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术小队:我在华北打游击 第23章 分别

作者:北海的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6-29 11:59:08
最新网址:www.biquw.cc

“看来以后,这里很有可能会成为我们的一个锚点。”

这是萧海平回来以后,说的第一句话。

“何以见得?”

“八路军那边还要上路,能留在这里的也就只能是我们了,况且这里是敌人的眼皮子底下,一旦被敌人发现了,后果不堪设想。”

“我们可以直接拆毁兵站,把前哨电台直接往车上一装就行。”萧海平笑了笑,“反正敌人来了能看到的也只有一片废墟。”

“害,这要是搁游戏里,指不定有多少人骂你开挂呢,可移动的前哨电台,真有你的。”

“电台这东西本来就不该是个死物。”萧海平没接陈镧的话茬,“游戏里拍下就不能移动,确实不行。”

“况且电台能移动,兵站就动不得?”萧海平嘴上说着,一边掏出自己的战术平板,“这里的兵站可不仅仅是游戏里那种由防爆墙,伪装网构成的堡垒一种。”

“这他妈不是icm的兵站吗!”

“恭喜你答对了,但是没奖励。”萧海平和方志文说的,正是游戏icm模组中的迷你兵站,“有这个东西在,咱们甚至直接可以赠送给八路军一套,这样他们就可以直接随时招呼咱们过去支援了。”

“你的意思是说……”

“没错,就是你想的那样。”萧海平向着陈镧点点头,“这玩意能够让我们神兵天降一般的出现在敌人的侧翼,后方,哪里最需要我们,我们就在哪里。”

“而且理论上来说,这个快速再次部署的距离是无限的,就像游戏里一样。”

“这东西运用的好,就是随时悬在鬼子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但要是运用不好——”

夏陌没有再往下说,但是小队里每个人都心知肚明她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的确说的是,这个东西,交给一个不知道这东西有多重要的指挥员,会害了我们的。”萧海平说着在平板上点了两下,让那个兵站投影消失在众人面前,“话说回来,这村子……”

“村子的事儿先不急,说起来,我的队里好像来第二个人了。”这回轮到邵楚鑫发言了,他说出的是这样的一个事情。

“为什么是用‘好像’这个词?”

“因为我现在看她只是加进小队了,并没有打算从兵站里出来的迹象。”

“?”

萧海平心说这不是有前线兵站吗,怎么小队员还能不部署的?难不成是50元拼好兵?

就在他想着让邵楚鑫问问到底是什么个情况的时候,兵站里终于有了那么一些动静。

“卧槽?”

“不是哥们?”

“为什么你们三角洲的人都这么富有个性化?”

等到兵站里部署的人出来之后,就轮到一群人对着兵站里出来的那位指指点点了。

原因无他,虽然大家都知道三角洲向来以富有个性化著称,但是眼前这位未免也过于有些太过个性化了。

最明显的便是她那一头白发了,除此之外便是没有特别值得关注的,当然,如果你要说她的武器和装具继续维持着GWOT早期三角洲部队的风格的话,那倒是。

“Jesus,虽然我知道老学校很雅但是在提把上装TA01未免也太雅了点。”

“四面导轨护木,PEQ-2大板砖,没办法,当年就是这德……”方志文的话没说完,他就看到了这位的背包上还挂着什么,“我他妈了个三角洲超人啊!”

没错,在这位的背包上还挂着一把M32转轮榴弹发射器。

“所以你是叫……塞西莉亚,对吗?”

“是塞西莉亚·沙尼亚特。”邵楚鑫补充道,“而且当年这一身也是有讲究的。”

“是是是,我知道是为啥。”萧海平不用猜就知道是什么,“为了应对最恶劣的情况,必须多带弹药。”

“讲个老掉牙的冷笑话:从越南战争时期的MACV-SOG(军事援助越南司令部-研究与观察组)开始,那帮深入敌后的‘疯狗’们就明白一个道理——当你深入虎穴,不知道下一秒会撞上多少豺狼时,子弹永远不嫌多。为了应对最糟糕的‘万一’,他们平均每人要带上十几二十个弹匣和零散弹,加起来总数超过600发,配合其他零碎,能把人压得直不起腰。”

萧海平的目光扫过塞西莉亚那塞得满满当当的弹匣袋和腰封上的榴弹袋,又瞥了一眼方志文等人相对“精简”的携带量(尽管在方志文看来自己带的12发榴弹已经算重火力了),最后落在塞西莉亚身上,带着一丝敬意和感慨:

“然而到了现代,全副武装的‘精英’们,穿着比当年轻便不了多少的防弹衣,却觉得带6个步枪弹匣都嫌沉,往往只肯带3个,把‘轻量化机动性’挂在嘴边。美其名曰战术进化,有时候想想,倒不如说是对后勤依赖加深,对‘最坏情况’的敬畏心…少了那么点。”

“你说的他们,是带了二十个弹匣,但是你也别忘了。”夏陌的话音一转,“当时SOG很多人只有枪上插着一个30发弹匣,其他的备用弹匣依然还用着20发短弹匣。”

“再看看现在的我们——”

她的话没有再持续下去,但是大家都已经心知肚明,现代的ar步枪,战术拓展性和供弹具的多样性都不是当年的老玩意能比的。

弹匣扩容底座、长弹匣甚至是弹鼓的出现,都说明如今携带3个供弹具的特种作战人员的火力持续性,并不一定比当年差多少,甚至还更强。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