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师傅的到来,如同给林风的营地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也带来了新的活力。老人虽然年迈,但手艺扎实,经验丰富,尤其对传统木工工具的使用和木材的处理有着独到的理解。他的帆布包里,除了几件视若珍宝的祖传工具,还有一本用油布仔细包裹、页面泛黄残破的线装册子,上面用毛笔勾勒着一些简单的家具和建筑构件图样,虽然粗陋,却依稀能看到榫卯结构的影子。
“这是俺爹留下的,他老人家说,这是祖上不知多少代传下来的‘饭碗’图,可惜传到他手里就只剩这点,也看不懂了…”王师傅摩挲着册子,语气唏嘘。当他看到林风系统图纸上那些精妙绝伦、结构清晰的榫卯节点详图时,激动得浑身发抖,如同发现了绝世宝藏,如饥似渴地学习起来。
林风将【榫卯结构专用工具包】郑重地交给了王师傅。老人捧着那套手感绝佳、寒光闪闪的专用工具,如同捧着圣物,老泪纵横,对着“观沙亭”的方向又拜了三拜。有了趁手的工具和完整的图纸,王师傅仿佛焕发了第二春,主动承担起了营地木工活计的指导工作,阿强阿力在他的指点下,木工手艺突飞猛进。
林风则开始试验系统升级带来的新功能。他首先尝试了【材料合成台】。将营地附近采集的普通沙石和少量系统兑换的粘合剂投入,消耗积分和精力,成功合成出几块灰白色的【合成石】。这种石头硬度高,耐风化,表面细腻,是极好的建筑材料!虽然目前产量很低(受限于精力),但意义重大,意味着他可以就地取材,减少对外部建材的依赖!
更让他惊喜的是【息壤】。每天清晨,系统空间里会生成一小捧(约一茶杯)散发着微弱土黄色光芒、触感温润细腻如同膏脂的土壤。他将其小心翼翼地混入东边试验田的沙土中。几天后,种在混有息壤区域的梭梭苗,明显比其他区域的更加青翠挺拔,生长速度也快了一线!虽然效果还很微弱,但方向正确!
林风开始利用【虚拟建造沙盘】规划更大的蓝图。他在系统空间里模拟了引水渠的延伸,规划了第一批小型民居(目标吸引百人定居解锁图纸)的位置,甚至开始构思未来核心区的布局。虚拟沙盘大大提高了规划效率和容错率。
营地的发展蒸蒸日上。试验田的绿色在扩大;监测站的数据每天稳定传输,显示着营地小环境持续的、缓慢的改善;“观沙亭”成了标志和精神象征。直播间人气稳定,打赏不断,系统积分稳步增长。林风也兑现承诺,开始有计划地雇佣周边乡镇的贫困村民来营地工作,负责一些基础的挖掘、搬运、种植任务,并支付合理的报酬,同时向他们传授一些简单的坎儿井维护和种植技巧,赢得了良好的口碑。陆续又有几个被直播吸引的、对古建或沙漠治理感兴趣的年轻人,克服困难来到了营地,加入了建设队伍。营地的人口突破了二十人!
这天,林风正和王师傅在“观沙亭”里研究一张更复杂的梁架结构图纸(为未来更大的建筑做准备),刘婶拿着一个快递包裹匆匆跑了过来。
“少爷!您的快递!从省城寄来的,寄件人…苏雨晴?”
林风心中一动,接过包裹。拆开,里面是一个精致的U盘和一封简短的信。
“林主任:土壤样本初步分析报告已完成(详见U盘内文件)。数据异常显著,远超预期。我已申请专项研究课题,不日将带队重返瀚海进行更深入的实地考察。另,家父苏文渊教授(龙国古文化研究所所长)对您复原的古建技艺极感兴趣,附上一幅他收藏的、残损严重的古画照片(亦在U盘中),据考可能与失传建筑有关。家父言,若您有暇,或可一观,或有启发。苏雨晴敬上。”
U盘插入电脑。土壤报告的数据果然触目惊心:亭心土壤有机质含量、微生物活性、保水性等指标,远超戈壁背景值,甚至接近优质农田边缘!报告结论直言“存在无法解释的强效改良机制”。林风早有预料,并不惊讶。
他点开那张古画照片。画作年代久远,绢本设色,破损严重,许多地方模糊不清。画面主体似乎是一座建在山水之间的宏伟楼阁,飞檐斗拱,气象万千。但最关键的部分——楼阁的核心梁架结构和屋顶样式区域,恰好大面积破损污损,难以辨认。
“咦?”旁边的王师傅凑过来一看,浑浊的老眼猛地瞪大,指着画中楼阁一角尚算清晰的斗拱样式,激动地说:“林主任!这…这斗拱!跟您图纸上那个‘七踩偷心造’很像!但好像…好像又有点不一样?更…更复杂一点?”
林风仔细看去,精神也是一振!虽然破损严重,但残留的线条和色彩,依然能感受到这座楼阁非同凡响的气度和精妙的结构!这绝对是一幅价值连城、描绘了重要古建的画作!苏文渊教授?古文化研究所所长?这分量可不轻!他送这幅残画过来,既是考校,也是橄榄枝!
林风立刻集中精神,尝试在【虚拟建造沙盘】中导入这幅古画的数字图像。沙盘强大的解析功能开始工作,试图根据残留的线条和已知的古建规则,进行三维复原推演。然而,由于破损过于严重,关键信息缺失太多,推演出的模型结构总是存在多处不合理和冲突,无法完成。
“系统,能否修复这幅画?”林风心中默问。
【检测到目标为承载重要文化信息的文物残件。需消耗大量精神力及积分,启动‘灵犀笔’临时权限(源自‘万界基建系统’文化修复模块),可尝试进行虚拟补全与解析。是否启动?】
“启动!”林风毫不犹豫。
瞬间,他感到一股清凉的气流涌入脑海,精神高度集中。系统光屏上,那幅残画的影像浮现。一支散发着柔和白光的虚拟毛笔出现在林风“手中”(意念控制)。他屏息凝神,根据虚拟沙盘推演出的可能结构,结合自己前世浩瀚的古建知识储备,对着那些破损污损的区域,落下了第一笔!
这不是简单的描补,而是在无数种可能性中,寻找最符合古建法度、力学原理和画面整体气韵的那唯一解!每一笔落下,都消耗着林风巨大的精神力和积分。他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眼神却锐利如鹰。
王师傅在一旁,看着林风对着电脑屏幕(他看不到系统光屏)时而皱眉沉思,时而手指虚空划动,神情专注得可怕,仿佛在进行一场无声的战斗,不敢打扰。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虚拟光屏上,残破的古画在白光的勾勒下,那些缺失的梁柱、斗拱、飞檐、瓦顶…被一点点、小心翼翼地“描绘”出来!一座巍峨壮丽、结构精妙绝伦、融合了唐宋风骨的楼阁,在虚拟世界中逐渐重现光彩!尤其是核心的抬梁式结构,复杂而稳固,斗拱层叠如云,展现出无与伦比的力学之美和艺术成就!
【虚拟修复完成!解析成功!获得‘未命名楼阁’核心结构解析图(残画补全版)!消耗积分:1000点。精神力损耗:中度。】
林风长长舒了一口气,感到一阵疲惫,但更多的是狂喜!这张解析图的价值,无法估量!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响起(营地通了卫星网络)。是林风的父亲林振邦。
“小风!”林振邦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严肃和一丝急切,“你最近闹的动静太大了!引水符?古亭改变环境?网上吵翻天了!这都不算!你知不知道,你那个小破亭子,还有苏文渊教授给你寄画的事情,已经传到上面某些人的耳朵里了!有人觉得你在装神弄鬼,浪费资源;也有人…对你展现出的‘古建技艺’很感兴趣!省里很快会派一个联合考察组下来!规格很高!有官方的,有学界的,甚至可能有…安全部门的!你给我打起十二分精神!这次,是福是祸,就看你自己了!”
考察组?省里?安全部门?林风握着手机,眼睛微微眯起。平静的日子,果然结束了。风,起于青萍之末。更大的浪潮,即将席卷这片刚刚萌芽的沙海绿洲。他看了一眼电脑屏幕上那幅被虚拟修复的壮丽楼阁,又看了看亭外忙碌的营地,眼神变得无比坚定。来吧!正好用这座未来可能重现的楼阁,让世人真正见识一下,什么叫做华夏建筑的脊梁!