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县,火车站台上。
伴随着漆黑色的蒸汽火车头发出长长的一声尖啸,乳白色的水汽顺着烟囱喷涌而出!
“哐哧,哐哧哐哧,哐哧哐哧哐哧……”
随着火车轮轨发出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密。
火车开始正式驶出平安县城,在郊外平原飞驰起来。
在头节车厢里,鬼子中队长和田义彦,坐在座位上,闲情雅致的喝着面前桌上才冲泡好的抹茶。
“来,和田君,尝尝这茶水有没有故乡的味道。”
“你,你还有心情喝茶!”
坐在和田义彦对面,副中队长山村直面露难色。
“怎么了,为什么没有心情,山村君是有什么担忧吗?”
“这,先前我听说,帝国,在苍云岭那边,吃了大败仗……”
山村直纠结说道,眼神中带着无比悲观。
“胡说!你听谁说的,我同学就在师团部工作!上次我去拜访他,没有提到过吃了大败仗的事情!”
和田义彦果断否决道,听到这话,山村直半信半疑,略带忧愁。
和田义彦随即笑了起来,开解道。
“好啦好啦,山村君还是放下心来享受吧!这可是帝国最新建造的铁路,平稳的很!”
“再者说了,这次物资调配,全程高度保密。哪怕是铁路局里那些帝国的好朋友,这一次都不知道具体的发车时间。”
“车上,更是有电台存在!一旦发现问题,只要停下火车,借助这火车铁皮坚守一小时,就能等到援军。”
“就不说咱不是第一次运输,就说你该不会觉得,咱们堂堂帝国中队,在土八路袭击下,连一小时都撑不住吧!”
听到这话,山村直表情舒缓许多。
俩人是从北边的大同来的。
补给物资在那边装车之后,顺着同蒲铁路,一路南下,运输物资去往前线。
至于这铁路为什么是新修的。
这事,还绕不开那位三晋名人,严长官!
众所周知,说起这严长官!
那真是有口皆碑啊!
就说这铁路,他连鬼子都能背刺一波!
等到鬼子占领三晋重镇太原之后,这才发现,三晋的铁轨,天生居然窄一截!
和其他省铁轨压根就接不上!
这听起来,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不过是用单独的火车头和火车车厢就是了。
其实不然!
铁轨的宽度,之所以是有一个默认公认标准,是基于火车的最大载货量和火车转向能力综合考虑下的最优解。
严长官这手背刺,使得明明同样距离铁路,愣是少了三分之一的运力!
逼得小鬼子只能在三晋重新修建起了部分关键铁路!
要不说呢!
这,就是口碑啊!
严长官他那是逮谁都能背刺一波啊!
从最早,背刺满清开始,支持辛亥革命。
再到背刺革命党,支持并劝袁大头称帝。
从背刺袁大头,盘踞三晋,击退果当,再到拥蒋北伐。
背刺成为讨蒋陆海空军总司令,再到背刺同盟,成蒋某人亲封的太原绥靖主任!
再到后来,他开始搞实业,先是派兵联合参与反革命围剿。
后来,又和咱们合作,开展抗日救亡运动。
再到后来,又是背刺……
你很难想象,一个人在如此短时间里,会有如此灵活立场!
但是,不可否认。
作为一方军阀,严长官,可谓是不折不扣的政治不倒翁!
………………………………
与此同时,郊外野地里,天色阴沉。
一处山坡南边,楚明伸出手来,对照远处,比量了一下高度。
“嗯,差不多,上这坡前,鬼子看不见咱们。”
“不是,你到底有什么招啊!”
李云龙好奇问道,昨个在和楚明商讨策略的时候,就听着他说自有妙计。
偏偏,为了保密,楚明愣是摆出一言不发的姿态来。
这可使得咱李大团长一晚上抓心挠肝的!
哎,不是,这楚明他能有什么招?
破袭铁路?
那没用啊!
鬼子司机把列车一停,咱就只能干瞪眼!
想了一晚上,李大团长愣是想不出法子!
“嘿嘿!老李,你看见那些铁轨没有?”
“看见了呀,”李云龙有些纳闷,“这铁轨你动手脚了?我咋看不出来呢?”
“看不出来就对啦!”
楚明嘿嘿笑了起来,随即说起自己操作。
原来,若是直接将铁轨搬走,那难免打草惊蛇。
无论是鬼子的护路队,还是火车上的司机,那都能看出来哪里明晃晃少了一截铁轨!
可是,若是学楚明这般。
安排人手,将铁轨一侧的轧钉全部撬出来……
想想看,那枕木,他依旧服服帖帖放在铁轨上,可却没了固定。
这满载的火车,重量大不说,本身又是高速。
这一下坡,一冲一压,铁轨顿时散架。
这一散架,火车就要出轨。
这火车出轨可不比人出轨!
这火车一出轨,那上头小鬼子,不得遭老罪咯!
听到这里,李云龙伸出手来,朝着楚明比划出大拇指。
“高!实在是高!这么阴损的招,你是肿么想出来的呢!”
是的!
在以往,咱部队不少次数破袭铁路。
就因为这明显的拆路,没少和护路队或是火车上的鬼子干架。
再说楚明这一招……
啧,就先不说哪有鬼子会爬下来挨个看道钉在不在!
就说哪怕是鬼子那轨道检查小车,也会因为重量太轻,在已经拔掉道钉的铁轨上毫无反应!
这招,这越踏娘的细想,越踏娘的损啊!
“咱楚政委,真是坑人的天才啊!”
李云龙一本正经的感慨着,楚明一本正经的摇摇头。
“瞧你这话说的!坑鬼子的事,能算卑劣吗?为咱八路创收物资的战术,能叫损吗?”
李云龙刚要反驳,却被楚明下一句话彻底封死。
“你要还有什么意见想法,跟我旅长说去吧!”
一听这话,李云龙嘴都快气歪了!
好小子!
你又拿旅长压我是吧!
哼!
行!
大丈夫能屈能伸!
李云龙点着头,又突然好奇起来。
“不对呀,不过是每天的热水用量,你是怎么判断出哪一列火车上有好东西的?”
听到这话,楚明摇摇头,他懒得和李云龙解释这一眼就能看出来的东西啊!
就在此时,一道清脆女声突然从身后传来。
“物资押运的贵重程度或其数量,同押送人员数量成正比。”
“押送人员数量,同热水消耗量也成正比,两者同增同减。”
“综上所述,热水消耗量越大,押送人员越多,物资越是弥足珍贵,或者,数目越是众多。”
明兰的声音传来,听完这典型逻辑三段论,李云龙两眼一黑。
“啥玩意正比,同增同减又是个什么东西,还综上所述,这都啥呀!哎不是,你个小丫头片子上战场干啥?”
“我也是咱部队战士呀!”
明兰气呼呼道,又给李云龙挨个名词解释起来
不过,按照楚明的看法,李云龙这小子嘛。
跟他讲这些原理类的东西,就好比,春风过驴耳,白费口舌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