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昨天晚上,在八路军没走之前,我提前找他们把咱们的番号定下来了。”萧海平说到这里,小小的卖了个关子,“你们猜一下,我给咱们定了个什么番号?”
“这个时候还用说么?”邵楚鑫鄙视的看了萧海平一眼,“现在能和特种作战沾上点边的,也就敌后武装工作队了。”
“说对了,但不是你们想的那个敌后武装工作队。”萧海平呵呵乐了一下,“具体编制,等我卖个关子。”
“不就是你一直心心念念的那个‘晋察冀军区敌后武装工作大队’么?”夏陌鄙视地看了萧海平一眼,“这会连晋察冀军区都还没建立,你先给编制占上了。”
“哎,那不一样。”萧海平的脸上带着几分坏笑,一看就知道这个编制给他带来了不知道多少好处,“你们听说过谁家正营级单位有这么大的自主行动权力的?没有吧?都是上级给命令,再行动。”
“咱们有四个轮子,机动性要比一般的八路军主力部队,地区队,甚至县大队区小队更好——”
“而且,有些时候,敌工队装备要比主力部队都要好,很多主力部队都没有的冲锋枪,一股脑的塞到敌工队当中,你们有想过这是为什么吗?”
“可那不是因为主力单位的冲锋枪弹药也匮乏嘛。”芙宁娜吐槽道,“而且这些发给敌工队的冲锋枪,大部分弹药都没有,鬼知道它是哪里产的?晋造和川造的汤姆逊,大沽花机关,偶尔有那么一两支原装进口货,膛线的磨损程度也不敢保证——”
“然后就算偶尔有弹药保证,能让它响起来,也不够它顺顺利利打完一梭子的。”
“可以说要什么没什么。”轮到陈镧发言了,“也就中国战场上,日军的火力勉强还行,因为他们的对手,我们的前辈们,自动火力很多时候对他们是奢望——”
“一个步兵排,30多人的队伍,只有一挺轻机枪!”
“而且很多时候这个自动火力还不一定是轻机枪。”邵楚鑫补上他的话,“你别忘了,某些抽象国产汤姆逊莫名其妙安了个脚架,拿这个东西当轻机枪用,后果是什么,就不用我说了吧?”
“所以在中国战场上火力占据绝对优势的鬼子到了太平洋就被马润按着脑袋打啊。”李则闻言,也长叹了口气,“马润前期确实没啥拿得出手的自动火力,步兵都还在用春田太太——”
“但是后来,汤姆逊,勃朗宁,加兰德,堑壕枪,整个一远中近无死角火力网。”
“说句难听的,咱们一次歼灭战的火力,可能还不如瓜达尔卡纳尔岛上马润巡逻队的遭遇战。”
“这还是有心算无心的歼灭战,要是突然近距离遭遇,我很难想象咱们的前辈们会怎么办。”
“用20响?别开玩笑了,这个时候的20响在国内属于绝对的高端货,西班牙的阿斯特拉倒是不错。”萧海平说着叹了口气,“可也是进口货,高昂的价格总是让人望而却步的。”
“所以近距离的突然遭遇战,很多人都是只来得及开一枪,然后就是各种姿势的肉搏战。”夏陌说出了一个让人难受但却无可奈何的事实,“有的时候甚至连刺刀都来不及装,能拔出来捅人就算不错的速度了。”
“那些民众自发的捐款,还有国际援助,都去哪里了呢?”方志文发出了灵魂一问,换来的是大家同时的长叹。
“是啊,都去哪里了?”
这是个沉重的话题,大家都没有再继续说下去,但彼此之间却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心知肚明。
“所以我们在援助这件事情上要做到实处,最起码,不能让和我们共同作战的兄弟部队开三枪就上去拼刺刀,对不?”这回发言的是莉莉娅,“如果有人想当蛀虫……”
“瞧你说的。”萧海平乐了,“难不成你还有蓝色大檐帽不成?”
“谁说我没有?”
莉莉娅说完跑去那辆一直跟着她的虎式装甲车边上打开车门找着什么,不一会就又走了回来。
“看看这是什么?”
“好吧你赢了。”萧海平一看到那顶大檐帽和配套的内务人民委员会军装的时候就明白了一切,“这下就连共产国际和莫斯科,都站在我们这边了。”
“说起来,今天早上的早餐吃什么?还有,你们注意到什么没有?”邵楚鑫猛的嗅了嗅,“怎么有股粥味?”
“我希望你说的不是那个粥。”
“肯定不是。”邵楚鑫抬手指了指野战炊事车的方向,“我说的是车上飘过来的粥味。”
“wtf?这车还自带自动刷新供应饮食的?”萧海平第一个带头往炊事车那边跑去,“还是说……”
“别看我。”夏陌无奈的摊了摊手,“你说你们一帮大老爷们都不会做饭?昨天让我忙活半天……”
“好好,今天不行就让我上算了,如果这车上能直接刷新一个炊事兵那就更好了。”萧海平说着伸手就去拽野战炊事车的后车门,“卧槽?”
好吧,和他想要的不一样,只有车上被掀开盖子后,露出来的一锅热气腾腾的大米粥,另外一边是车载烤箱里出来的面包。
再一打开冰柜,里面现在刷出来的可不止是准备好的食材,还有饮料和酸奶。
“这他妈是什么炊事车?还带自动刷新一日三餐的?”萧海平乐了,“看来以后……”
“以后你个大头鬼。”夏陌从他的身边穿过,动作灵巧的爬上炊事车的后部空间,“就你那虎背熊腰的块头,这车上的东西你也玩不转。”
“都愣着看我们俩干什么?回去拿饭盒!开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