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辉正想听他细细说清楚,朱棣却偏做谜语人:“你自个多留心琢磨吧。朕北狩前还有月余,看你能不能应对妥当了。”
他只能就这么莫名其妙地离了宫。
正月十一之后,又将迎来正月十七的皇后梓宫发引。
从正月十四就要开始斋戒,正月十二这一天,汉王府居然又派了人来请赵辉赴宴。
说是汉王斋戒在即,此后要一路赴京,赶不及参加公主大婚,因此提前请驸马过府一叙。
赵辉哪里会去?
带汉王府的人到了自己工作间参观了一下,说大婚在即还得赶工。
又说虽然是斋戒之前,但饮宴似乎不妥,等汉王回南京再聚不迟。
朱高煦听到回报自然恼火:“他真在自己磨制?”
“是。小的仔细瞧了一阵,当真是水磨功夫。驸马爷那褂子上都是解玉砂磨出的泥浆,小的看驸马爷真有好手艺,还说想要磨制成功得有些算学功夫。”
“算学?”朱高煦奇怪不已,“他一个武将家里的,还懂算学?”
“说是书上学到的。不过看小的探问,驸马爷以为小的感兴趣,谈兴很浓,还带小的看了他的书房。小的也不识字,驸马爷拿出来的许多书上倒还有图画,都是各种巧器。”
“……本王这小姑父虽读书,却不读经典,老大那些人只怕瞧不上。”朱高煦忽然开心起来,“听说老大让瞻基那小子送了五箱书过去,笑死人了。”
他忽然就不为赵辉的拒绝而恼火了。
这小子不来他这里,可也没拍老大的马屁啊!
若他做工匠被老大那些人瞧不上,不是正好拉拢他?
于是他写了一道奏疏上去,朱棣看完之后沉默不语,却让人把朱高炽找来了,还屏退了其他人。
“老二说,赵驸马既深得匠艺之妙,不如让他先管着因大报恩寺而征召的工匠。你怎么看?”
朱高炽愕然:“父皇,他年只十六。况且,大报恩寺形制礼部那边已奏请得允,要暂缓至今年夏粮收了才开始,眼下不必让他就这么担当大任吧。”
朱棣点了点头:“也是。大婚在即,筹办如何了?”
“妆奁皆已采办完备,只等大婚之日了。”朱高炽说完就道,“父皇北狩在即,儿臣这里尚有些事拿不定主意……”
朱棣只默默看他。
并不太过重视这小姑大婚之事,也并不重视老二在帮赵辉讨差使。
听他借机奏请一些之后监国时要面对的交接事宜,朱棣心里轻轻叹了口气。
瞻基那小子都知道问一问以后能不能制视远之镜,他却只知道送几箱书过去。
朱棣不动声色地和他商议着“大事”,已经做好了后面发他脾气的准备。
赵辉则在家中继续琢磨朱棣那句“是朕太善了”是什么意思。
到底是对谁太善了?
转眼到了正月十七这一天,发引礼仪宏大。
葬期奉告天地宗庙社稷后,朱棣亲自到几筵殿送别他发妻的梓宫。
从皇妃到太子妃、亲王妃、公主,从太子、亲王到驸马,或穿衰服或穿素服,要一路祭送皇后棺椁到江边。
南京城官民自然都要哭送,而朱高炽要先送过江,再哭辞回来。
他和朱高煦两兄弟是儿子,一路上除了兄友弟恭,也有母慈子孝、天人相隔之悲戚。
再隔一天到了正月十九,南京城又要开始进入喜气洋洋的环节。
这一天,宫里正式册立公主。
公主册立仪是洪武九年定下的,朱琼枝接受册立是在华盖殿。
头戴与太子妃相同的九翬四凤冠,身穿深青底金云凤纹翟衣,在册案前面的西侧,她四拜之后再随赞礼官的引导跪拜于地恭听册使宣读制旨。
“维永乐十一年岁次癸巳正月辛巳朔十九日己亥,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朕承天地之恩、父母之慈,乘时秉命,以皇十六妹柔嘉淑顺,端庄惠和,合宜膺兹重珓。皇妹生而太祖崩,母张氏亦卒。朕与仁孝皇后抚育之极至,至是就第。今特册尔为宝庆公主,锡之金册,永为藩屏。吁嚱!尚勤守训,服我成命。勿以高位自鸣,宜以谦冲持身。益笃兴门之枯,永垂宜室之声。钦此!”
在这里受金册及公主印之后,朱琼枝的两个贴身侍女分别捧着册、印,又随宝庆公主前往诣见皇帝谢恩。
朱棣看着她八拜谢恩,双眼不由有些湿润。
对朱琼枝而言,他真的是长兄如父了。她虽然仍有其他兄长在世,但正是自己和刚刚被送离南京的皇后将她抚养长大。
“宣旨。”
朱棣又吩咐了一声,接下来,就是宣读他对这小妹大婚的具体安排。包括大婚日期,典仪安排,重点有二:一是皇太子亲自送亲,二是御赐妆奁。
朱琼枝听着长长的嫁妆名单。
首先便是敕造宝庆公主府,地点位于西安门外大街边上,前后三进四院。除了厅堂九间十一架,正门五间七架符合公主府规制外,还专为她增建后花园、库房、马厩等,阖府可供仆役百余居住。
然后是赐田赐产。朱棣给朱琼枝赐田二百顷,均以官府代征籽粒银解送,每年折银二百六十七两八钱。又有南京城内赃罚店产三处,按规定虽然只能收租而不能亲自经营,但又是一个额外进项。
还有额外的一次性嫁妆,内容就极其丰富。
金锭、金碗金壶、金线等各色金百镒。镒是秦汉古制,当时一两已不到明制半两,换成明制一镒大约是八两有余。如今一两金子大约在五两银子左右,所以这么多金子大约有四五千两银子了。
又有现银五千两,钱钞两万贯。其中虽有一万九千贯是宝钞,只有一千贯铜钱,但这么多铜钱可并非少数,其中更有一半是去年新铸的永乐通宝。
如今大明一年平均也就铸个三千贯出来,给朱琼枝的大婚赏赐就占了年铸造量的六分之一。这些新钱都是朱棣用来赏赐的,纯粹是沾了郑和去年十一月出海需要府库新钱的光。当时已经在筹备大婚,于是留了五百贯给她。
另外又是各种布匹一共千匹,价值不一。名贵的那些有妆花缎、织金缎、暗花缎、香云纱等,普通些的有细绢、红绫白绫、上好棉布等,价格在数钱银子到数十两银子一匹不等。
至于其他家具、陈设摆件、珍宝奇玩、生活用品、文房四宝等则应有尽有。
而作为御赐给公主府的仆婢也有中使司宦官十人、女官四人、贴身侍女二人、女使十人和老嬷嬷四人。
朱琼枝实在意外朱棣给她的嫁妆有如此丰厚,不由得感激落泪。
这规格不仅超过朱琼枝的姐姐们,也超过了朱棣的亲生女儿。
次日陈瑄代赵家纳征,“聘礼”浩浩荡荡送往紫禁城。
再次日赵辉也在家中接受了驸马都尉的诰命并受告期二月初一大婚。
他就没有专门的金册和驸马印,冠服已经给过了,今天则又带来了赐给驸马的两匹好马。
同样,他也听了皇帝这个主婚人“回报”的嫁妆,这份庞大的资产令赵辉十分震撼。
如今还只是明初,一两银子可以买数石粮,一亩上等好田不过三五两银子。
有固定资产,他和朱琼枝加起来每年两千石的岁禄,还有赐田籽粒银和店产的额外收入。
这嫁妆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