷月光,如同舞台的追光,将盐堡中心那片积雪覆盖的田垄映照得一片银白。

陈瘢子狂喜的嘶喊和阿牛浑厚的通禀声在塔内狭小的空间里碰撞、回荡,激荡起令人心悸的波澜。

金茧!波斯玻璃盏!周宝密使!

三件事如同三道惊雷,几乎同时炸响在这风雪渐歇的寒夜,昭示着盐堡这艘刚刚驶入乱世汪洋的小船,已然被推向了惊涛骇浪的中央。

李烽深吸一口气,冰凉的空气带着雪后的清新涌入肺腑,瞬间压下了心头的悸动。

他攥紧的拳头缓缓松开,掌心那点细微的血迹已被体温蒸干,只留下浅浅的痕,紧贴着玉髓盐晶温润的“堡”字。

塔下,瓮城外的粥棚篝火跳跃,新安置流民低低的啜泣与满足的叹息交织;堡墙之上,盐枭卫警惕的身影在月光下拉得笔直。

“陈伯,”李烽的声音异常平稳,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暖意,“柘蚕结茧,金丝初成,乃天佑盐堡,亦是你等辛劳之功。

速将金茧妥善保管,召集所有懂蚕桑之人,记录详情,摸索缫丝之法。此事,关乎我堡未来命脉,列为甲等机密!”他着重强调了最后四个字。

陈瘸子脸上的狂喜瞬间被凝重取代,枯爪用力一揖:“老朽明白!定不负堡主所托!”

他佝偻着身体,几乎是小跑着冲下塔去,仿佛捧着稀世珍宝。

“阿牛,”李烽转向按刀肃立的独臂悍将,目光锐利如刀,“钱塘使者去而复返,必有要事。

周宝密使此来,是敌是友,尚未可知。你亲自去,引钱塘使者至东暖阁稍候,言我片刻即至。

至于周宝密使……”他略一沉吟,“引至西偏厅,言堡主正处置急务,让其静候。态度,不卑不亢即可。”

“喏!”阿牛沉声应诺,铁甲铿锵,大步流星而去。

塔内只剩下李烽与一直静立角落、如同枯木的孙监丞。

老人浑浊的眼睛在月光下闪烁着洞悉世事的微光。

“监丞,”李烽走到舆图前,手指轻点润州(周宝势力),“周文台(周宝)此人,性多疑而贪利,其密使夜至,恐非善意。钱缪回复‘三策’之函,是蜜糖,也可能是砒霜。

当此双使叩门之际,我堡当以何策应之?”

孙监丞捻着稀疏的胡须,沙哑的声音如同砂纸摩擦:“堡主‘三策’之定,已显擎天之志。

钱缪所求,乃速定浙东,压制周宝。我堡所求,乃立足之地,钱通之权。

二者看似相合,实则……钱缪欲驱我如臂使指,而我欲为棋手而非棋子。

此中分寸,需以‘贡盐’为饵,以‘钱权’为钩,以‘柘丝’为后盾,徐徐图之。至于周宝……”老人嘴角泛起一丝冷峭,“其密使夜至,必有所图,或为离间,或为窥探,甚或……欲趁火打劫。

不妨……晾他一晾。心急者,易露破绽。”

李烽颔首,孙监丞寥寥数语,将眼下微妙局势剖析得淋漓尽致。

盐堡要做的,是在两大藩镇的夹缝中,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和需求,最大限度地争取发展空间和时间。

柘蚕金茧的出现,无疑是意外之喜,是一张尚未掀开的底牌。

“监丞高见。”李烽郑重道,“烦请监丞坐镇蒙馆,一则清点安置流民名册,甄选可用之才,尤重匠作、农桑、算学;二则……密切关注西偏厅动静。

周使若有异动,即刻来报。”

“老朽省得。”孙监丞躬身一礼,身影悄然融入塔下的阴影之中。

东暖阁内,炭火烧得正旺,驱散了深冬的寒意。

钱塘军使者已换了一身干净的皮裘,不复前次的些许狼狈,但眉宇间那份凝重与隐隐的敬畏却更深了。

李烽推门而入,未着甲胄,只一身简单的青色棉袍,腰间悬着那枚桑木户牌,步履从容。

“劳使者久候。”李烽微微拱手,神色平和。

使者连忙起身,深施一礼:“不敢当堡主之礼。

在下奉节帅之命,星夜折返,特呈上节帅亲笔回函及……薄礼一份,以表对堡主‘三策’之激赏与结盟之诚!”

他双手捧起一个密封的铜管和一个紫檀木盒。

李烽接过铜管,验过火漆完好,方才拆开。

钱缪的回信,笔走龙蛇,力透纸背,字里行间充满了对“三策”的激赏与推崇,称之为“定浙东之良方,解倒悬之妙手”!信中明确表示:

1.完全赞同并采纳“三策”,即刻着手布置!

2.首批采购玉髓霜盐十万斤,以等值钱粮(含部分铜料)及盐堡所需物资支付,并承诺其中三成交易额,使用盐神通宝结算!此为承认盐堡钱权之重大让步!

3.承诺平定刘汉宏后,盐堡永为自治之地,钱缪将上表朝廷为其正名!

4.为表诚意,特赠“波斯水晶琉璃盏”一对,乃海上商路珍品,望笑纳。

李烽的目光在“三成盐神通宝结算”和“波斯琉璃盏”上略作停留。

钱缪的回应,比预想的还要大方和急切!看来刘汉宏崩溃的速度远超预期,钱缪急需盐堡的全力配合,尤其是那“釜底抽薪”之策,需要盐堡货币体系和情报网络的深度介入。

“钱节度使厚意,李某愧领。”李烽放下信函,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感佩,“盐堡定当全力配合,首批贡盐已备妥,随时可交割。

至于钱粮物资及铜料清单……”他看向侍立一旁的陈瘸子(已处理完蚕事赶来),陈瘸子立刻奉上一份早已准备好的明细。

使者接过清单,仔细看了看,点头道:“节帅已吩咐,堡主所需,定当优先筹措,尽快送达!”他随即打开紫檀木盒。

盒内衬着深蓝色天鹅绒,一对晶莹剔透、流光溢彩的琉璃盏静静躺在其中。

盏壁极薄,曲线优美,在烛光下折射出梦幻般的七彩光晕,盏底似乎还镶嵌着细碎的金箔,随着光线流转,如同星河倒映。

此物在晚唐,确是稀世珍宝,价值连城!

暖阁内响起一片压抑的惊叹。连见多识广的陈瘸子,浑浊的老眼也闪过一丝震撼。

李烽的目光扫过琉璃盏,赞叹之色自然流露:“好一件稀世奇珍!钱节度使厚赠,李某感激不尽。”

他示意陈瘸子小心收下,话锋却不着痕迹地一转,“如此美器,当配琼浆玉液。可惜我堡地处僻壤,唯有新得一味‘金丝玉露’,乃以秘法熬制,色如金,润如玉,或可一配。

待他日酿成,定邀使者共饮。”他巧妙地抛出了“金丝玉露”(暗指未来的柘蚕丝制品)的概念。

使者闻言,眼中精光一闪,连声道:“堡主雅致,在下必当期待!”

正事谈妥,气氛融洽。暖阁的门被轻轻叩响,孙监丞苍老平静的声音传来:“堡主,西偏厅周使言有十万火急之事,求见堡主。”

李烽眉梢微挑,看向钱塘使者,略带歉意道:“周节度使密使亦至,言有急事……”

钱塘使者何等精明,立刻起身拱手:“堡主事务繁忙,在下先行告退,交割事宜,与陈老详谈即可。

预祝堡主与周使……相谈甚欢。”他特意在“相谈甚欢”四字上略作停顿。

李烽心领神会,微笑颔首:“使者慢行。”

送走钱塘使者,暖阁内的气氛瞬间变得沉凝。

李烽脸上的笑意敛去。孙监丞低声道:“周使枯坐近一个时辰,焦躁不安,数次欲闯。其随从皆为好手,恐非善类。”

李烽点头,目光扫过案上那对流光溢彩的琉璃盏,映照着窗外清冷的月光,也映照着盐堡在乱世中刚刚抓住的一线生机与巨大风险。

“走,会会这位不速之客。”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